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两轮电动车控制板标准剖析
1.1 GB 42296—2022《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第 1 号修改单
2024 年 11 月 1 日实施。明确了禁用车载形式充电器,增加了充电器溯源编码永久性标识要求及相应试验方法,优化了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协调性
1.2 GB 43854—2024《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
2024 年 4 月 25 日发布,2024 年 11 月 1 日实施。在单体电池方面明确了过充电、过放电、外部短路、热滥用、针刺、标志 6 项安全要求;电池组方面明确了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环境安全、热扩散、互认协同充电、数据采集、标志等 7 个方面 22 项安全要求
1.3 GB 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
现行的电动自行车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限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为 25km/h,含电池在内的整车质量为 55kg 以内,电机功率为 400W 以内等,是电动自行车的基础安全标准,其他相关标准如 GB 42295、GB 42296、GB 43854 等都是在其基础上针对电动自行车的不同方面进行细化和规范
1.4 电源要求
两轮电动车控制板常用电源为48V、60V、72V ,48V电源通常由4节12V电池组成,60V由5节组成,72V由6节组成
新国标规定电动自行车电池额定电压不应超过48V,但符合电摩国标的60V和72V电动车也可合规生产销售。不过,私自改装电压会导致车辆合规性受质疑
1.5 控制功能标准
采用成熟稳定控制算法,实现平稳加速、精准控制与快速响应,同时兼顾能量效率和电池寿命,优化不同负载下的性能
控制器需正确处理踏板、刹车、速度等各类传感器输入信号,精准驱动电机按预期速度和方向运转
具备过流保护功能,防止电流过大损坏电机或电池,触发值和恢复机制依电动车实际情况调整
拥有过压保护、欠压保护和短路保护功能,全方位保障异常情况下电动车和骑乘者的安全
1.6 通信接口标准与环境
支持与充电器通信,实现高效充电管理,保障电池合理充电,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能与仪表盘通信,实时反馈电动车运行状态,如速度、电量等信息,方便用户了解车辆情况
可与智能设备通信,实现远程控制、防盗等智能化功能,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和车辆安全性
在湿度高达95%的环境中保持性能稳定,具备良好防水能力,适应户外雨天等潮湿环境
可在- 20℃至50℃甚至更广泛的温度范围正常工作,满足不同地区和季节使用需求
能承受电动车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冲击,保证控制器内部元件连接稳固,不影响正常工作
二 两轮电动车控制板EMC相关问题洞察
2.1 EMC标准解读
ECE R10法规和ISO系列标准适用于低压电路,对两轮电动车控制板的电磁辐射和抗干扰能力有严格要求,确保在公共道路行驶时不对其他电子设备产生干扰 (ECE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
高压电路,虽然标准化处于早期阶段
传导干扰方面,电源线上的传导干扰会导致控制板工作不稳定,影响电机转速控制精度,甚至使电机出现异常抖动或停止运转
辐射干扰 可能干扰周围电子设备正常工作,如干扰手机信号、影响附近无线通信设备等,降低用户体验
控制板稳定性,导致控制信号传输错误,使电机失控,危及骑乘者安全干扰其他电子设备正常运行,在车辆密集区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公共交通系统的电子设备运行
三 传统方案的痛点审视
3.1 降压芯片耐压与成本矛盾
现实中大量超过120V的尖峰浪涌,若选择耐压超过120V的降压芯片,价格会大幅提高,增加产品成本,压缩利润空间
供应链风险,耐压高、质量可靠的以欧美为主
一般在电源端加5.0SMDJ90CA的瞬态抑制二极管,但其钳位电压会超过120V,在应对尖峰浪涌时效果不佳,无法有效保护电路,增加电路故障风险
四 NR5.0SMDJ90CA物料的优势凸显
与传统5.0SMDJ90CA相比,NR5.0SMDJ90CA的IPP(峰值脉冲功率)高20%以上,能承受更大的瞬态能量冲击,在遇到强浪涌时仍能稳定工作,保护电路不受损坏
Vc残压低20V以上,可有效降低电路中的残余电压,减少对其他电子元件的损害,提高电路稳定性和可靠性
解决行业痛点的原理
凭借更高的IPP,NR5.0SMDJ90CA可更好地吸收和消耗尖峰浪涌能量,避免浪涌对降压芯片等元件造成损坏,确保降压芯片在安全电压范围内工作,更低的残压能有效保护电路中的其他敏感元件,降低因电压过高导致元件损坏的概率,延长控制板使用寿命,降低了电路故障风险,减少维修成本,延长控制板使用寿命,为企业节省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浪涌1.2/50,8/20us综合波残压波形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