MPEG系列标准介绍

MPEG1(ISO/IEC11172)制定于1993年,是针对1.5Mbps以下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媒质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编码的国际标准。MPEG1用于在CD—ROM上存储同步和彩色运动视频信号。可优化为中等分辨率,并在其优化模式下,采用所谓的标准交换格式(SIF)。MPEG1对色差分量采用4∶1∶1的二次采样率。MPEG1旨在达到VRC质量,其视频压缩率为26∶1。MPEG1现已成为常规视频标准的一个子集,该子集称为CPB流。

1995年又出台了MPEG2(IOS/IEC 13818),它追求的是CCIR 601建议的图象质量DVB、HDTV和DVD等制定的3Mbps~10Mbps的运动图象及其伴音的编码标准。该标准最初的目的是在与MPEG1兼容的基础上,实现低码率和多声道扩展。后为适应演播电视要求,MPEG于1994开始致力于定义一个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多声道音频标准。该标准不与MPEG1兼容,定名MPEG2AAC。AAC标准完成于1997年,经BBC(U.K.)和NHK(Japan)使用、测试表明已达到最优化ITU—R601推荐的分辨率。

MPEG3是ISO/IEC最初为HDTV开发的编码和压缩标准。但由于MPEG2的高速发展,MPEG3的功能已被淘汰,其原来的工作由MPEG2小组承担。
与前两者不同,于1998年11月公布的国际标准MPEG4不仅是针对一定比特率下的视频、音频编码,更加注重多媒体系统的交互性和灵活性。MPEG4试图达到两个目标:一是低比特率下的多媒体通信;二是多工业的多媒体通信的综合。

和MPEG多媒体家族中的几位老大哥比起来,MPEG-7有着截然不同的目标。MPEG-1、MPEG-2、MPEG-4等标准,着重在影音资料的压缩上,重点是如何达到高压缩率,并同时兼顾��定的画质和音质。因此这几个压缩标准定义了各种影音压缩的演算方法、高效率的储存格式,以及不同的适用范围。可是,在各种影音压缩标准普及之后,却衍生出新的问题。那就是资料成长的速度惊人,当信息多得找不到时,信息也就成为无用的东西。而MPEG-7标准要解决的就是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重大问题--那就是如何在多如繁星的影音资料中找到用户需要的资料。MPEG-7标准重点在于影音内容的描述和定义,以明确的资料结构和语法来定义影音资料的内容。它的正式名称是“multimedia content description interface”。通过MPEG-7格式定义的信息,使用者可以有效率地搜寻、过滤和定义想要的影音资料。

下表为H.261(H.263)和MPEG2的性能比较:

        标准

 

特性

H.261(H.263)

MPEG-2

码流宽带

P×64K 
(P<6) 
QCIF

P×64K
(P=6-30)
FCIF

1.5M-20M

Half D-1

Full D-1

分辨率

176×144

352×288

352×576

720×576

帧率

15

25

25

视频效果

较差  
适合低速率相对静止图像传输

DVD质量   
图像更逼真、更细腻、更具动感  

音频效果

单声道

双声道、CD音质

视、音频同步

存在视、音频不同步现象

同步

应用前景

 

应用于低带宽网络,逐步被MPEG4替代

高清晰图像发展方向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