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结束时候资源的回收

一句话总结:线程创建的时候默认处于joinable状态,此状态线程结束的时候不会自动回收线程资源,需要pthread_join函数来回收;pthread_detach可以讲线程转换为detached状态,子线程运行完成之后可以自行回收资源。

一般情况下,进程中各个线程的运行都是相互独立的,线程的终止并不会通知,也不会影响其他线程,终止的线程所占用的资源也并不会随着线程的终止而得到释放。正如进程之间可以用wait()系统调用来同步终止并释放资源一样,线程之间也有类似机制,那就是pthread_join()函数。

void pthread_exit(void *retval) 
int pthread_join(pthread_t th, void **thread_return)
int pthread_detach(pthread_t th)

pthread_join()的调用者将挂起并等待th线程终止,retval是pthread_exit()调用者线程(线程ID为th)的返回值,如果thread_return不为NULL,则*thread_return=retval。需要注意的是一个线程仅允许唯一的一个线程使用pthread_join()等待它的终止,并且被等待的线程应该处于可join状态,即非DETACHED状态。

如果进程中的某个线程执行了pthread_detach(th),则th线程将处于DETACHED状态,这使得th线程在结束运行时自行释放所占用的内存资源,同时也无法由pthread_join()同步,pthread_detach()执行之后,对th请求pthread_join()将返回错误。

一个可join的线程所占用的内存仅当有线程对其执行了pthread_join()后才会释放,因此为了避免内存泄漏,所有线程的终止,要么已设为DETACHED,要么就需要使用pthread_join()来回收。

 

 

 首先看一下两个函数的定义:

int pthread_join(
             pthread_t tid ,
             void **status
             );
// 参数tid 是希望等待的线程的线程号,status 是指向线程返回值的指针,线程的返回值就是pthread_exit 中的value_ptr 参数,或者是return语句中的返回值。该函数可用于线程间的同步


int pthread_detach( pthread_t pid );

//参数tid 是希望等待的线程的线程号, 把指定的线程转变为脱离状态
一个线程或者是可汇合的(joinable,缺省值),或者是脱离的(detached)。当一个可汇合的线程终止时,它的线程ID和退出状态将留到另一个线程对它调用pthread_join。脱离线程却象守护进程:当它们终止的时,所有相关资源都被释放,我们不能等待它们终止。如果一个线程需要知道另一个线程什么时候终止,那就最好好吃第二个线程的可汇合状态。

    下面 通过例子说明: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define THREAD_NUMBER 2
int retval_hello1= 1, retval_hello2 = 2;

void* hello1(void *arg) 
{    
   char *hello_str = (char *)arg;
   sleep(2);
   printf("%s\n", hello_str);
   pthread_exit(&retval_hello1);
}

void* hello2(void *arg)
{
   char *hello_str = (char *)arg;
   sleep(1);
   printf("%s\n", hello_str);
   pthread_exit(&retval_hello2);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i;
   int ret_val;
   int *retval_hello[2];
   
   pthread_t pt[THREAD_NUMBER];
   const char *arg[THREAD_NUMBER];
   arg[0] = "hello world from thread1";
   arg[1] = "hello world from thread2";
   
   printf("Begin to create threads...\n");
   ret_val = pthread_create(&pt[0], NULL, hello1, (void *)arg[0]);
   if (ret_val != 0 ) {
      printf("pthread_create error!\n");
      exit(1);
   }

   ret_val = pthread_create(&pt[1], NULL, hello2, (void *)arg[1]);
   if (ret_val != 0 ) {
      printf("pthread_create error!\n");
      exit(1);
   }
   
   printf("Begin to wait for threads...\n");   
   for(i = 0; i < THREAD_NUMBER; i++) {
       ret_val = pthread_join(pt[i], (void **)&retval_hello[i]);
       if (ret_val != 0) {
          printf("pthread_join error!\n");
      exit(1);
       } else {
          printf("return value is %d\n", *retval_hello[i]);
       }
   }
   printf("Now, the main thread returns.\n");
   return 0;
}

执行结果为:

Begin to create threads...
Begin to wait for threads...
hello world from thread2
hello world from thread1
return value is 1
return value is 2
Now, the main thread returns.

