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大半个月几乎都是阴雨天,我在随处可感知潮湿空气的房间里读完了《百年孤独》。因为是第一遍看,看的很混乱,书中不断重复的人名以及荒诞的情节让我迫切想得知这个百年家族最后的命运,整个阅读过程可以算得上囫囵吞枣了。
也许正是这种模模糊糊的阅读感官,让我读完后隐约能感受到这个百年家族里每个人身上的共同特点 —— 终其一生与孤独奋斗、相伴。所有的阿尔卡蒂奥都是强壮、重视肉欲、有掌控欲、感性的;所有的奥雷里亚诺都瘦削、执着于追求真理、坚韧、理性的;一生坚毅顽强的乌苏拉尔、勇敢热情的丽贝卡还有古怪孤独到老的阿玛兰妲,他们有各自独特的性情,不同的人生经历,但归途都是孤独的宿命。时间就像一场无止境的轮回,这场轮回里面只有孤独是永恒的。
书里有许多荒诞的情节我一开始大不能接受,不懂是梦还是现实。诸如生出猪尾巴的后代、美人蕾梅黛丝升天、死去的家属灵魂在屋里游荡等等,书里的马孔多明明就是一个鬼怪与人类共存的荒诞世界。后来慢慢抛开这些刻板的现实印象,不再计较情节的合理与否,才能切身去感受里面每个人物的形象与共同特征。
我一贯喜欢带有正义色彩的角色,所以在初期我对乌苏拉尔和奥雷利亚上校是极为赞赏的,心里总期盼着他们会和家族里的其他人不一样,他们坚毅勇敢,不会陷身于荒淫而无法自救,我期盼他们一生都是初期那个美好的形象。事实是我错了,是人都会有劣根性,没有哪个人能伟大到经受住所有诱惑,尤其是与孤独相伴相抵抗时。所以乌苏拉尔也有意识到“时间过得真快”而缩成婴儿大小死去的时候;拥有无数战功的奥雷利亚上校也会在签订协议回家后对一切破残变化熟视无睹.......这些起初都让我气愤,不理解,直到读到最后整个家族的秘密与宿命伴随着羊皮卷的破译而揭开且永远消失,我好像才有那么一点点理解,人啊,终其一生都是在与孤独或抗争,或相伴,无论是哪种方式,却永远逃脱不了。人生来孤独,到死也将孤独。
生来孤独,孤独至死。我觉得作者用了许多条线来呈现,最明显的就是这个家族里七代人大相径庭的性格以及光怪陆离的人生,但到头来都是一样的宿命,在他们真正平静面对孤独的时刻,也正是毁灭的时刻。仔细回想书里出现过的抽象情感,似乎除了孤独,真的没有什么是永恒的。爱情?亲情?友情?似乎没有哪个人物将这些当做永恒而忠诚地守护到最后,在面对形形色色、大小不一的诱惑时,这些抽象的情感都能被抛之脑后或是背叛。我觉得我骨子里是认同这种观点的,人的本质是自私的,如果说你暂时没有为眼前的利益放弃那些抽象的道德与情感,只能说明这个利益没有达到你的利益阈值,仅此而已。再回顾这个百年家族的七代人的人生,其实已经是我们大部分人现实人生经历的一个小缩影了:以为找到爱的人可以战胜孤独而幸福地生活,以为不停地挥霍金钱满足肉欲可以填补空虚,以为一生的光荣与别人的赞扬敬畏可以消除寂寞,甚至尝试不接受任何人而独身一世来与孤独和解......光怪陆离的人生,千方百计的尝试,却没有一个人能突破透明塑料罩般的孤独感。
放到现实生活中来谈,近两年由于工作的原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多了,思考自我的时候也多了,越来越能感同身受“人生来孤独,且将与孤独相伴一生”其中的含义。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我们无法得知别人的想法,任何人也无法完全了解与懂得自己。正是这种天然存在的屏障,让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只能与孤独相伴。昨晚刚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躺在床上,脑子里又浮现一个困扰我多年的问题,应该说不算问题,只能算一个无奈的现实:我们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视角上(其实也只能站在自己的视角上)看这个世界,像极了一个电影里面的主角,我们只知道自己的内心活动,只能感知到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所以只能把自己当做主角,去独自感受生活,悲伤和快乐,最后电影的唯一结局 —— 死亡,无论你在这个过程中或悲伤或愤怒或大哭或是快乐得要死,好像都没有一个人 能真正意义上去感受到?甚至不需走到生命的终点,你只需现在静静回想,回望过去那条狭长而弯曲的人生道路,是不是远远一路走来,自始至终都只有你一个人? 我曾经试图向身边的朋友描述这种感受,这种绝望而又无能为力的窒息感,却似乎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到我想表达的感受。直到读到这本书,我确信那是同一种东西。
按常理来说,每读完一本书,无论它是现实主义还是理想主义,传达的是好的还是坏的结局,最后的体会似乎都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如果是乐观的积极的,那要赞扬且学习;如果是悲观的,那要从中吸取到什么教训或是得出规避的经验。很可惜,这本书的感受里没有。孤独是永恒的,是与生俱来的,是无法逃脱的,不管你是伟大光荣还是卑微平凡的一生,它就像一个烙印,永远在身上,疼痛感有时强烈有时微弱,但永远不会消失。或许个体的灭亡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个体孤独感的消失,但纵观整个人类种群而言,孤独是永恒且不可战胜的。
所以我从这本书里获得了什么?没有方法没有答案,只是对于人的孤独与无助,无可逃脱的宿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罢了。今后的日子,那些偶尔压到不能喘息的寂寞与无助仍然会时不时出现,不管我是只身一人还是有人相伴左右,孤独和寂寞会以你想象不到的形式渗透在整个人生旅途中,而我们也只能继续孤独地往前走,直至死亡。
再说说感受之外的,看完这本书后有去看了部分豆瓣书评以及知乎上的部分理解,了解到这本书其中一个伟大之处就是它的叙述方式,它不同于传统小说“起因-冲突-高潮-结局”的结构,而是提前便交代了结局,减少了悬疑感,而希望读者能更专注在意于一些细节。这个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感受到,马孔多这个小镇以及百年家族的最后命运其实在结尾之前有多处地方就有反复提到了。说实话,一开始阅读的时候,还没看到结尾就被作者“剧透”的感觉让我这种读惯了传统小说的人很是气愤,不过随着阅读的推进,因为对结局的知晓,慢慢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每个人物的形象描写上,算是一种目的性削弱地了解人物,也不乏为一种新的阅读体验与乐趣。所以读到最后,所有人物的形象虽然因大量名字重复有点模糊,但看了知乎有人列出的人物关系表时还是能鲜活地罗列在眼前。我觉得我在现在这个时期阅读这本书算是幸运的,要是放在几年前,我估计看个十几页就会被这些重复又拗口的人名搞得头昏脑涨,然后心想这是什么破烂玩意就丢在一边了......不过看这本书其实不必太过于在乎里面重复的人名,大概有个印象其实就能正常读下去。
再看以后有什么时候和心境会再读这本书吧~
139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