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Preface/Foreword
KSA模型,是HR领域的概念。
KSA:Knowledge,Skill,Ability。评价人能力的三个维度。
- Knowledge,知识:完成任务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
- Skill,技能:完成任务必须的工具操作技能。
- Ability,能力:完成任务所必须的思维、沟通、协调等能力。
知识:有客观的标准,可以通过记忆方式获取大量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有唯一的正确答案;社会科学知识答案可能不唯一,但是在一定范围内有约定俗成的解释。
技能:需要通过实际操作、练习、反复训练才能掌握。技能需要以知识为依托,借助工具来实现。
能力:需要见识和悟性。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共情能力、协调能力、通常比知识和技能都更能直接产生作用。
该套理论是HR评估用人资格的方法。如果掌握了,在工作中也非常好用。因为在工作中,能够区分清楚解决问题到底需要用KSA中哪一个,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举一个例子:
妈妈问:Frank,1+1 ? Frank回答:2。 ====》这里就是知识。
妈妈带Frank去水果,妈妈拿了一个苹果,跟Frank说,我们要买两个苹果,Frank帮忙再拿了一个苹果。===》这里就是技能。
妈妈去参加Frank幼儿园的活动,有一个互动环节,妈妈问Frank,1+1=? Frank在所有的孩子和大人面前大声的说1+1=2.===》这里就是能力。
1 KSA
1.1 KSA看文理科
上大学,不是岗前培训,也不是专业技术教育,如果是想要一技之长,那么就需要去上技校。
大学教的东西以K为主,甚至是过量的K,S为辅。
大学里的A:科研相关,比如查资料,写文献综述,写论文,做实验。 所以与职场存在差距。不过理工科的差距相对较小,文科差距较大(财务会计除外)。
文科毕业可以从事:产品经理,销售,运营,这类岗位大部分都是能力导向。商务沟通,用户洞察等在学校不会开设课程。学校里面学的《管理学》、《营销学》大概率要毕业10年当上总监级别后才有机会用的上。
相比之下,理科类大部分是技能导向的,在校学习期间学的有大部分能直接用到工作中,所以才显得有用。
1.2 KSA看公司运营
在很多大公司,职业经理人技术一窍不通,为什么能混的顺风顺水,本质上是,在促成目标上,KSA有不同的运作方式: 在KSA上,个人的重点不同,实施方法也不同。
- Knowledge,知识渊博型:在企业,该类型人的生存空间较小,因为在企业,需要有落地能力,不落地没有回报。
- Skill,技能高超型:1.沟通需求,2.指导下属出方案, 3. 技术评选,定计划, 4. 汇报结果,请老板决定, 5. 开工,监督进度 6. 指导关键问题, 7. 开总结会汇报成果
- Abilities,组织能力型:1. 沟通老板意向,2. 成立跨部门项目组, 3. 进行大型内外研讨会, 4. 集体讨论出方案,交老板拍板, 5. 开工,写周报, 6. 监督进度,直到完工, 7. 开总结会,吃庆功宴,感谢所有人
越大的公司,分工越细,流程越多,一个人能决定的事情越少,因此组织能力型职业经理人越好混。甚至,该类型人,比技术导向的更讨老板欢心(自己不拿主意,领导喜欢啥就做啥)。而且比技术导向的更少背锅(自己不拿主意,集体决策,出了问题有甩锅理由),所以晋升更快。不管你是否喜欢,这都是很常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