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的自我修养--链接、装载与库(学习笔记二)

二、编译和链接

        在最开始学习C语言的时候很多程序员使用的都是流行的继承开发环境(IDE),例如Visual Studio,这样的IDE一般都是将编译和链接的过程一步完成,通常将这种编译和链接合并到一起的过程称为构建(Build)。但是是使用这些IDE对源文件直接进行构建,构建过程产生的错误只是我们看到表面现象,很难知道构建的本质是什么,如果能够知道整个构建过程的本质,那么后面遇到错误就可以迎刃而解。

被隐藏的过程

如下基本上是每个C语言程序员最开始编写的代码:

8df5737157794183bcebcf8933cd6b16.png

假设上面的Hello World程序的c源文件名是hello.c,在Linux下,当我们使用GCC来编译Hello World程序时,只须使用最简单的命令:gcc hello.c

事实上,上述过程可以分解为4个步骤,分别是预处理(Prepressing)、编译(Compilation)、汇编(Assembly)和链接(Linking),如下图所示。

6d2392bded544abc8d8aa33cb5a86f28.png

  • 预编译: 第一步预编译的过程相当于如下命令(-E表示只进行预编译),gcc –E hello.c –o hello.i预编译过程主要处理那些源代码文件中的以“#”开始的预编译指令。比如“#include”、“#define”等。主要规则如下:
    • 将所有的“#define”删除,并且展开所有的宏定义。
    • 处理所有条件预编译指令,比如“#if”、“#ifdef”、“#elif”、“#else”、“#endif”。
    • 处理“#include”预编译指令,将被包含的文件插入到该预编译指令的位置。注意,这个过程是递归进行的,也就是说被包含的文件可能还包含其他文件。
    • 删除所有的注释“//”和“/* */”。
    • 添加行号和文件名标识,比如#2“hello.c”2,以便于编译时编译器产生调试用的行号信息及用于编译时产生编译错误或警告时能够显示行号。
    • 保留所有的#pragma编译器指令,因为编译器须要使用它们。

          上面的hello.c文件预编译之前(上左图)和预编译之后(上右图)对比如下,最下面的图片是使用#pragma是需要让编译器输出的信息

4bbbf9dfab144b9cb3c91e6b0c0bf485.png18b4e673879c4acca087a8f9194635fd.png

fd4bf0bc63274ea1b3bdf1eb50414324.png

经过预编译后的.i文件不包含任何宏定义,因为所有的宏已经被展开,并且包含的文件也已经被插入到.i文件中。

  • 编译:编译过程就是把预处理完的文件进行一系列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及优化后生产相应的汇编代码文件,这个过程往往是我们所说的整个程序构建的核心部分,也是最复杂的部分之一,Linux对预编译之后的.i文件进行编译的命令:gcc –S hello.i –o hello.s
  • 汇编:汇编器是将汇编代码转变成机器可以执行的指令,每一个汇编语句几乎都对应一条机器指令。所以汇编器的汇编过程相对于编译器来讲比较简单,它没有复杂的语法,也没有语义,也不需要做指令优化,只是根据汇编指令和机器指令的对照表一一翻译就可以了,“汇编”这个名字也来源于此,Linux对编译之后的.s文件进行汇编的命令:as hello.s –o hello.o
  • 链接:链接通常是一个让人比较费解的过程,为什么汇编器不直接输出可执行文件而是输出一个目标文件呢?链接过程到底包含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链接?这恐怕是很多读者心中的疑惑。正是因为这些疑惑总是挥之不去,所以我们特意用这一章的篇幅来分析链接,具体地说分析静态链接的章节。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怎么样调用ld才可以产生一个能够正常运行的HelloWorld程序:ld -static /usr/lib/crt1.o /usr/lib/crti.o /usr/lib/gcc/i486-linux-gnu/4.1.3/crtbeginT.o -L/usr/lib/gcc/i486-linux-gnu/4.1.3 -L/usr/lib -L/lib hello.o --start-group -lgcc -lgcc_eh -lc --end-group /usr/lib/gcc/i486-linux-gnu/4.1.3/crtend.o /usr/lib/crtn.o     可以看到,我们需要将一大堆文件链接起来才可以得到“a.out”,即最终的可执行文件。看了这行复杂的命令,可能很多读者的疑惑更多了,crt1.o、crti.o、crtbeginT.o、crtend.o、crtn.o这些文件是什么?它们做什么用的?-lgcc –lgcc_eh –lc这些都是什么参数?为什么要使用它们?为什么要将它们和hello.o链接起来才可以得到可执行文件?等等。

编译器做了什么

        编译器就是将高级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的一个工具。比如我们用C/C++语言写的一个程序可以使用编译器将其翻译成机器可以执行的指令及数据。