线程1,2的执行顺序可以通过sleep来调节,但是主线程必须在子线程完成之后才能执行,即打印”Now, the main thread returns.“。此外,因为调用pthread_join()的顺序,必定是线程1先执行“return value is xx”,不管线程2是否先执行完。

下面修改pthread_join为pthread_detach(),代码为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define THREAD_NUMBER 2
int retval_hello1= 1, retval_hello2 = 2;

void* hello1(void *arg) 
{    
   char *hello_str = (char *)arg;
   sleep(2);
   printf("%s\n", hello_str);
   pthread_exit(&retval_hello1);
}

void* hello2(void *arg)
{
   char *hello_str = (char *)arg;
   sleep(1);
   printf("%s\n", hello_str);
   pthread_exit(&retval_hello2);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i;
   int ret_val;
   int *retval_hello[2];
   
   pthread_t pt[THREAD_NUMBER];
   const char *arg[THREAD_NUMBER];
   arg[0] = "hello world from thread1";
   arg[1] = "hello world from thread2";
   
   printf("Begin to create threads...\n");
   ret_val = pthread_create(&pt[0], NULL, hello1, (void *)arg[0]);
   if (ret_val != 0 ) {
      printf("pthread_create error!\n");
      exit(1);
   }

   ret_val = pthread_create(&pt[1], NULL, hello2, (void *)arg[1]);
   if (ret_val != 0 ) {
      printf("pthread_create error!\n");
      exit(1);
   }
   
   printf("Begin to wait for threads...\n");   
   for(i = 0; i < THREAD_NUMBER; i++) {
       ret_val = pthread_detach(pt[i]);
       if (ret_val != 0) {
          printf("pthread_join error!\n");
      exit(1);
       }
   }
   printf("Now, the main thread returns.\n");
   return 0;
}

执行结果为

Begin to create threads...
Begin to wait for threads...
Now, the main thread returns. 
线程1,2没有执行(也可能执行),因为子线程为可分离的,主线程在执行完之后即将进程销毁,资源收回,导致子线程未运行。可以在return 0 语句之前加入sleep(5),这样执行结果为

Begin to create threads...
Begin to wait for threads...
Now, the main thread returns.
hello world from thread2
hello world from thread1 
所以,pthread_join()会挂起父线程,直至子线程完成才可以执行后面的代码,此外,一个PTHREAD_CREATE_JOINABLE状态的子线程不会自动释放该线程的内存资源,包括线程描述符和其使用的栈;而主线程调用pthread_detach()时,无需等待子线程的完成,它可以立即执行后面的代码,当然,也有可能主线程执行完之后销毁进程,导致子线程未能执行,此外,一个PTHREAD_CREATE_DETACH状态的子线程拥有自我回收内存资源的功能。

 

二、线程处于两种状态下,退出时(也就是调用pthread_exit()函数)。对资源的释放情况。

/******************************************

通过查看线程号,判断。线程退出时,是否释放了资源

**********************************************/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dio.h>
#include<pthread.h>
#include<unistd.h>

void *print_msg_fun(void *ptr)
{
 //pthread_detach(pthread_self());

/*保留此句表示线程处于 分离, 注释掉表示线程处于非分离*/
 printf("%d\n",pthread_self());


 pthread_exit(NULL);
}

int main()
{
 pthread_t th;

/*1  创建线程*/ 
 while(1)
 {
  if( 0 != (pthread_create(&th,NULL,print_msg_fun,NULL)))
  {
   perror("create th1");
   return;
  }

  sleep(3);
  printf("%d\n",th);
 }

}

通常是主线程使用pthread_create()创建子线程以后,一般可以调用pthread_detach(threadid)分离刚刚创建的子线程,这里的threadid是指子线程的threadid;如此以来,该子线程止时底层资源立即被回收;
    被创建的子线程也可以自己分离自己,子线程调用pthread_detach(pthread_self())就是分离自己,因为pthread_self()这个函数返回的就是自己本身的线程ID;

