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评析(二)---秦

   读《战国策》或秦国历史剧,对于谁对秦国影响大,容易给人以错误的印象,那么对秦朝影响最大的是吕不韦?张仪?白起?王翦?甚至蒙家兄弟吗?读完《战国策.秦策》,回顾秦朝得以累世积淀,最终拿下六国、一统天下,跟秦国早期建立起的国家方向息息相关,国家方向如此之明确,天下人都知道秦国苛政且为虎狼之邦。

商鞅变法

   对秦国影响最深远的第一人,乐帝认为是商鞅。商鞅遇到了明主秦孝公,孝公给予商鞅足够的支持。商鞅制定了严明的律法体系。为秦国方方面面定下了规则,促使秦国的巨轮在律法的发动机下,自由驰骋。国家风貌迥异于其他六国。

   对于重用商鞅,牺牲最大的无疑是商鞅本人,类似国内反腐,抓人或者制定严明立法的商鞅,被赋予无上的权力。这就促使其鲠直办事,不畏强权,甚至连太子老师的鼻子都敢依法割掉,不难想象,商鞅无形中得罪了多少权贵。而一旦孝公去世,新主上位,商鞅功高震主,便被处以车裂之刑,而秦人竟然没有人可怜这个大功臣。

   商鞅虽死,商鞅之法却得以保留,一方面,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强盛之势有目共睹;一方面,距商鞅变法到其处以极刑过了一些年,法律得到了落实,人民习惯了苛政,变法成果才得以保留。历代秦王虽都给“职业经理人”足够放权,但历代秦王都不糊涂,保留商鞅之法,实在没有什么理由让人拒绝。

   再说说牺牲最大的商鞅,可谓秦国为国牺牲第一人。但其经历并不独特,对于轻恩寡义的当权派,能够得以善终最好的办法就是一直把权主政,否则还是给自己留有回旋余地,以免墙倒众人推。水至清则无鱼。

苏秦、张仪出道

    苏秦出道很早,早早的游说秦王发兵攻六国,秦王认为时机不成熟,促使苏秦金钱散尽,在家遭受羞辱,头悬梁、锥刺股便是发生在此时,经过一年钻研《阴符》,苏秦再出山已非昨日之苏秦,一举被赵王委以重任。

   对苏秦来说,被秦王面试,遭受拒绝与冷遇,并不一定表明秦王不识人才,更大的可能是彼时苏秦的解决方案厚度略显不足,说服不了秦王。那钻研的一年,就如乐帝重复考研一样,定是时刻牢记摒弃自己之前不足,将解决方案提供的更具厚度与全面深入。苏秦与乐帝都是幸运的。所以年轻人吃苦,可以成长的更快。

   苏秦的同门张仪便幸运很多,不过初出茅庐的张仪,还没有后期那么狡猾流氓。与司马错的论战,处处显出年少气盛,策略霸气十足。“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这可是刚出道的张仪说出来的话,还记得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吗?”,曹操绝对是抄袭。

   此时血气方刚的张仪并没有争辩过老油条司马错,司马错主张“深筑墙、广积粮”的策略,避免使秦国还未强大,就树敌过多。

   话说回来,曹操虽然存在抄袭,却是对司马错与张仪这段论辩做了精心的糅合。曹操采用“迎天子令诸侯,深筑墙、广积粮”策略。张仪的策略在当时无疑是一步险棋,六国存在相互制衡关系,单纯靠东进,是拿不下天下的,此后张仪恰恰采取了配合东进的游说策略,这真是张仪人生道路的巨大进步。

   说苏秦和张仪出道的故事,意在说明,秦国早期,对东进还是养精蓄锐这个问题,是非常纠结的,两种策略单独来做都不合适,这才有了范雎最后定下远交近攻策略的光辉形象。其实秦国一直在无意识的采取这种策略,范雎的贡献在于推动类似将某个做事方法,上升为国家的主义。

   苏秦和张仪都是早期秦国对外政策的激进派,两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经过政治的洗礼,终于迈开了从学院派到流氓派的步伐,七国大幕也要拉开,真可谓时势造英雄,才有了后期两人纵横捭阖。

卑微的秦王

   秦王可谓战国的大boss,又何谈卑微呢?卑微之处有二:其一、作为个体,带领整个国家不断攻城略地,实在不亦乐乎,一不小心就高潮了。

   齐、秦一并称帝,苏秦劝齐王取消称帝了,秦王受到的劝谏大体类似,还没有帝王之实就不要追求帝王之名,虽然耳根子痛快了,在战国制衡与博弈中很容易成为靶子,引起各诸侯国心理不平衡,进而使国家蒙受损失。

