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使用叶脊(leaf-spine)拓扑网络?

本文探讨了三层网络设计存在的瓶颈,并介绍了新兴的叶脊网络拓扑结构。叶脊网络能够解决横向网络连接的传输瓶颈问题,提高网络效率,支持固化配置的交换机,并且能够随着流量增长扩展网络规模。

三层网络设计的结构发展已经很成熟,但leaf-spine (leaf叶节点,spine脊节点)结构越来越热门,网络设计师们应该如何进行选择呢?

尽管三层网络结构应用广泛而且技术成熟,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它的瓶颈也不断涌现,导致越来越多的网络工程师放弃这种结构的网络。那么有什么其他的网络可以代替这种三层结构,答案就是leaf-spine叶脊拓扑网络结构。

随着企业寻求效用的最大化和数据中心的利用率,主流的三层网络拓扑结构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网络拓扑”是指网络设备互联的方式,设备通过既定的协议和连线进行通信和连接。

我们先来看看标准的网络数据中心的拓扑结构,这是一个三层的网络结构:接入层-客户端连接网络;汇聚层-交换机接入;核心层-交换机和路由汇聚并连接内外网络。

传统三层网络结构图

图1. 传统三层网络结构图

这个模型的设计为数据中心的网络拓扑设计提供了可行性依据。这个模型设计图可以扩大为整个网络的拓扑图。重要的是三层模型,这里面包括网络端口的密度和交换机的数量要匹配。结构化布线的要求也可以清晰的看出来,层与层之间的连接是和数据中心的网络拓扑相同的。因此,虽然现实的三层网络增加更多的设备,但原理上和模型图是一致的。

为什么三层网络结构存在短板?

基于性能瓶颈和网络利用率等等的原因,资深的网络设计师都在探索新的数据中心的拓扑结构。

数据中心网络传输模式是不断地改变的。大多数网络都是纵向(north-south)的传输模式---主机与网络中的其它非相同网段的主机通信都是设备-交换机-路由到达目的地。同时,在同一个网段的主机通常连接到同一个交换机,可以直接相互通讯。

n-s网络,纵向网络结构

图2:n-s网络,纵向网络结构

 

n-s网络简化图。数据传输模式

图3:n-s网络简化图。数据传输模式

然而,现代数据中心的计算和存储基础设施,主要网络流量模式从已经不止是单纯的不同网段之间通讯。内外网的通讯、网络段分布在多个接入交换机,要求主机通过网络互连等这些环境。这些网络环境的变化催生了两种技术趋势:网络收敛和虚拟化。

网络收敛:网络结构中,储存网络和通信网络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中。主机和阵列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储存网络来传输,在逻辑拓扑上就像是直接连接的一样。如ISCSI等。

虚拟化:将物理客户端向虚拟客户端转化。虚拟化服务器是未来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它将使网络节点的移动变得非常简单。

横向网络(east-west)在纵向设计的网络拓扑中传输数据会带有传输的瓶颈,因为数据经过了许多不必要的节点(如路由和交换机等设备)。如果网络上主机需要通过高速带宽相互访问,但通过层层的uplink口,会导致潜在的、而且非常明显的性能衰减。三层网络的原始设计更会加剧这种性能衰减,由于生成树协议会防止冗余链路存在环路,双上行链路接入交换机只能使用一个指定的网络接口链接。

e-w网络

图4:e-w网络

虽然增大内部交换层的带宽有助于改善三层结构网络的传输阻塞,但这样受益的只是一个节点。E-W模式中主机之间的的数据传输并非同一时间只是存在两个节点之间。相反,数据中心中的主机之间在任何时间都有数据传输的。因此,增加带宽这种高层本低效率的投资只是治标不治本。

新兴的网络拓扑结构

那么要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层网络结构的这种瓶颈? 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就是在访问层之下增加交换层,两个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直接在这一层完成,从而分流了主干网络的传输。

这种结构就是leaf-spine叶脊拓扑结构,叶脊拓扑结构通过增加一层平行于主干纵向网络结构的横向网络结构,在这层横向结构上增加相应的交换网络,这种生成树模式是三层网络结构无法做到的。

这是类似于传统的三层设计,只是在脊层多个交换设备。在叶脊拓扑结构,所有的链接都是用来转发流量, 也是使用通用的生成树协议,如多连接透明互联协议(TRILL)或者最短路径桥接(SPB)。TRILL和SPB协议转发所有的连接流量,但同样能保持保持一个无环路的网络拓扑结构,类似于路由网络。

图5: 叶脊拓扑结构简化图

叶脊(leaf-spine)拓扑网络的优势

叶脊网络拓扑结构现在事实上是一个标准——供应商的各种以太网产品设计基本都可以应用在这种结构。因为叶脊网络拓扑结构有几个理想的特性,能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

