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轻量化监测】桥梁轻量化监测相关标准

以下是关于桥梁轻量化监测相关标准规范的梳理与总结,综合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规范的要求:


一、国家标准

  1. 《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GB 50982-2014)
    该规范适用于高层建筑、桥梁等结构的监测,规定了监测方法、传感器技术指标及桥梁使用期间的监测要求。虽然主要针对传统监测,但其对传感器性能、数据采集等要求为轻量化监测提供了基础参考。

二、行业标准

  1. 《公路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JT/T 1037-2022)
    • 核心内容:明确了公路桥梁监测的系统设计、数据采集与分析、报警阈值设定等要求。
    • 与轻量化的关联:强调监测系统的经济性和实用性,支持模块化设计,为轻量化监测的“低功耗、高集成”理念提供依据。

三、地方标准(以江苏省为例)

  1. 《桥梁轻量化监测系统建设规范》(DB32/T 4987-2024)
    • 适用范围:公路与城市桥梁的轻量化监测系统建设,涵盖设计、实施、维护及应用全流程。
    • 关键要求
      • 系统设计:遵循“一桥一策”原则,结合桥梁结构特点、风险评估、供电条件等制定方案,监测场景包括技术状况差的桥梁(如评定等级为三、四类)、服役超25年且有病害的桥梁等。
      • 硬件设备:传感器需满足低功耗、易安装要求,预埋式传感器寿命≥20年,非埋入式≥5年。
      • 报警机制:设定多级报警阈值,实现超限自动报警,并与桥梁检查制度互补,定期对比监测与人工检查结果。
    • 规范性引用:整合了GB/T 4208(设备防护等级)、JT/T 1037-2022等行业标准。

四、其他相关规范

  1. 《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 99-2017)
    要求桥梁检测包含结构定期检测、承载能力评估等内容,为轻量化监测的病害识别与维护决策提供依据。
  2.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5120-2021)
    强调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长期数据跟踪,与轻量化监测的“长期观测”目标一致。

五、轻量化监测的核心要点

  1. 监测场景:聚焦高风险桥梁,如重载交通桥梁、独柱墩桥梁、加固改造桥梁等。
  2. 技术特点
    • 采用模块化系统设计,支持灵活扩展。
    • 优先使用太阳能等可持续供电方案,保障至少一年续航。
  3. 数据应用:通过可视化数据库支撑养护决策,并与无人机、智能检测设备结合,提升效率。

总结

桥梁轻量化监测规范以地方标准(如江苏省DB32/T 4987-2024)为核心,结合国家与行业标准,形成从设计到维护的全链条技术框架。其核心是“精准、高效、可持续”,通过低功耗设备与智能化分析,实现桥梁安全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如需完整标准文本,可参考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官方文件或相关行业平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