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SCAN聚类算法原理

DBSCAN聚类算法原理

基础

DBSCAND算法的全称是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 (DBSCAN),从原理上讲,该算法属于OPTICS算法的一种特殊情况,而OPTICS算法就是DBSCAND算法的推广。

概念与定义

与OPTICS算法类似,DBSCAND算法的输入参数同样包括:半径 ε ,和最少点数 MinPts ;不同的是DBSCAND算法中有样本与样本直间分为直接(密度)可达与(密度)可达两种情况,定义分别如下:

  • 直接(密度)可达:
  • P为核心点,那么其周围在半径 ε 内的点都是从P直接(密度)可达。

  • (密度)可达:

  • 对于点Q,如果存在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它能够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并且能够有效地处理噪声数据。下面是DBSCAN聚类算法的介绍: 1. 算法原理: - DBSCAN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通过定义一个邻域半径ε和一个最小邻域样本数MinPts来划分数据点的密度。 - 算法从一个未访问的数据点开始,找到其ε-邻域内的所有数据点,如果该邻域内的数据点数量大于等于MinPts,则将其标记为核心点,并将其邻域内的数据点加入到同一个簇中。 - 对于邻域内的非核心点,如果其邻域内存在核心点,则将其归入该核心点所在的簇中;否则,将其标记为噪声点。 - 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所有的数据点都被访问。 2. 算法特点: - DBSCAN能够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对噪声数据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 不需要预先指定聚类个数,可以自动确定聚类个数。 - 对于高维数据和大规模数据集,DBSCAN算法仍然具有较好的效果。 3. 算法步骤: - 初始化未访问标记和簇标记。 - 随机选择一个未访问的数据点。 - 如果该数据点的ε-邻域内的数据点数量大于等于MinPts,则将其标记为核心点,并将其邻域内的数据点加入到同一个簇中。 - 对于邻域内的非核心点,如果其邻域内存在核心点,则将其归入该核心点所在的簇中。 - 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所有的数据点都被访问。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