    说到这乐帝想起新三国司马懿的一句话,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当年的袁术,早年如果好好读书,也不会落得到了三国还早早称帝,以至身死国灭的下场。读战国,小三国。所以呢?在大家还没有共同的敌人,在野蛮生长的“战国”博弈阶段,千万不要成为靶子。

    卑微之处的其二,在于在其一的基础上,秦王可以悬崖勒马。秦王拿下宜阳,多少年的东征梦想终于成真,此时秦王心花怒放,说客根据当时国家间战局,详述此时应该放长远看,而不是四面树敌,秦王是卑微的,因为他又被说服了。作为领导者,不去固执己见,而是在现有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的方向,这是秦国大王们独特的魅力。

    顿弱告诉秦王,需要秦王提供万金去见“客户”,分解六国合纵策略。对秦王来说,万金也是肉疼的,但想到可以得到更大利益,秦王还是屈服了。不得不说,顿弱是个优秀的销售,利用万金促使四国入秦朝拜,名将李牧被杀。当然很难计算,顿弱私留了多少。但我们可以总结出一条规律。以小博大的游戏,是每个老板都选择玩的,要想从老板那有所获,首先要创造十倍的价值。这可能是古往今来,做老板最大的动力吧。

离秦的名士

    秦策中有三篇都是关于陈轸,陈轸离开秦国去楚国,张仪进言秦王杀陈轸,因为陈轸泄露国家机密给楚国。遭遇诽谤的陈轸,对自身处境及被诽谤的原因清清楚楚,他没有辩解,而是从家长里短说起,浪子选忠贞的寡妇,而不是之前与自己偷情的寡妇做老婆,意在说明,英雄在哪都会被待见,而卑劣之人,在哪都不能长久的受信任。

   陈轸去了楚国,楚国联合齐国攻打秦国,张仪用600里秦地为名,分化楚、齐联盟,陈轸看透了张仪的诡计,但没有说服见利眼开的楚王,楚国不仅与齐国交恶,还没有得到秦国的土地,此时陈轸只能改进策略,联秦攻齐,楚王为了自己一口气,执意攻秦,几近亡国。

   楚国与齐国交战,站在秦王坐收渔利的角度,说服秦王最好不采取动作,而坐山观虎斗,从而避免了楚国腹背受敌。

   什么样的算名士,将纷繁复杂的战国博弈看的很透彻,又能认清自己所处局势,全身而退,这在整个战国极其少,陈轸算是一个。

   张仪与陈轸所属两方的对抗,虽互有胜负,但从对整个战国战局的分析上,乐帝坚信,陈轸是高一档的。即便陈轸没有张仪在战国名气大。

   除了陈轸,甘茂也是离秦的名士,甘茂遇到苏秦,苏秦帮助甘茂游说齐、秦两国大王,注重表现甘茂的背景,甘茂可以影响国家间力量的对比,攸关双方利益,对于这样的人才,两国都极力争取。苏秦的游说加上两国的表现,使甘茂咸鱼翻身。此时的苏秦,论辩之术已近上乘。

如何面对诽谤

    上面提到,陈轸如何面对诽谤,逃离秦国。秦策里还提到两个人面对诽谤所采取的不同策略。

    应侯用人不当、正害怕被牵连,辩士蔡泽去秦国欲取代应侯,应侯拿蔡泽问罪,蔡泽也不矫情,直言就是冲着你的位置来的,但是你想想这还是你的位置吗?接连举出商鞅、白起、吴起、文种等立大功却不得善终的例子,论功劳应侯比不上以上四者,那么为什么还不急流勇退呢?应侯心虚了,待蔡泽为上宾。

    历朝历代,从职业经理人的角度看,权臣是极其容易越位将皇帝拉下马的,而古代帝王毕竟是可怜的孤家寡人,除了握有权力,是没有安全感的,只有权力才能让他相信,除了权力,帝王谁都不敢信任。与当代经理人制度的区别在于,与古代政权不同,现代经理人是有外在法律约束,保证老板的财产权的。正是基于此,蔡泽的论辩才能奏效,伴君如伴虎,每个在皇帝身边的人都应该深有体会。

    姚贾被韩非诽谤,姚贾论辩高明之处在于,非常了解自己被诽谤的原因,同时又能据此,举出史载名人,来反驳自己被诽谤的不合理。结局让人错愕,韩非被杀,伴君如伴虎,诽谤需谨慎。

大产品经理

    至少读秦策,最具传奇色彩的非吕不韦莫属,说其为产品经理,是早年跟父亲交谈中,就定下了资帝王家,回报不可计数的经商之路。从资助子楚、帮子楚认干娘找到政治依靠、到游说赵国放子楚回国、策略上都找对了突破口,同时策略正确,终于促使子楚荣登大位,吕不韦也完成了从商人到丞相的进化。

    在有产品概念,到一步步协调各种力量帮助其完成自己最初的梦想,吕不韦真产品经理也。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