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面说过用户程序喜欢分段来分配内存,但是实际的物理内存更加倾向于分页管理,因为这样可以使内存的利用率最大化。作为操作系统,既要向上负责,又要向下负责。操作系统在管理物理内存用分页,用户代码分段存储。这一篇博客主要谈谈用户程序需要的段和物理内存需要的页是如何结合到一起的。
虚拟内存
虚拟内存的引入
首先两个条件,第一:物理内存必须得是分页管理的;第二:对用户来说是分段的。但是用户程序最终又得在内存上面跑,因此肯定需要某种机制或者转化使得以用户程序的视角看起来内存是分段的,以物理内存的视角看起来又是分页的,这种机制就是虚拟内存
虚拟内存
虚拟内存是一种和物理内存差不多的东西,每一个字节都有对应的地址。但是有一点与物理内存不同,其实从它的名字就能看出来,“虚拟”:即实际上并不存在,它只是一种机制,纯粹是用程序表示的,没有这种硬件。它的作用就是让上层程序看起来是内存是分段的,而实际上是分页的。那它是怎么实现的呢?
基本思想:用户程序使用了一段内存,那么首先会在虚拟内存上面找到一段空的内存,然后将用户程序使用的内存映射到这段内存上,然后虚拟内存再将这段内存映射到物理内存上。
从这里能看出,用户程序使用的逻辑内存经过了两次映射才达到物理内存,第一次映射是段的映射,需要段表;第二次是页的映射,需要页表。那么逻辑地址究竟是如何变成物理地址的呢?逻辑地址是段号+偏移(CS:IP)组成的,首先根据段号在段表中找到虚拟内存的段基址,然后加上偏移得到虚拟地址(即在虚拟内存上面的地址),格式是:页号+偏移。然后根据页号在页表中找到对应的页框号,再加上偏移得到最后的物理地址。实现了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的对应。也就是重定位操作。
一个实际的段、页式内存管理
内存管理的核心就是内存分配,所以从程序放入内存、使用内存开始。其实只要程序可以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