编译器主要处理编译工作,一般的编译分为6个步骤:扫描语法分析语义分析源代码优化代码生成和目标代码优化。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3fd85836dc2a4dbfbb11e392d3f7ade3.png

下面以一段很简单的C语言的代码为例子来讲述这个过程。比如我们有一行C语言的源代码如下:

CompilerExpression.c ===> array[index] = (index + 4) * (2 + 6)

词法分析

        首先源代码程序被输入到扫描器(Scanner),扫描器的任务很简单,它只是简单地进行词法分析,运用一种类似于有限状态机(Finite State Machine)的算法可以很轻松地将源代码的字符序列分割成一系列的记号(Token)。比如上面的那行程序,总共包含了28个非空字符,经过扫描以后,产生了16个记号,如下图所示:

67a518e6e858429c90351fe24d95a3fd.png

         词法分析产生的记号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几类:关键字、标识符、字面量(包含数字、字符串等)和特殊符号(如加号、等号)。在识别记号的同时,扫描器也完成了其他工作。比如将标识符存放到符号表将数字、字符串常量存放到文字表等,以备后面的步骤使用。

语法分析

接下来语法分析器(Grammar Parser)将对由扫描器产生的记号进行语法分析,从而产生语法树(Syntax Tree)。整个分析过程采用了上下文无关语法(Context-free Grammar)的分析手段。简单地讲,由语法分析器生成的语法树就是以表达式(Expression)为节点的树。我们知道,C语言的一个语句是一个表达式,而复杂的语句是很多表达式的组合。上面例子中的语句就是一个由赋值表达式、加法表达式、乘法表达式、数组表达式、括号表达式组成的复杂语句。它在经过语法分析器以后形成下图的语法树:

c640afec197b40368255c8fbc5928490.png

        上图的整个语句被看作是一个赋值表达式;赋值表达式的左边是一个数组表达式,它的右边是一个乘法表达式;数组表达式又由两个符号表达式组成,等等。符号和数字是最小的表达式,它们不是由其他的表达式来组成的,所以它们通常作为整个语法树的叶节点。如果出现了表达式不合法,比如各种括号不匹配表达式中缺少操作符等,编译器就会报告语法分析阶段的错误。

语义分析

        接下来进行的是语义分析,由语义分析器(Semantic Analyzer)来完成。语法分析仅仅是完成了对表达式的语法层面的分析,但是它并不了解这个语句是否真正有意义。比如C语言里面两个指针做乘法运算是没有意义的,但是这个语句在语法上是合法的;比如同样一个指针和一个浮点数做乘法运算是否合法等。编译器所能分析的语义是静态语义(Static Semantic),所谓静态语义是指在编译期可以确定的语义,与之对应的动态语义(Dynamic Semantic)就是只有在运行期才能确定的语义。
静态语义通常包括声明和类型的匹配,类型的转换。比如当一个浮点型的表达式赋值给一个整型的表达式时,其中隐含了一个浮点型到整型转换的过程,语义分析过程中需要完成这个步骤。比如将一个浮点型赋值给一个指针的时候,语义分析程序会发现这个类型不匹配,编译器将会报错。动态语义一般指在运行期出现的语义相关的问题,比如将0作为除数是一个运行期语义错误。
经过语义分析阶段以后,整个语法树的表达式都被标识了类型,如果有些类型需要做隐式转换,语义分析程序会在语法树中插入相应的转换节点。上面描述的语法树在经过语义分析阶段以后成为如下图所示的形式。可以看到,每个表达式(包括符号和数字)都被标识了类型。 

9171fb091b8a4b5292deb8e2f19295f6.png

中间语言生成

现代的编译器有着很多层次的优化,往往在源代码级别会有一个优化过程。源代码级优化器会在源代码级别进行优化,在上例中,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2 + 6)这个表达式可以被优化掉,因为它的值在编译期就可以被确定。经过优化的语法树如下图所示。

8994b4fee9404614a62afdefd9f4ba2b.png

我们看到(2 + 6)这个表达式被优化成8。其实直接在语法树上作优化比较困难,所以源代码优化器往往将整个语法树转换成中间代码(Intermediate Code),它是语法树的顺序表示,其实它已经非常接近目标代码了。但是它一般跟目标机器和运行时环境是无关的,因为i它不包含数据的尺寸、变量地址和寄存器的名字等。

目标代码生成与优化

编译器后端主要包括代码生成器(Code Generator)和目标代码优化器(Target Code Optimizer)。让我们先来看看代码生成器。代码生成器将中间代码转换成目标机器代码,这个过程十分依赖于目标机器,因为不同的机器有着不同的字长、寄存器、整数数据类型和浮点数数据类型等。对于上面例子中的中间代码,代码生成器可能会生成下面的代码序列(我们用x86的汇编语言来表示,并且假设index的类型为int型,array的类型为int型数组):
movl index, %ecx      ; value of index to ecx
addl $4, %ecx           ; ecx = ecx + 4
mull $8, %ecx           ; ecx = ecx * 8
movl index, %eax     ; value of index to eax
movl %ecx, array(,eax,4) ;array[index]=ecx

