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SCAN原理及matlab仿真代码

DBSCAN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适用于处理任意形状的数据集,尤其适合稠密非凸样本。它通过核心对象、密度直达和密度可达的概念来定义聚类,并能发现异常点。算法流程包括寻找核心对象、扩展簇等步骤,对参数(ϵ, MinPts)敏感,需要适当调整。提供的MATLAB代码展示了DBSCAN的应用。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本文原理转自

https://www.cnblogs.com/pinard/p/6208966.html

  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是一种很典型的密度聚类算法,和K-Means,BIRCH这些一般只适用于凸样本集的聚类相比,DBSCAN既可以适用于凸样本集,也可以适用于非凸样本集。下面我们就对DBSCAN算法的原理做一个总结。

1.密度聚类原理

  DBSCAN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这类密度聚类算法一般假定类别可以通过样本分布的紧密程度决定。同一类别的样本,他们之间的紧密相连的,也就是说,在该类别任意样本周围不远处一定有同类别的样本存在。

  通过将紧密相连的样本划为一类,这样就得到了一个聚类类别。通过将所有各组紧密相连的样本划为各个不同的类别,则我们就得到了最终的所有聚类类别结果。

2.DBSCAN密度定义

  在上一节我们定性描述了密度聚类的基本思想,本节我们就看看DBSCAN是如何描述密度聚类的。DBSCAN是基于一组邻域来描述样本集的紧密程度的,参数(ϵ, MinPts)用来描述邻域的样本分布紧密程度。其中,ϵ描述了某一样本的邻域距离阈值,MinPts描述了某一样本的距离为ϵ的邻域中样本个数的阈值。
  假设我的样本集是D=(x1,x2,…,xm),则DBSCAN具体的密度描述定义如下:
  1) ϵ-邻域:对于xj∈D,其ϵ-邻域包含样本集D中与xj的距离不大于ϵ的子样本集,即Nϵ(xj)={xi∈D|distance(xi,xj)≤ϵ}, 这个子样本集的个数记为|Nϵ(xj)|
  2) 核心对象:对于任一样本xj∈D,如果其ϵ-邻域对应的Nϵ(xj)至少包含MinPts个样本,即如果|Nϵ(xj)|≥MinPts,则xj是核心对象。
  3)密度直达:如果xi位于xj的ϵ-邻域中,且xj是核心对象,则称xi由xj密度直达。注意反之不一定成立,即此时不能说xj由xi密度直达, 除非且xi也是核心对象。
  4)密度可达:对于xi和xj,如果存在样本样本序列p1,p2,…,pT满足p1=xi,pT=xj, 且pt+1由pt密度直达,则称xj由xi密度可达。也就是说,密度可达满足传递性。此时序列中的传递样本p1,p2,…,pT−1均为核心对象,因为只有核心对象才能使其他样本密度直达。注意密度可达也不满足对称性,这个可以由密度直达的不对称性得出。
  从下图可以很容易看出理解上述定义,图中MinPts=5,红色的点都是核心对象,因为其ϵ-邻域至少有5个样本。黑色的样本是非核心对象。所有核心对象密度直达的样本在以红色核心对象为中心的超球体内,如果不在超球体内,则不能密度直达。图中用绿色箭头连起来的核心对象组成了密

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可以自动发现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密集区域,并将离群点视为噪声。 以下是在MATLAB中实现DBSCAN聚类算法的示例代码和数据: ```matlab % 初始化数据 data = [rand(100,2)*0.5; rand(100,2)*0.5+0.5]; data = [data; rand(20,2)*0.5+0.25, rand(20,1)*0.5]; % 设置算法参数 epsilon = 0.1; % 邻域半径 minPts = 5; % 邻域最小样本数 % DBSCAN算法 labels = dbscan(data, epsilon, minPts); % 可视化结果 gscatter(data(:,1), data(:,2), labels) xlabel('X') ylabel('Y') legend('Cluster 1', 'Cluster 2', 'Noise') % 定义DBSCAN函数 function labels = dbscan(data, epsilon, minPts) numPoints = size(data, 1); labels = zeros(numPoints, 1); clusterId = 1; for i = 1:numPoints if labels(i) == 0 if expandCluster(data, labels, i, clusterId, epsilon, minPts) clusterId = clusterId + 1; end end end end function result = expandCluster(data, labels, pointId, clusterId, epsilon, minPts) seeds = regionQuery(data, pointId, epsilon); if length(seeds) < minPts labels(pointId) = -1; % 标记为噪声 result = false; return; else labels(seeds) = clusterId; labels(pointId) = clusterId; while ~isempty(seeds) currentPoint = seeds(1); result = regionQuery(data, currentPoint, epsilon); if length(result) >= minPts for i = 1:length(result) resultPoint = result(i); if labels(resultPoint) == 0 || labels(resultPoint) == -1 if labels(resultPoint) == 0 seeds(end+1) = resultPoint; end labels(resultPoint) = clusterId; end end end seeds(1) = []; end result = true; end end function result = regionQuery(data, pointId, epsilon) result = []; for i = 1:size(data, 1) if pdist2(data(pointId, :), data(i, :)) <= epsilon result(end+1) = i; end end end ``` 上述代码定义了一个DBSCAN函数,该函数接受数据、邻域半径和邻域最小样本数作为输入,并返回每个样本点的簇标签。数据是一个包含x和y坐标的矩阵,其中前200个样本点属于两个不同的簇,后20个样本点被视为噪声。 执行DBSCAN算法后,将获得每个样本点的簇标签,并使用gscatter函数将聚类结果可视化出来。其中簇标签为正数表示样本点属于某个簇,为-1表示样本点被视为噪声。图中展示了两个簇和噪声点的位置。 希望这个示例可以帮助你理解如何使用MATLAB实现DBSCAN聚类算法,并处理聚类数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