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科技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金钱。云计算给我们带来了算力和系统架构上革命性质的提升,通过资源规模层面的整合可以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但是如果不具备相关的领域知识反而会造成大量的浪费。本文将从具体的细节为突破口,分享一些公有云使用过程中的省钱攻略。
1、弹性
云计算优势之一就是弹性,不用弹性的体验跟用物理机没啥区别。所以要根据自己的业务配置好弹性策略,什么时候伸什么时候缩,特别是在流量低点时一定要把算力缩回来,避免金钱的浪费。
2、预留实力券
弹性算力部分往往是按需收费的,而这种收费模式的单价相对较贵,但为了保持流量谷底时必须有一部分算力机器存在,预留实力券就是这部分算力机器很好的补充。预留实力券可以简单理解为“早鸟票”,用较低的价格买定一部分按需算力。当然预留实力券的购买策略也是一门学问,买多了就浪费,买少了就省不下该省的钱。
3、包年包月退费
固定的算力往往采用包年包月的方式来购买,这样购买的好处是便宜。如果购买后没有用到截止日期就不想用的话是可以退掉资源的。云厂商对于退订有一个相对复杂的算法,核心思路是资源退的越早钱退的越多,Anyway苍蝇也是肉,反正不用的资源能退点钱是点钱。
4、XX包
与预留实力券的设计有点像,也是属于“早年票”的一种。以带宽包为例,公网带宽按流量收费的话厂商那边会监控并记录真实的流量并按照价格表收你的钱,如果你能预估出流量的话就可以提前以较低价格买一个带宽包,超出带宽包的部分再以较高的按量计费。公有云很多产品都有类似的设计,所以此处取名为XX包。
5、对象存储
对象存储也是个计费挺复杂的产品,我把它的模型简化一下就是时间、空间2个维度。时间代表你读取的频次,空间代表你要备份到几个地方。举两个极端的例子,有些日志丢了就丢了而且基本不存在读取它的可能,我们却用了标准存储并做了多份备份,这就是一种浪费。
对象存储还需要动态维护,例如这个文件暂时对我很重要而且一直要访问,但一个月后就不重要了,这就需要维护存储策略了。
6、负载均衡计费模式
先说个经历过的真实案例,刚使用某家公有云时开了个最大规模独享LB,但是中间一直没有用过(其实就是忘记了),结果一个月后被账单吓傻了,该LB花了十几万!负载均衡的计费模式也相对复杂,有独享、共享两种,本质就是稳定性与经济性之间的取舍吧,根据自己业务来选择。但独享真的是太贵了,好在有些云厂商提供了阶梯计价模式,根据你某个窗口期内的某些指标的峰值来决定这个时间段内按哪种规格来收费,如果有这种模式大家就用它吧,强烈推荐。
7、机型价格差
便宜没好货这条定理不适用云计算,物美价廉在云计算领域是真实存在的。新出的机型族系在性能上绝对会优于老型号,但它们的价格甚至还更便宜!所以要注意两点。
1、买的时候要选好机型,选“物美价廉”的,不要选“老破贵”。
2、过个一两年回头看看自己存量的机器,是不是可以迁移到算力更好、价格更便宜的机型上来。
8、降配
没有特殊霸王条款说明的情况下,云上资源的型号和规格都是可以调整的,当你的调子起高了,或者随着某个模块业务萎缩资源过剩了,就可以考虑降低配置达到省钱的效果,反正降下来后还能再升配回去。
9、白Piao指标
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你理解的那个白piao,公有云上是有一些东西有白piao指标的,而且这些配额其实并不低,对于个人或者小型企业可能都足够满足需求了。可以白Piao的资源一般分两种情况。1、一个新产品处于推广期 2、按次计费的产品先上车后补票。 第一种情况很好理解,我们着重说下第二种情况,它的收费模式是这样的:每个月前10W次调用是免费的,超过10W次的部分每10W次收10元。所以如果你既想用这个产品而且自己每个月量也不大,恭喜你,放心白piao吧。
10、存量资源清理
很多上云的用户往往存在这种疑惑,“我这个月什么都没用为啥账单里还是花了那么多钱?”那是因为云上很多非显性的计费往往会被用户忽略。请注意我这里的用词是“非显性”而不是“隐性”,因为这部分资源对于云厂商来说是确确实实花在用户身上了,而且在价格公示中已经说明过的,就是应该收取的费用。造成这部分费用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用户没有及时释放资源,例如快照、弹性公网IP、对象存储、数据盘等。
总结:
云计算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不合理的用云确实会带来很多浪费,一个优秀的“云资源管理规划师”绝对可以创造比其薪酬高几倍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