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IS实战系列(七):项目案例篇——从零开始完成一个完整的 GIS 项目

欢迎来到“QGIS实战系列”的最后一期!在前六期中,我们从基础操作到进阶应用逐步掌握了 QGIS 的核心技能。这一篇,我们将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案例——“城市洪水风险评估”,整合所学,带你体验从数据准备到成果输出的全流程。

项目背景

假设我们要评估某区域的城市洪水风险,分析降雨缓冲区内的城市分布和地形特征。这是一个典型的 GIS 应用场景,涉及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和可视化。

第一步:数据准备
  1. 数据来源

    • 城市点ne_50m_populated_places.shpNatural Earth)。
    • 地形数据:DEM 文件(.tif 格式,可从 USGS Earth Explorer 下载)。
    • 降雨点:手动创建几个虚拟降雨点(模拟暴雨中心)。
  2. 加载与检查

    • 用“添加矢量图层”和“添加栅格图层”加载上述数据。
    • 确保坐标系一致(如 WGS84,EPSG:4326)。
  3. 创建降雨点

    • 新建 Shapefile 图层(菜单“图层” > “创建图层” > “新建 Shapefile 图层”),类型为点。
    • 启用编辑模式,添加 3 个点(例如经纬度:(10, 20)、(15, 25)、(20, 22)),保存为 rain_points.shp
第二步:空间分析
  1. 降雨缓冲区

    • 打开“处理工具箱”,运行“缓冲区”工具。
    • 输入图层 = rain_points,距离 = 50 公里,输出为 rain_buffer.shp
  2. 城市筛选

    • 用“裁剪”工具(处理工具箱),以 rain_buffer 裁剪 ne_50m_populated_places,得到受影响的城市(affected_cities.shp)。
  3. 地形坡度

    • 用 SAGA 的“坡度”工具(处理工具箱),输入 DEM,生成坡度图层(slope.tif)。
  4. 流程图示
    用 Mermaid 表示分析流程:

    graph TD
        A[加载城市、地形、降雨点] --> B[创建降雨缓冲区]
        B --> C[裁剪受影响城市]
        C --> D[计算地形坡度]
        D --> E[整合分析结果]
    
第三步:地图可视化
  1. 样式设计

    • 降雨缓冲区:单一符号,填充 = 蓝色半透明,边框 = 深蓝。
    • 受影响城市:分类符号,按 POPULATION 设置点大小(2-10),颜色 = 红色。
    • 坡度图:单波段伪彩色,绿-黄-红表示坡度从小到大。
  2. 添加标签

    • affected_cities 启用标签,字段 = NAME,字体 = 10,带白色缓冲区。
  3. 底图增强

    • 安装 QuickMapServices 插件,添加 OpenStreetMap 底图。
第四步:三维展示与输出
  1. 三维视图

    • 新建三维地图视图,添加 DEM 作为地形,坡度图作为覆盖层。
    • 设置城市点高度(POPULATION / 1000),调整视角。
  2. 打印布局

    • 点击“项目” > “新建打印布局”,添加地图、图例、标题(“城市洪水风险评估”)和比例尺。
    • 导出为 PDF 或图片。
  3. 流程图示
    用 Mermaid 表示可视化与输出流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无名架构师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