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简答题

2021 年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简答题

文章目录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 (重点)

大部分内容均可用自己的语言作答

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 生产力制约着教育
    1.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2.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规模和教育结构(由1的规模引导2的人才培养规模)
    3.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式、手段和组织形式(由2的教育结构引出教育内容)
  2. 教育反作用于生产力(两个再生产,加创新)
    1.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途径
    2. 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方式
    3. 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

2. 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知乎链接

3.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 文化影响着教育**(价值定向和目的,在环境中用什么方法上课)**
    1. 文化对教育有价值定向的作用
    2. 文化影响教育的目的
    3. 文化影响教育的环境与模式
    4. 文化影响教育的方式方法
    5. 文化影响教育的内容
  2. 教育对文化(比较好记忆)
    1. 传承
    2. 传播
    3. 选择
    4. 创新、更新

4. 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中小学、高中、大学、成人)

  1. 义务教育时限延长(中小学)
  2.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综合
  3. 高等教育大众化
  4. 终身学习的体系建设

5. 20世纪教育特点

全民多现身

  1. 全:全民化
  2. 民:民主化
  3. 多:多元化
  4. 现: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5. 身:终身化

6. 人身心发展的一般因素

  1. 顺序性(内容:不可逾越、不可逆,表现为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启示:循序渐进)
  2. 阶段性(内容: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启示:分阶段教育)
  3. 不平衡性(内容:同一方面不同速,不同方面不同速。启示:抓住关键期)
  4. 互补性(内容:某一机能缺失,另一机能会得到增强。身身互补,身心互补。启示: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5. 个别差异性(内容:个人存在差异。启示:因材施教)

7. 人身心发展的动因

  1. 内发论
  2. 外铄论(荀子,洛克,华生)

8.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 遗传(作用:生理前提,可能性,可塑性)
  2. 环境(作用:将遗传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提供多种可能性)
  3. 学校教育
  4. 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因素,最高表现为:创造性)

9. 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三有一练,控制很全面

  1. 三有: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
  2. 一练:专门训练
  3. 控制: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 全面:全面和深刻

10. 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延规范,塑个性 (言规范,速个性)

  1. 延:延时价值和即时价值
  2. 规范:学校教育根据社会需求对学生提出社会性规范
  3. 速:加速学生发展
  4. 个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特殊才能的开发

11. 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社会、人、学科本身 在课标内容设计上也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去答,只是问题的层次不一样,这里是从社会宏观层面去做答

  1. 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
  2. 人: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3. 学科本身特点(借鉴国外学制等)

12. 我国教育制度确立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从字面,可以介绍全面发展是什么,引出生产力要求全面发展,生产力导出社会和历史,最后回归马克思主义的劳动)

  1. 全面发展是什么
  2. 生产力,生产力发展会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要求
  3. 社会,社会需要什么
  4. 历史,历史分工
  5. 劳动,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13. 全面发展教育

德智体美劳

  1. 德育起灵魂和统率作用
  2. 智育起前提和支持作用
  3. 体育起重要的物质基础作用
  4. 美育起动力作用
  5. 劳动是德智体美的综合作用

第二章 中学课程

1. 古德莱德德分类

理想-正式-领会-运作-经验

专家-教育部-教师-上课-学生

2. 课程理论流派

学科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

  • 学科中心:赫尔巴特。教师上课用教材教。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
    • 特点:1. 学科逻辑为中心。2. 分科教学
  • 学生中心:杜威:新三中心,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 特点:1. 以儿童活动为中心。2. 心理学化。 3. 考虑儿童的需要与兴趣 (让儿童愿意学)
  • 社会中心:
    • 特点:1. 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2. 培养公民意识。 3. 教会学生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3. 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

社会、学生、学科特征(同第一章的11点)

4. 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

  • 课程目标
    • 概念: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有关教育教学的 指导性文件
    • 构成:培养目标-学科设置的原则**(核心)**-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每学期的课程表)
  • 课程标准
    • 概念: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关于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 构成:前言-课程目标**(核心)**-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 作用:
        1. 课标是编写教材,教学,评价和考试的依据。(一条线:教材,教学,评价,考试)
        2. 是教材编写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
        3. 是衡量学科教学质量的标准。
  • 教材:主体是教科书和讲义。(还可以有其他资料)
    • 原则: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首要原则)(考过简答,本次不作重点)
    • 作用: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5. 新课改的目标