一个可join的线程所占用的内存仅当有线程对其执行了pthread_join()后才会释放,因此为了避免内存泄漏,所有线程的终止,要么已设为DETACHED,要么就需要使用pthread_join()来回收。

  • 1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线程概念 什么是线程 LWP:light weight process 轻量级的进程,本质仍是进程(在Linux环境下) 进程:独立地址空间,拥有PCB 线程:也有PCB,但没有独立的地址空间(共享) 区别:在于是否共享地址空间。 独居(进程);合租(线程)。 Linux下: 线程:最小的执行单位 进程:最小分配资源单位,可看成是只有一个线程的进程。 Linux内核线程实现原理 类Unix系统中,早期是没有“线程”概念的,80年代才引入,借助进程机制实现出了线程的概念。因此在这类系统中,进程和线程关系密切。 1. 轻量级进程(light-weight process),也有PCB,创建线程使用的底层函数和进程一样,都是clone 2. 从内核里看进程和线程是一样的,都有各自不同的PCB,但是PCB中指向内存资源的三级页表是相同的 3. 进程可以蜕变成线程 4. 线程可看做寄存器和栈的集合 5. 在linux下,线程最是小的执行单位;进程是最小的分配资源单位 察看LWP号:ps –Lf pid 查看指定线程的lwp号。 三级映射:进程PCB --> 页目录(可看成数组,首地址位于PCB中) --> 页表 --> 物理页面 --> 内存单元 参考:《Linux内核源代码情景分析》 ----毛德操 对于进程来说,相同的地址(同一个虚拟地址)在不同的进程中,反复使用而不冲突。原因是他们虽虚拟址一样,但,页目录、页表、物理页面各不相同。相同的虚拟址,映射到不同的物理页面内存单元,最终访问不同的物理页面。 但!线程不同!两个线程具有各自独立的PCB,但共享同一个页目录,也就共享同一个页表和物理页面。所以两个PCB共享一个地址空间。 实际上,无论是创建进程的fork,还是创建线程的pthread_create,底层实现都是调用同一个内核函数clone。 如果复制对方的地址空间,那么就产出一个“进程”;如果共享对方的地址空间,就产生一个“线程”。 因此:Linux内核是不区分进程和线程的。只在用户层面上进行区分。所以,线程所有操作函数 pthread_* 是库函数,而非系统调用。 线程共享资源 1.文件描述符表 2.每种信号的处理方式 3.当前工作目录 4.用户ID和组ID 5.内存地址空间 (.text/.data/.bss/heap/共享库) 线程非共享资源 1.线程id 2.处理器现场和栈指针(内核栈) 3.独立的栈空间(用户空间栈) 4.errno变量 5.信号屏蔽字 6.调度优先级 线程优、缺点 优点: 1. 提高程序并发性 2. 开销小 3. 数据通信、共享数据方便 缺点: 1. 库函数,不稳定 2. 调试、编写困难、gdb不支持 3. 对信号支持不好 优点相对突出,缺点均不是硬伤。Linux下由于实现方法导致进程、线程差别不是很大。 线程控制原语 pthread_self函数 获取线程ID。其作用对应进程中 getpid() 函数。 pthread_t pthread_self(void); 返回值:成功:0; 失败:无! 线程ID:pthread_t类型,本质:在Linux下为无符号整数(%lu),其他系统中可能是结构体实现 线程ID是进程内部,识别标志。(两个进程间,线程ID允许相同) 注意:不应使用全局变量 pthread_t tid,在子线程中通过pthread_create传出参数来获取线程ID,而应使用pthread_self。 pthread_create函数 创建一个新线程。 其作用,对应进程中fork() 函数。 int pthread_create(pthread_t *thread, 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 void *(*start_routine) (void *), void *arg); 返回值:成功:0; 失败:错误号 -----Linux环境下,所有线程特点,失败均直接返回错误号。 参数: pthread_t:当前Linux中可理解为:typedef unsigned long int pthread_t; 参数1:传出参数,保存系统为我们分配好的线程ID 参数2:通常传NULL,表示使用线程默认属性。若想使用具体属性也可以修改该参数。 参数3:函数指针,指向线程主函数(线程体),该函数运行结束,则线程结束。 参数4:线程主函数执行期间所使用的参数。 在一个线程中调用pthread_create()创建新的线程后,当前线程从pthread_create()返回继续往下执行,而新的线程所执行的代码由我们传给pthread_create的函数指针start_routine决定。star
├─第一阶段 │      源码+ppt.rar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01讲、课程大纲及主要内容介绍.wmv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02讲、简单介绍什么是线程.wmv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03讲、创建并启动线程.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04讲、线程生命周期以及start方法源码剖析.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05讲、采用多线程方式模拟银行排队叫号.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06讲、用Runnable接口将线程的逻辑执行单元从控制中抽取出来.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07讲、策略模式在Thread和Runnable中的应用分析.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08讲、构造Thread对象你也许不知道的几件事.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09讲、多线程与JVM内存结构的关系,虚拟机栈实验.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10讲、Thread构造函数StackSize详细讲解.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11讲、Thread构造函数StackSize详细讲解-续.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12讲、Daemon线程的创建以及使用场景分析.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13讲、线程ID,优先级讲解.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14讲、Thread的join方法详细介绍,结合一个典型案例.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15讲、Thread中断Interrupt方法详细讲解.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16讲、采用优雅的方式结束线程生命周期.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17讲、Thread API综合实战,编写ThreadService实现暴力结束线程的综合实战.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18讲、数据同步的引入与Synchronized的简单介绍.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19讲、结合jconsole,jstack以及汇编指令认识synchronized关键字.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20讲、同步代码块以及同步方法之间的区别和关系.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21讲、通过实验分析This锁的存在.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22讲、通过实验分析Class锁的存在.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23讲、多线程死锁分析,案例介绍.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24讲、线程间通信快速入门,使用wait和notify进行线程间的数据通信.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25讲、多Produce多Consume之间的通讯导致出现程序假死的原因分析.