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DeepSeek系列公开课第三季重磅开启,特邀该校多领域权威学者联袂主讲。课程聚焦AI技术如何重构基础学科研究范式,深度解码以DeepSeek为代表的智能模型在交叉学科中的创新应用。在"X+AI"融合浪潮下,学术大咖将剖析传统学科与人工智能的双向赋能路径,揭示知识体系解构重组的内在逻辑,展现智能时代学科发展的全新可能。
今晚7点半,浙大AI大神林辉教授给我们带来了超硬核分享。
浙江大学DeepSeek 公开课 第三季第2期直播已经结束,这里直接分享公开课的PPT。
讲座 主题:AI+BME,迈向智慧医疗健康——浙大的探索与实践
主讲人: 林辉 教授
视频和PPT 领取✅
浙江大学 deepseek 公开课 第3季 第2期 - PPT和视频
以下是公开课PPT的部分截图和核心内容概览:
公开课PPT预览
讲座:AI+BME,迈向智慧医疗健康——浙大的探索与实践
一、数字化转型的三个阶段
- 数字化转换(被动阶段)
- 将客观世界的信息和流程映射到数字空间
- 数字化转型(主动阶段)
- 建立数字化思维底层逻辑
- 以数字化视角重构业务和服务
- 数字化重塑(高级阶段)
- 系统性改变现有业务模式
- 催生"智慧医疗"等新型概念
二、智慧医疗的三层架构
层级 | 内容 | 技术特征 |
---|---|---|
基础层 | 医院信息化建设 | HIS/PACS系统 |
中间层 | 服务互联网延伸 | 远程医疗/互联网医院 |
高阶层 | 全流程智能化 | AI辅助诊断/手术机器人 |
三、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1. 里程碑事件
- 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确立AI学科
- 2016年:AlphaGo击败李世石
- 2022年:ChatGPT引发生成式AI革命
- 2023年:DB斯克开源大模型实现技术平权
2. 核心技术演进
四、生物医学工程发展
1. 学科定义
- 工程思维+科学技术→解决临床问题
- 核心使命:构建生命健康技术桥梁
2. 典型应用
-
传统领域
- 假肢(公元前3000年)
- 听诊器(1816年)
- X射线(1895年)
-
现代突破
-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8自由度机械臂)
- 人工耳蜗/脑机接口
- 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
3. 中国发展
- 1977年:浙江大学创建首个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 关键技术:
- 生物传感技术
- 医学影像处理
- 智能诊疗设备
五、人类智能VS人工智能
维度 | 人类智能 | 当前AI系统 |
---|---|---|
学习效率 | 小样本学习(万级数据) | 大数据依赖(亿级数据) |
能耗比 | 20W大脑功耗 | 兆瓦级计算集群 |
通用性 | 跨领域知识迁移 | 任务特异性 |
解释能力 | 可外显化知识表达 | 黑箱决策机制 |
进化方式 | 主动理论构建+假设验证 | 被动数据拟合 |
六、智能本质的哲学思考
-
知识表征
- 人类:符号化+概念网络
- AI:分布式向量表示
-
认知边界
- 甲骨文"智"字解析:言(知识表达)+戈(实践能力)
- 图灵启示:应构建婴儿级学习系统
-
进化方向
- 需突破"大数据小任务"范式
- 向"小数据大任务"通用智能演进
视频和PPT 领取✅
浙江大学 deepseek 公开课 第3季 第2期 - PPT和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