方平的关节有内功

  1. 方:改善学习方式
  2. 平:课程评价(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课程评价,答形成性评价也可以)
  3. 关:课程管理(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国家、地方、学校)
  4. 节:课程结构(优化课程结构,体现综合性和选择性)(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
  5. 内:课程内容(重视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6. 功:课程功能(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三维目标)

6. 新课改课程的结构

整体实行**“九年一贯制“**

  1.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2. 初中阶段设置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
  3. 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4. 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课作为必修课程。内容(一研二社二技:研究性课程,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
  5. 农村中学课程应该以服务当地来设置课程

第三章 中学教学(重点)

1.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舰长传教 二者的关系:a重要,b重要,ab结合很重要

  1. 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 学生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
    • 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辅相成
  2. 长:掌握知识与发展技能相统一的规律
    •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 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 掌握知识和发展技能存在内在的转化机制
  3. 传: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 思想品德为学生学习知识奠定基础
    •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4. 教: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 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处于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 师生关系的融洽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2. 教学过程结构

(与教案统一)

  1. 激发学习动机阶段 --导入
  2. 领会知识 --新授(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分为: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其中理解教材是中心环节)
  3. 巩固知识 --巩固练习
  4. 运用知识 --课堂小结
  5. 检查知识 --布置作业

3. 教学原则(含义和要求)

冯巩找阴凉,寻思理直发

  1. 巩:巩固性原则:
    • 含义key:理解的基础上,长久保持
    • 要求:强化+练习+总结
      • 教师强化知识点讲解
      • 学生针对知识点作练习。
      • 分析学生的情况,有针对的进行辅导和总结
  2. 阴:因材施教原则:
    • 含义key:个别差异,有的放矢
    • 要求:共同基础+个别教育
      • 所有学生都要有共同的基础。所有学生都应该掌握所有知识的基础。
      • 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特点,开展个性化教育。
  3. 凉:量力性原则:
    • 含义key:适合身心发展
  4. 寻:循序渐进原则:
    • 含义key:学科+学生
    • 要求:学科:系统性+重难点。学生:认识顺序
      • 教师教学需要有系统性
      • 教师教学需要准确把握课程的重难点
      • 教学过程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
  5. 思: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 含义key:知识+品德
    • 要求:知识科学性+知识品德。教师品德
      • 教学的知识具有科学性
      • 要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性,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 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思想水平。
  6. 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含义key:学以致用
    • 要求:易建联运用知识训练乡土教材
      • 易建联:重视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相联
      • 运用知识:重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 训练: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
      • 乡土教材:适当补充乡土教材
  7. 直:直观性原则:
    • 含义key:清晰表象,感性认识
    • 要求:选择语言不滥用
      •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
      • 重视直观与讲解相结合
      • 重视言语直观
      • 防止直观不当和滥用
  8. 发:启发性原则:
    • 含义key: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 要求:牧(目的)民(民主)发(启发)问(提问)
      • 牧:加强教育的目的性
      • 民:体现教育的民主性
      • 发:提问需要有启发性,引导学生思考
      • 问: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课程 二师生 三教学

  1. 一课程:根据课程性质选择
  2. 二师生:根据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3. 二师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4. 三教学:教学目的
  5. 三教学:教学条件、设备等
  6. 三教学:教学手段、方式等

5. 教学方法(能区分各种方法)

回忆老师上课的方法,老师拿着实验器材,用语言来讲解知识,后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情感陶冶不用重点背

  1. 以语言传递为主:教师+师生+生生+书本语言: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2. 以直观感知为主:演示法+参观法
  3. 以实际训练为主:实验法+练习法+实践活动法+实习作业法
  4. 以情感陶冶为主: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6. 讲授法要求

从八大原则回答,自己想和组织语言即可。其他方法的要求也可以这样答。

  1. 循序渐进:讲授过程中需要注意循序渐进,帮助学生一步步获取新知识。
  2. 思想性与科学性:讲授的知识需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3. 理:讲解抽象知识时注意联系生活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4. 直:要注意言语直观,讲究用词,将知识生动的描述出来。
  5. 发:讲解需要带有启发性,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7. 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背上作业去辅导,成绩差不了