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26讲、多线程下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以及详细介绍notifyAll方法.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27讲、wait和sleep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深入分析(面试常见问题).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28讲、线程生产者消费者的综合实战结合Java8语法.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29讲、如何实现一个自己的显式锁Lock精讲上.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30讲、如何实现一个自己的显式锁Lock精讲下(让锁具备超时功能).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31讲、如何给你的应用程序注入钩子程序,Linux下演示.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32讲、如何捕获线程运行期间的异常.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33讲、ThreadGroup API介绍之一.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34讲、ThreadGroup API介绍之二.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35讲、线程池原理与自定义线程池.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36讲、自定义个简单的线程池并且测试.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37讲、给线程池增加拒绝策略以及停止方法.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38讲、给线程池增加自动扩充线程数量,以及闲时自动回收的功能.mp4 │      高并发编程第一阶段39讲、课程结束,内容回顾,下季内容预告.mp4 │ ├─第二阶段 │       Java并发编程.png │       ppt+源码.rar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01讲、课程大纲及主要内容介绍.wmv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02讲、介绍四种Singleton方式的优缺点在多线程情况下.wmv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03讲、介绍三种高效优雅的Singleton实现方式.wmv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04讲、多线程的休息室WaitSet详细介绍与知识点总结.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05讲、一个解释volatile关键字作用最好的例子.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06讲、Java内存模型以及CPU缓存不一致问题的引入.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07讲、CPU以及CPU缓存的结构,解决高速缓存一致性问题的两种方案介绍.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08讲、并发编程的三个重要概念,原子性,可见性,有序性.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09讲、指令重排序,happens-before规则精讲.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10讲、volatile关键字深入详解.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11讲、volatile关键字总结.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12讲、观察者设计模式介绍.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13讲、使用观察者设计模式观察线程的生命周期.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14讲、单线程执行设计模式,有一个门,始终只能一个人通过-上.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15讲、单线程执行设计模式,有一个门,始终只能一个人通过-下.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16讲、多线程读写锁分离设计模式讲解-上.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17讲、多线程读写锁分离设计模式讲解-中.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18讲、多线程读写锁分离设计模式讲解-下.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19讲、多线程不可变对象设计模式Immutable-上.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20讲、多线程不可变对象设计模式Immutable-下.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21讲、多线程Future设计模式详细介绍-上.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22讲、多线程Future设计模式详细介绍-下.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23讲、第二阶段课程答疑学员问题.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24讲、Guarded Suspension设计模式-上.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25讲、Guarded Suspension设计模式-下.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26讲、ThreadLocal使用详解,深入原理介绍.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27讲、多线程运行上下文设计模式介绍.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28讲、使用ThreadLocal重新实现一个上下文设计模式.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29讲、多线程Balking设计模式-上.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30讲、多线程Balking设计模式-下.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31讲、多线程Producer and Consumer设计模式.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32讲、多线程Count Down设计模式.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33讲、多线程Thread-Per-Message设计模式.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34讲、多线程Two Phase Termination设计模式-上.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35讲、多线程Two Phase Termination设计模式-下.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36讲、多线程Worker-Thread设计模式-上.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37讲、多线程Worker-Thread设计模式-上.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38讲、多线程Active Objects设计模式(接受异步消息的主动对象)-上.