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计算场景下云边端一体化的挑战与实践

本文整理自腾讯云专家工程师王继罗在 2020年12月深圳 Qcon 大会上的分享内容——边缘计算场景下云边端一体化的挑战与实践

边缘计算想必大家都已经听过了,但是如何将业务扩展到边缘,从而实现更大的业务价值呢?

关于这个问题,腾讯云早在几年前就已开始进行思考,并且着手打造了云边端一体化的超融合平台,目的是希望能够让业务可以更容易落地到边缘。

今天,我们就从以下三个部分展开,跟大家分享腾讯云在建设超融合平台时的一些经验:

  •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边缘计算有什么作用、业务落地边缘存在哪些挑战、以及为什么要有云边端一体化;

  •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腾讯云在打造超融合平台时的一些实战经验和进展;

  • 第三部分:介绍 3 个边缘业务落地案例。

云计算发展趋势

提到云计算,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起中心云计算。中心云计算是一种集中式架构,计算资源位于中心机房,由云厂商统一维护。那么,这种模式有什么好处呢?

  1. 业务方不再需要管理底层资源,更能聚焦于业务本身,降低了管理成本;

  2. 业务方可以灵活高效地申请、使用、退还底层资源,从整体上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成本。

而边缘计算,是一种分布式计算,计算资源分散在离数据源比较近的地方,达到就近提供服务的目的。从时间维度上看,边缘计算的发展可以分为 3 个阶段:

  1. **技术形成期,1998 - 2013。**最早可以追溯到内容分发网络(CDN),主要用途把数据缓存在离用户近的位置,达到缩短数据下载时间,提高用户体验的目的。

  2. **快速发展期,2014 - 2017。**由于满足万物互联的需求,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密切关注,各机构纷纷出台相关的白皮书。

  3. 实际落地期,2018 - ? 随着 5G 的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落地场景,进入政府工作指导报告,基本上可以预见边缘计算会开始爆发。

边缘计算有什么用

前面我们讲了边缘计算是什么,有些人就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既然我们已经有了中心云计算,为什么还需要边缘计算?边缘计算能带来什么价值呢?

其实随着技术不断地发展,云计算的范畴已经从中心不断地向边缘扩展,演变成了中心云-边缘云-端设备协同工作的架构模式。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变化呢?**主要是因为需求和场景在不断变化,尤其是许多传统行业在信息化改造过程中提出来更多新需求,如:工业制造、港口物流、交通能源等等。

以智能制造为例,智能制造的本质就是设备智能化、信息化,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是: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指导生产。这带来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1. **高实时性要求

  • 1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