备课–上课(中心环节)–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8. 备课的基本要求

教材-学生-(情境和问题)

  1. 钻研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重难点。
  2. 关注学生。需要关注学生的特点,准备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
  3. (学生问题)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做好准备。
  4. (情境)根据社会不同的发展需求,更新上课使用的素材等。

9. 布置作业的要求

  1. 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点不超纲
  2. 布置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题目。
  3. 合理控制作业量,让学生能够按时完成
  4. 作业反馈及时、清晰

10.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严格培养教师,集体系统管理

  1. 严格: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2. 培养:能够大面积的培养人才

  3. 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 集体: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5. 系统:有利于学生系统的获得知识

  6. 管理: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

    缺点:对应着来吧,就不用背了

    针对2. 不利于因材施教

    针对3. 不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针对4. 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

    针对5.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

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重点)

1. 注意

1. 概念(理解即可)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指向和集中

2. 分类(分清即可)

有意无意:有无目的。注意:需不需要意志努力

无意注意(和刺激本身强度有关。eg窗外飞来一只鸟,老师加大音量)

有意注意(间接兴趣,有某种目的。eg因为考教资而认真听课)

有意后注意(直接兴趣,因为喜欢心理学才学教资)

3. 注意的品质(辨析)

广度(数量、同时注意多个)

稳定性(注意的时间长短。相反状态为:注意的分散(分心)

分配(一边…一边…)

转移(主动从a专向b)

4. 中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斗争兴趣成习惯,保持状态扬优点

  1. 斗争:培养学生与注意分散作斗争的能力
  2. 兴趣: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
  3. 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 保持状态: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5. 扬优点:使学生能够分析自己在注意方面的优缺点,扬长避短。

5.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无意有意相转换

  1. 要注重运用无意注意来组织教学活动
    1.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2. 注意板演、讲解的技巧。在重点部分加大说话音量等方法
    3. 注重教学形式多样化
  2. 注重使用有意注意的规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1. 经常进行目的性教学(有意)
    2. 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意志品质(注意)
    3. 采取措施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
  3. 运用两种注意的相互转换关系来组织教学,交替使用两种注意形式

2. 感觉(注意联觉:一种事物引起两种感觉)

3. 知觉(基本特征:选择题: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4. 记忆

1.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人才请发誓

  1. 人:任务。记忆任务的重要性和长久性
  2. 才:材料。记忆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
  3. 才:材料。学习材料的性质
  4. 请:情绪。情绪和动机
  5. 发:方法。识记的方式
  6. 誓:时间。时间因素
2.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特点

从 保持时间、容量、特点、转化来答。

类型保持时间容量特点转化
瞬时记忆1s以内容量较大时间短、容量大、信息原始、形象鲜明注意可以将瞬时记忆转化为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1min以内容量有限,一般是5-9个组织块时间较短、容量有限、易受干扰、可操作性强、意识清晰复述可以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1min以上容量无限时间长、容量无限
3. 中学生记忆发展特点

量大有意、意义抽象

  1. 记忆容量增大
  2. 记忆的目的性增强
  3. 意义识记成为主要记忆手段
  4. 抽象记忆占据主导地位
4. 防止遗忘的方法(如何组织复习)⭐️

几份饭多多结合

及时-合理分配时间-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多样化-多种感官-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数量要合适,一次不能过多。

适当过度学习,过度学习50%。

5.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从教案的导入去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绪和动机),情境(问题的情境)问题(启发式提问),复习导入(已有知识经验),加一个思维定势和功能附着

  1. 问题情境
  2. 原型启发
  3. 情绪与动机
  4. 已有知识经验
  5. 心理定势和功能附着

6. 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

思恋良方

  1. 思:思考。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2. 恋:练习。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3. 良:数量与质量。提高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4. 方:教授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7. 创造性的培养

环境松,塑个性,设课程

  1.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的环境(从教育来说:心理环境,考试,选择性)
    1. 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 改革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 3.充分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
  2.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 保护好奇心。2. 解除答错问题的心理恐惧。3. 鼓励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4. 给学生提供可以学习的榜样。5.重视非逻辑思维
  3. 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
    1. 发散思维训练。2. 头脑风暴训练。3. 推测与假设训练。

8. 想象力的培养

观察-思考-知识-想象-幻想

  1. 引导学生自习观察事物,形成丰富的表象记忆
  2. 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明晰事物特征
  3. 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未知的想象作准备
  4. 针对学科的教学目的,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5.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9.学习心理部分