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39讲、多线程Active Objects设计模式(接受异步消息的主动对象)-中.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40讲、多线程Active Objects设计模式(接受异步消息的主动对象)-下.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41讲、多线程设计模式内容回顾与总结.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42讲、ClassLoader课程大纲介绍.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43讲、类加载的过程以及类主动使用的六种情况详细介绍.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44讲、被动引用和类加载过程的练习巩固训练题.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45讲、ClassLoader加载阶段发生的故事.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46讲、ClassLoader链接阶段(验证,准备,解析)过程详细介绍.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47讲、ClassLoader初始化阶段详细介绍clinit.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48讲、JVM内置三大类加载器的详细介绍.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49讲、自定义类加载器ClassLoader顺便问候了一下世界.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50讲、ClassLoader父委托机制详细介绍.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51讲、加密解密类加载实战演示.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52讲、加密解密类加载实战演示-续.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53讲、ClassLoader打破双父亲委托机制,重写loadClass实战练习.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54讲、ClassLoader命名空间,运行时包,类卸载详细介绍.mp4 │       高并发编程第二阶段55讲、线程上下文类加载器以及数据库驱动案例分析.mp4 │       └─第三阶段        Java并发编程.png        Java高并发第三阶段(JUC).png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01讲 AtomicInteger多线程下测试讲解.mkv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02讲 AtomicInteger API详解,以及CAS算法详细介绍.mkv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03讲 利用CAS构造一个TryLock自定义显式锁.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04讲 利用CAS构造一个TryLock自定义显式锁-增强并发情况下.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05讲 AtomicBoolean源码分析.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06讲 AtomicLong源码分析.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07讲 AtomicReference详解,CAS算法带来的ABA问题详解.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08讲 AtomicStampReference详解,解决CAS带来的ABA问题.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09讲 AtomicIntegerArray,AtomicLongArray,AtomicReferenceArray讲解.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10讲 AtomicIntegerFieldUpdater,AtomicLongFieldUpdater,AtomicReferenceFieldUpdater讲解.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11讲 AtomicXXXFieldUpdater源码分析及使用场景分析.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12讲 sun.misc.Unsafe介绍以及几种Counter方案性能对比.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13讲 一个JNI程序的编写,通过Java去调用C,C++程序.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14讲 Unsafe中的方法使用,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Unsafe.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15讲 Unsafe背后的汇编指令,牛逼男人背后的女人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16讲 CountDownLatch经典案例讲解-上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17讲 CountDownLatch经典案例讲解及API精讲-中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18讲 CountDownLatch经典案例讲解如何给离散平行任务增加逻辑层次关系-下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19讲 CyclicBarrier工具的使用场景介绍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20讲 CyclicBarrier vs CountDownLatch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21讲 Exchanger工具的使用以及常见问题分析-上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22讲 Exchanger工具的使用以及常见问题分析-下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23讲 Semaphore工具的介绍以及借助于Semaphore构造一个Lock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24讲 Semaphore工具API详细介绍-上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25讲 Semaphore工具API详细介绍-下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26讲 Lock&ReentrantLock详细讲解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27讲 ReadWriteLock&ReentrantReadWriteLock详细讲解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28讲 Condition初步使用,提出几个疑问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29讲 关于Condition疑问的几个小实验,对比Wait&Notify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30讲 使用Condition实现一个多线程下的Producer-Consumer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31讲 JDK8-StampedLock详细介绍-上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32讲 JDK8-StampedLock详细介绍-下.