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有效教学 从读懂教材开始

数学有效教学  从读懂教材开始

浙江省湖州市织里实验小学  费华   朱学芬

      一、教师要提高阅读教材的能力

      大多数教师比较注重研究所教年级的教材,容易忽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从而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认知结构。如教师往往关注所教的新知学生到底有没有掌握,而忽视了在所教的新知前面学生已经学过了什么,在后续学习中还要学习什么。因此,教师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教材观,提高阅读、分析教材的能力,认真阅读和分析教材,捕获教学细节,把握知识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设计教学,上好课。

      1.通读教材,审视课标。通过阅读材,可以使教师了解《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三个学段要求的联系、区别及层层递进的特点。尤其是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为了知识的更好衔接,也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有时还有必要了解一下中学的教材与各部分的内容目标,才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当前教学内容所应达到的目标。

      2.比较教材,取众教材之长。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教师也发现了人教版新教材的不足之处,如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解决问题缺乏灵活的解决机制等。这其实与教材的改革有一定关系,新课程的计算教学不是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要把它和新课标中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结合起来。与浙教版教材相比,计算教学的课时大大缩减了,计算的算理也不单单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导致学生的计算技能减弱。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教师可以参考浙教版的教材,不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增加一些课时量,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在教材的空白处给学生用文字的方式梳理—下算理,这样或许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在了解所教内容时,不妨与其他版本的教材作一些比较,这样才能互相借鉴,补己之短。如人教版的观察物体,在二年级上册只是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而且课时量较少,但在一些练习资源或试卷中却出现了要观察小立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让学生无所适从。而苏教版很重视这一学习内容,不仅用三个时段安排这一学习内容,即二年级(上册)安排两个方向观察单———物体的形状,三年级(上、下册)连续安排三个方向观察物体及用小立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如果在教学时我们能借鉴苏教版教材,适量为人教版教材补充一些教学内容,相信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空间观念。

      二、教师要提高重组教材的能力

      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后,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具有“拿来主义”。一切能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信息、内容都可以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切不可死搬教材,因为在现行教材中,有不少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显然不能适应要求。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或地方性的数学信息来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

      1.重组教材内容,使教材生活化。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教材作适当地重组、调整,使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二年级的“两位数减两位数”—课中,教材主题图呈现的是北京申奥成功的素材,这一素材对现在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已经是一个过去式,不如将2008年中国与其他各国的奖牌数作为话题,这样既使教材具有时代气息,又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举两得。

      2.重组教材结构,使教材科学化。教材的结构不仅要符合学科的知识结构,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而现有教材有时并不满足这些要求。这时,教师就应该在进行教学安排时,根据自身的经验与学生实际对教材的结构作适当调整。如“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内容,占据了教材的很多内容和篇幅。其实,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前已经学会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及加、减法运算,所以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重新整合一下,以缩短教学时间。

      三、教师要提高拓展教材的能力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越发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它在关注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在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然而,毕竟教材带有普遍性,它不可能兼顾到所有的学校和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教材中编排的很多情境图无法更好地展示,一些数学活动因环境所限也无法展开。因此,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另一方面还可以做适当的拓展和补充,使教材发挥最大效用。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第98页“做———做”第3题:

      9+5=  9+2=  9+9=   9+4=  9+8=  9+6=  9+7=  9+3=

      安排的本意是让学生通过练习,整理有关9的加、减法,体会这类计算的一些特点。教师没有仅限于让学生算出每组题的得数,而是让学生观察板书,引导其发现每组算式的规律◇你能不能帮老师把这些算式排—排、想——想,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藏在里面?引导学生发现得数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通过进一步提问:这个1到哪去了?被9借去凑成10,变成了10加几。由于放手让学生挖掘教材中的空白资源,从而更好地实现了编者的意图,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提倡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不能完全弃教材于不顾,因为毕竞教材是许多有经验的专家、教师经过认真研究、反复推敲才确定的。教材是课程资源之本,我们要立足于教材,仔细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这是用好教材的重要前提。

      教材作为数学资源的一个主要载体,不仅承载着知识,更渗透着数学思想。所以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在尊重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前提下,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教学中,只有读懂了教材,才能“读懂”学生、“读懂”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地完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