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ar码应用场景介绍
文章中用到的一些名词解读
Polar编码类型 | 应用信道 | 信道全称 |
---|---|---|
polar_uci | PUSCH |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
polar_uci | PUCCH | Physical Upwnlink Control CHannel |
polar_bch | PBCH |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
polar_dci | PDCCH |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不同的polar编码对应的编码流程有所不同
polar_uci
polar_dci
polar_bch
流程中用到的相同的子模块实现方式都是相同的,下面大致介绍一下各个模块的实现方式:
①Info_interleaving:
对信息位做交织处理,只有在BCH和DCI的实现中才需要做Info_interleaving操作,具体实现协议在38.212的5.3.1.1章节。
②polar_*
polar编码传入的长度为初始的32bit加上24bit的crc长度,总共56bit,经过polar编码之后的数据长度为512bit。具体实现协议在38.212的5.3.1.2章节。
③Subblock_interleaving
对做完polar编码的序列以块为单位做交织处理,首先将序列分为32块,每块的长度是编码后的长度/32,具体实现在38.212的5.4.1.1节。
④Bit_selection
对sub_block处理之后的序列做长度处理,确保映射之后的长度为864bit,具体实现在38.212的5.4.1.1节。
注意: 这里的bit映射根据配置不同需要有三种可能的映射方式,请注意区别。
⑤Code_interleaving
在UCI中,需要额外对code做交织处理,具体实现在38.212的5.4.1.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