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33讲 ForkJoin框架之RecursiveTask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34讲 ForkJoin框架之RecursiveAction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35讲 Phaser工具的实战案例使用第一部分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36讲 Phaser工具的实战案例使用第二部分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37讲 Phaser工具的实战案例使用第三部分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38讲 Executor&ExecutorService讲解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39讲 ThreadPoolExecutor七大构造参数详细讲解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40讲 ThreadPoolExecutor关闭(很重要)精讲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41讲 newCache&newFixed&single ExecutorService详解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42讲 newWorkStealingPool ExecutorService详解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43讲 Scheduler的前奏Timer&Linux Crontab & quartz比较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44讲 ExecutorService API详细讲解-上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45讲 ExecutorService 四大内置拒绝策略深入探究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46讲 ExecutorService API详细讲解-中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47讲 ExecutorService API详细讲解-下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48讲 Future&Callable详细讲解-上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49讲 Future&Callable详细讲解-下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50讲 CompletionService详细介绍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51讲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详细讲解-上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52讲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详细讲解-下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53讲 知识回顾与串联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54讲 课程问题答疑,ExecutorService中的陷阱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55讲 CompletableFuture的使用精讲(体验)-1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56讲 CompletableFuture的使用精讲(构建)-2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57讲 CompletableFuture的使用精讲(熟练)-3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58讲 CompletableFuture的使用精讲(深入)-4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59讲 CompletableFuture的使用精讲(掌握)-5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60讲 LinkedList和有序LinkedList的实现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61讲 跳表数据结构的Java实现-1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62讲 跳表数据结构的Java实现-2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63讲 跳表数据结构的Java实现(解决Bug)-3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64讲 ArrayBlockingList详细讲解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65讲 PriorityBlockingQueue详细讲解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66讲 LinkedBlockingQueue详细讲解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67讲 SynchronousQueue详细讲解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68讲 DelayQueue详细讲解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69讲 LinkedBlockingDeque详细讲解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70讲 LinkedTransferQueue详细讲解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71讲 七大BlockingQueue的特点总结,可以不用详细看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72讲 ConcurrentHashMap性能测试以及JDK1.7原理讲解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73讲 ConcurrentHashMap性能测试以及JDK1.8原理讲解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74讲 ConcurrentSkipListMap详细讲解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75讲 ConcurrentSkipListMap vs ConcurrentHashMap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76讲 ConcurrentLinkedQueue&ConcurrentLinkedDeque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77讲 CopyOnWriteArrayList&CopyOnWriteArraySet源码分析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78讲 ConcurrentLinkedList vs CopyOnWriteArrayList vs SynchronizedList性能对比_.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79讲 实现一个高并发的无锁队列(Lock-Free).mp4        高并发编程第三阶段80讲 总结与回顾,闲聊与感谢.mp4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