最后目标代码优化器对上述的目标代码进行优化,比如选择合适的寻址方式、使用位移来代替乘法运算、删除多余的指令等。上面的例子中,乘法由一条相对复杂的基址比例变址寻址(Base Index Scale Addressing)的lea指令完成,随后由一条mov指令完成最后的赋值操作,这条mov指令的寻址方式与lea是一样的。
movl  index, %edx
leal  32(,%edx,8), %eax
movl  %eax, array(,%edx,4)

经过这些扫描、语法分析、语义分析、源代码优化、代码生成和目标代码优化,编译器忙活了这么多个步骤以后,源代码终于被编译成了目标代码。但是这个目标代码中有一个问题是:index和array的地址还没有确定。如果我们要把目标代码使用汇编器编译成真正能够在机器上执行的指令,那么index和array的地址应该从哪儿得到呢?下面小结将描述index和array的地址应该从哪儿得到的。

链接器年龄比编译器长

2b6d440565d94a81884ad9525612113d.png

        假设有一种计算机,它的每条指令是1个字节,也就是8位。我们假设有一种跳转指令,它的高4位是0001,表示这是一条跳转指令;低4位存放的是跳转目的地的绝对地址。我们可以从图上图中看到,这个程序的第一条指令就是一条跳转指令,它的目的地址是第5条指令(注意,第5条指令的绝对地址是4)。至于0和1怎么映射到纸带上,这个应该很容易理解,比如我们可以规定纸带上每行有8个孔位,每个孔位代表一位,穿孔表示0,未穿孔表示1。现在问题来了,程序并不是一写好就永远不变化的,它可能会经常被修改。比如我们在第1条指令之后、第5条指令之前插入了一条或多条指令,那么第5条指令及后面的指令的位置将会相应地往后移动,原先第一条指令的低4位的数字将需要相应地调整。在这个过程中,程序员需要人工重新计算每个子程序或跳转的目标地址。当程序修改的时候,这些位置都要重新计算,十分繁琐又耗时,并且很容易出错。这种重新计算各个目标的地址过程被叫做重定位(Relocation)。为了解决上面繁琐的操作,先驱者发明了汇编语言,这相比机器语言来说是个很大的进步。汇编语言使用接近人类的各种符号和标记来帮助记忆,比如指令采用两个或三个字母的缩写,记住“jmp”比记住0001XXXX是跳转(jump)指令容易得多了比如前面纸带程序中,我们把刚开始第5条指令开始的子程序命名为“foo”,那么第一条指令的汇编就是:jmp foo 当然人们可以使用这种符号命名子程序或跳转目标以后,不管这个“foo”之前插入或减少了多少条指令导致“foo”目标地址发生了什么变化,汇编器在每次汇编程序的时候会重新计算“foo”这个符号的地址,然后把所有引用到“foo”的指令修正到这个正确的地址。

        有了汇编语言以后,生产力大大提高了,随之而来的是软件的规模也开始日渐庞大,这时程序的代码量也已经开始快速地膨胀,导致人们要开始考虑将不同功能的代码以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使得更加容易阅读和理解,以便于日后修改和重复使用。自然而然,人们开始将代码按照功能或性质划分,分别形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不同的模块之间按照层次结构或其他结构来组织。这个在现代的软件源代码组织中很常见,比如在C语言中,最小的单位是变量和函数,若干个变量和函数组成一个模块,存放在一个“.c”的源代码文件里,然后这些源代码文件按照目录结构来组织。在现代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的规模往往都很大,动辄数百万行代码,如果都放在一个模块肯定无法想象。所以现代的大型软件往往拥有成千上万个模块,这些模块之间相互依赖又相对独立。在一个程序被分割成多个模块以后,这些模块之间最后如何组合形成一个单一的程序是须解决的问题。模块之间如何组合的问题可以归结为模块之间如何通信的问题,最常见的属于静态语言的C/C++模块之间通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模块间的函数调用,另外一种是模块间的变量访问。函数访问须知道目标函数的地址,变量访问也须知道目标变量的地址,所以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归结为一种方式,那就是模块间符号的引用。模块间依靠符号来通信类似于拼图版,定义符号的模块多出一块区域,引用该符号的模块刚好少了那一块区域,两者一拼接刚好完美组合如下图所示。这个模块的拼接过程就是本书的一个主题:链接(Linking)。