10.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相互转化

看图记忆即可

  1. 学习效率和学习动机”倒U“形式,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工作效率最高
  2. 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较低
  3. 在面对简单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较高

11. 学习动机理论

  • 强化理论

  • 需要层次理念

    缺失性需要1-4,成长性需要5-7。一般来说,满足低级需求之后会追求更高的需要,低级需求不会消失

    1. 生理需要
    2. 安全需要
    3. 归属和爱的需要
    4. 尊重的需要
    5. 求知需要
    6. 审美需要
    7. 自我实现需要
  • 成就动机理论

    1. 追求成功
    2. 避免失败
  • 成败归因理论

    1. 习得性无助
  • 自我效能感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 自己的经验-他人经验-劝说-情绪

    1. 个人自身成败的经验
    2. 替代性经验
    3. 言语劝说
    4. 情绪唤醒
  • 成就目标理论

12. 学习动机的培养

从学习动机理论作答

  1. 了解学生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形成(需要层次理论)
  2. 重视立志教育,进行成就动机训练(成就动机理论)
  3. 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成败归因理论)
  4. 帮助学生树立自我感,增强自信心(自我效能感)

13. 学习动机的激发

控制奖惩,启发归因

  1. 控制:根据作业难度,控制学习动机水平
  2. 奖惩: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3. 启发:进行启发式教学
  4. 归因: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4. 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内测教程

  1. 内: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2. 测: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3. 教:精选教材
  4. 程: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15. 影响迁移学习的因素

相似性、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心向和定势

第五、六章 中学生心理发展和中学生心理辅导

1.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爱奇艺敢签巨星

爱:2,奇:7,艺:11

  1.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恒性
  2. 前运算阶段(2-7):万物有灵论,自我为中心,思维不可逆,不守恒性,思考只能从一个标准进行判断
  3. 具体运算阶段(7-11):运算必须依靠具体事物进行,去自我中心,思维可逆,守恒性
  4. 形式运算阶段(11+):思维可逆灵活、逻辑思维

2. 如何针对不同气质的学生进行教育

胆汁要直接,多血要专一,黏液有耐心,抑郁求委婉 自己组织语言

  1. 胆汁质:教师应当直截了当的告诉学生,要有说服力
  2. 多血质:多血质学生活泼好动,容易见异思迁,教师应当定期提醒,培养专一的气质
  3. 黏液质:黏液质学生比较安静,思考问题比较刻板,教师需要有耐心的进行引导
  4. 抑郁质:抑郁质学生不太喜欢说话,性格孤僻,思考更加消极,教师需要委婉暗示得教育学生

3. 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非人才见培训

  1. 非: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2. 人: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3. 才: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4. 见: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5. 培:注重学生早期能力的培养
  6. 训:加强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4. 学校开展心理教育的途径

开课+渗透+辅导

  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2. 开设心理辅导课
  3. 在学科的学习中渗透心理教育
  4. 个别辅导
  5. 小组辅导

5. 心理辅导六大原则:

全体发展理解,主体个别整体

  1. 全体: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2. 发展:预防与发展相结合
  3. 理解:尊重与理解相结合
  4. 主体:学生主体性
  5. 个别:个别化对待
  6. 整体:整体性发展

6. 压力来源

躯体、心理、社会、文化

第七章 中学德育(重点)

1. 品德的结构

知情意行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2. 品德形成过程

依从-认同-同花

3. 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演讲小说定榜价

  1. 演:角色板演
  2. 讲: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3. 小:小组讨论
  4. 说:说服教育法
  5. 定:群体约定
  6. 榜:榜样示范法
  7. 价:价值辨析

4. 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偶:皮亚杰-对偶故事法。10岁时有他律到自律的关键时期

前道德阶段:不受规则约束

权威阶段:服从外部规则、仅讲结果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可逆性阶段:不只是服从规则,开始追求绝对平等

公正阶段:相对平等,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道德判断

5.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柯南: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法 三水平六阶段

