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头想想,有点想吐槽。
计算机英文翻译很有意思,翻译们煞费苦心,创建了许多新的中文词汇,了不得的功绩,名存千秋!不得不说他们为阻碍新手学习创建了许多的门槛和困难!难为他们了!辛苦他们了!
英文原版意思是A,经他们一手翻译后,乖乖不得了,他们凭空创建了新名词B,你想学习A得首先学习下B,凭空给你创建了一个拦路虎!太牛逼!
我在想,英文翻译的“信达雅”标准,在技术类书籍翻译的情景下,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会突增新名词(但英文可不是这个意思)。看翻译的书还不如看英文原版学的快
1.缺省值。
英文原版是“default value”,英文意思默认值,中文翻译成“缺省值”。上计算机课的时候是不是常见这样的场景对话:
“老师,啥是缺省值?”
“缺省值就是默认值。”
这样重复的对话可能会持续很多年。
2.享元模式。
英文原版是“flyweight pattern”,英文愿意是轻量级模式,中文翻译为“享元”。
3.元数据
英文原版是“infomation for a data”,中文翻译为“元数据”,踏马的,还不如直接看英文原意呢!
比如一个人,他的身高体重就叫metadata。对象的属性信息就是metadata,但是翻译为“元数据”,踏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