100d4e76afe84d578028df8f3a3ba994.png

模块拼装——静态链接

        程序设计的模块化是人们一直在追求的目标,因为当一个系统十分复杂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将一个复杂的系统逐步分割成小的系统以达到各个突破的目的。一个复杂的软件也如此,人们把每个源代码模块独立地编译,然后按照需要将它们“组装”起来,这个组装模块的过程就是链接

链接过程主要包括了地址和空间分配(Address and Storage Allocation)、符号决议(Symbol Resolution)和重定位(Relocation)等。

        最基本的链接(以静态链接为例)过程如下图所示。每个模块的源代码文件(如.c)文件经过编译器编译成目标文件(Object File,一般扩展名为.o或.obj),目标文件和库(Library)一起链接。形成最终可执行文件。而最常见的库就是运行时库(Runtime Library),它是支持程序运行的基本函数的集合。

ed2546ea66a84daa8d309550e390a51d.png

        我们认为对于Object文件没有一个很合适的中文名称,把它叫做中间目标文件比较合适,简称为目标文件,所以本书后面的内容都将称Object文件为目标文件,很多时候我们也把目标文件称为模块

        现代的编译和链接过程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它还是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概念。比如我们在程序模块main.c中使用另外一个模块func.c中的函数foo()。我们在main.c模块中每一处调用foo的时候都必须确切知道foo这个函数的地址,但是由于每个模块都是单独编译的,在编译器编译main.c的时候它并不知道foo函数的地址,所以它暂时把这些调用foo的指令的目标地址搁置,等待最后链接的时候由链接器去将这些指令的目标地址修正。如果没有链接器,须要我们手工把每个调用foo的指令进行修正,则填入正确的foo函数地址。当func.c模块被重新编译,foo函数的地址有可能改变时,那么我们在main.c中所有使用到foo的地址的指令将要全部重新调整。这些繁琐的工作将成为程序员的噩梦。使用链接器,你可以直接引用其他模块的函数和全局变量而无须知道它们的地址,因为链接器在链接的时候,会根据你所引用的符号 foo,自动去相应的func.c模块查找foo的地址,然后将main.c模块中所有引用到foo的指令重新修正,让它们的目标地址为真正的foo函数的地址。这就是静态链接的最基本的过程和作用。

假设我们有个全局变量叫做var,它在目标文件A里面。我们在目标文件B里面要访问这个全局变量,比如我们在目标文件B里面有这么一条指令:
movl    $0x2a, var
这条指令就是给这个var变量赋值0x2a,相当于C语言里面的语句var = 42。然后我们编译目标文件B,得到这条指令机器码,如下图所示。

7af32cdcbc4f4be0a821d118361952b8.png

        由于在编译目标文件B的时候,编译器并不知道变量var的目标地址,所以编译器在没法确定地址的情况下,将这条mov指令的目标地址置为0,等待链接器在将目标文件A和B链接起来的时候再将其修正。我们假设A和B链接后,变量var的地址确定下来为0x1000,那么链接器将会把这个指令的目标地址部分修改成0x10000。这个地址修正的过程也被叫做重定位(Relocation),每个要被修正的地方叫一个重定位入口(Relocation Entry)。重定位所做的就是给程序中每个这样的绝对地址引用的位置“打补丁”,使它们指向正确的地址。 







                 

  • 29
    点赞
  • 1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2
    评论
程序员自我修养:链接,装载》是一本由林锐、郭晓东、郑蕾等人合著的计算机技术书籍,在该书中,作者从程序员的视角出发,对链接装载等概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解析。 在计算机编程中,链接是指将各个源文件中的代码模块组合成一个可执行的程序的过程。链接可以分为静态链接和动态链接两种方式。静态链接是在编译时将所有代码模块合并成一个独立的可执行文件,而动态链接是在运行时根据需要加载相应的代码模块。 装载是指将一个程序从磁盘上加载到内存中准备执行的过程。在装载过程中,操作系统会为程序分配内存空间,并将程序中的各个模块加载到相应的内存地址上。装载过程中还包括解析模块之间的引用关系,以及进行地址重定位等操作。 是指一组可重用的代码模块,通过链接装载的方式被程序调用。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静态是在编译时将的代码链接到程序中,使程序与的代码合并为一个可执行文件。动态则是在运行时通过动态链接的方式加载并调用。 《程序员自我修养:链接,装载》对于理解链接装载的原理和机制具有极大的帮助。通过学习这些概念,程序员可以更好地优化代码结构和组织,提高程序的性能和可维护性。同时,了解链接装载的工作原理也对于进行调试和故障排除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链接装载是计算机编程中的重要概念,对于程序员来说掌握这些知识是非常必要的。《程序员自我修养:链接,装载》这本书提供了深入浅出的解释和实例,对于想要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的程序员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籍。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新柯兰永久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