水平阶段特点
前习俗水平服从和避免惩罚道德定向阶段为了避免惩罚而服从规则
前习俗水平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利己,为了自己的利益
习俗水平寻求认同道德定向阶段为了获取别人的认可和肯定
习俗水平维护权威和秩序道德定向阶段服从社会规范
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发现法律法规是可以改变,多数人同意就可以改变,体现了道德的社会契约属性
后习俗水平普遍原则道德定向阶段道义高于一切

6. 德育内容

品德包括 政治 思想 道德 民主法制 四个方面

方向-基础-核心-保障

7.德育过程基本规律

脚趾长毛

  1. 脚: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
  2. 趾: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形成知、情、意、行的道德品质
  3. 长:德育过程是反复、长期、逐步提高的
  4. 毛:德育过程要合理处理品德的内在矛盾

8. 中学德育原则

陶行知集体疏导一连学生,积极守纪律才有尊严

  1. 行知:知行统一原则

    要求:认知活动,统一作则

    • 认知:将强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 活动: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培养知行统一
    • 统一: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
    • 作则:教师应当以身作则
  2. 疏:疏导性原则

    要求:讲理又表扬

    • 讲理:讲明道理
    • 又:循循善诱
    • 表扬: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 导:导向性原则

  4. 一连: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

    要求:教师、家长、相衔接

    • 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 家长:推动家庭和社会共同教育
    • 相衔接:保持德育工作的连续性,处理好衔接问题
  5. 积极: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长善救失)

    要求:一分为二的转化优点

    • 一分为二:教师应当一分为二的评析学生的优点和缺点
    • 转化:促使消极因素相积极因素转化
    • 优点:发扬学生的优点
  6. 守纪律:坚持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7. 才:因材施教原则

    要求: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和教学原则相同)

  8. 尊严: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要求:关爱又严格,要求合理而严格

    • 关爱:关爱尊重学生
    • 严格:严格要求学生
    • 提出合理而又严格的要求
  9. 集体: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9. 中学德育途径

一教二班三活

  1. 一教:通过思想品德课和其他课程
  2. 二班:班主任工作和班会
  3. 三活: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共青团活动

10. 中学德育方法

说实情,评世道

  1. 说:说服教育法
  2. 实:榜样示范法
  3. 情:情感陶冶法
  4. 评:道德评价法
  5. 世:实际锻炼法
  6. 道:道德修养法

11. 榜样示范法要求

  1. 选好榜样
  2. 激发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3. 引导学生学习榜样的品德,提升自己

12. 说服教育法

地震知趣,奇迹成人

  1. 地:明确德育教育的目的
  2. 震:针对性,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合适的教育
  3. 知趣: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4. 奇迹:把握教育的契机
  5. 成人:以诚待人

第八章 班级管理和教师心理

1. 群体的心理功能

树枝认归

  1. 树🌲:塑造功能,人格塑造
  2. 枝:支持功能,获得肯定和鼓励
  3. 认:认同功能
  4. 归:归属功能

2. 班集体形成过程

  1. 组建阶段: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所有的任务都来自于老师(老师的作用及其重要)
  2. 核心形成阶段:在班主任的引导下,班集体上开始出现积极分子,班集体开始有了核心人物
  3. 发展阶段:初步形成了正确的班风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4. 成熟阶段:班上洋溢着和谐的氛围,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发挥

3. 班集体成熟的标志

班干部依据规则带领同学们在活动中一起奋斗,拥有良好的班风和舆论氛围

  1. 班干部:有健全的组织结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2. 规则: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严明的纪律
  3. 奋斗:坚定而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奋斗目标
  4. 有正确的班风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4. 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1. 班干部:建立得力的领导核心。
  2. 奋斗:明确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3. 班风舆论:培养正确的班风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4. 规则:建立班级正常的秩序
  5. 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 对后进生的教育

恒心才发光

  1. 恒: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2. 心: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3. 才: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4. 发: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
  5. 光: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长善救失

6. 对中等生的教育

重视个别与食材

  1. 重视中等生的教育
  2. 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地进行教育
  3. 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中等生,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

7. 教师能力结构

  1. 认知结构

    • 本体性知识
    • 条件性知识
    • 实践性知识
    • 文化性知识
  2. 教学能力

    • 教学认知能力

    • 教学设计能力

    • 教学操作能力

    • 教学监控能力

8. 教师成长途径

  1.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 开展微格教学
  3. 进行专门训练
  4. 反思教学经验:反思+经验=成长
  • 4
    点赞
  • 2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3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