所有横向的主机在网络位置上是平行的。叶脊网络扩大接入和汇聚层。一个主机可以通过叶支交换机(leaf)和另一个叶支交换机上的主机进行通信,而且是独立的通道。这种网络可以大大提高网络的效率,特别是高性能计算集群或高频流量通信设备,

叶脊网络里使用所有的互连链路,是传统的三层设计采用生成树一预防环路协议。如前所述,生成树检测回路,然后在回路的位置进行标记和隔离,以防止形成回路。这意味着,双路接入交换机只能使用两个上行链路其中的一个。而新的代替协议,如SPB和TRILL允许接入设备之间的所有链接都接入网络,使网络规模随着流量增长。

叶脊网络同样支持固化配置的交换机(也就是非管理型交换机)。和传统有可以管理端口数量的模块化插槽的交换机相比,这种交换机只有固定的端口,不过这种交换机的特点是价格便宜。但大量交换机连接着多层结构的三层拓扑结构中,传统交换机还是不可代替的。 叶脊网络允许多个脊交换机(spine)交叉互连,这样能避免叶脊网络所需的大量管理交换机。大部分企业也都抱着少钱多办事的原则,在不必要用管理型交换机的地方,就使用普通非管理型交换机来节省成本。

叶脊网络拓扑结构提供了解决横向网络连接的传输瓶颈,而且提供了高度的扩展性,它几乎能适应所有大中小型数据中心。可以预见,所有企业的IT建设都是走向收敛型和高层次的虚拟化型叶脊网络结构。

叶脊拓扑网络结构的缺点

叶脊拓扑网络结构不可能是完美的。其中一个缺点就是,交换机的增多使得网络规模变大。叶脊拓扑网络结构的数据中心需要按客户端的数量,相应比例的增加交换机和网络设备。随着主机的增加,需要大量的叶交换机(leaf)上行连接到脊交换机(spine)。

图6. 叶脊网络完整图

脊交换机和叶交换机直接的互联需要匹配,一般情况下,叶脊交换机之间的合理带宽比例不能超过3:1。例如,有48个10Gbps速率的客户端在叶交换机上,预计所需的带宽是480Gbps。如果叶层交换机使用4个40Gbps的uplink端口连接脊层交换机,它的带宽就是160Gbps,这样的比例就是3:1,不会超负荷。

在设计叶脊网络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这个带宽的比例关系。

叶脊网络也有明确的布线的要求。叶脊层之间的电缆数量增加是数据中心管理人员面临的挑战,甚至需要用光纤来连接。因为光模块有传输距离远,衰减小的特点,在大型的网络部署中有不可代替的优势。部署数据中心叶脊网络的时候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如客户端数量,带宽需求的大小,距离的远近等等,以便选择是否需要光纤模块。

### 原理 Spine - Leaf网络架构是一种两层数据中心网络拓扑结构,Leaf交换机位于第一层,直接连接服务器,Spine交换机位于第二层,与Leaf交换机全互联。使用EBGP(外部边界网关协议)进行路由交换时,其原理基于BGP的基本工作机制。 EBGP用于在不同自治系统(AS)之间交换路由信息。在Spine - Leaf架构中,每个SpineLeaf交换机可看作属于不同的AS(实际中可通过配置实现)。当Leaf交换机连接到服务器并学习到服务器的子网路由后,会将这些路由信息通过EBGP通告给与之相连的Spine交换机。Spine交换机接收到这些路由信息后,会根据BGP的选路规则(如AS路径、MED值、本地优先级等)选择最佳路径,并将这些路由信息进一步通告给其他与之相连的Leaf交换机。这样,网络中的所有设备都能学习到整个网络的可达性信息。例如,Leaf1学习到服务器A的子网路由,通过EBGP将该路由通告给Spine1,Spine1再将其通告给其他Leaf交换机,使得网络中的其他设备都知道如何到达服务器A的子网。 ### 方法 1. **设备配置** - 为每个SpineLeaf交换机分配唯一的自治系统号(AS号)。例如,Leaf交换机可以分配较小的连续AS号,如Leaf1为AS 65001,Leaf2为AS 65002等;Spine交换机分配另一组连续AS号,如Spine1为AS 65101,Spine2为AS 65102等。 - 在每个设备上启用EBGP进程,并配置与相邻设备的EBGP邻居关系。以下是Cisco设备的示例配置: ```python # 在Leaf1上的配置 router bgp 65001 neighbor <Spine1 IP地址> remote - as 65101 neighbor <Spine1 IP地址> update - source <本地接口IP地址> ``` 2. **路由通告** - Leaf交换机需要将连接的服务器子网路由通告给Spine交换机。可以通过network命令或路由重分发的方式实现。例如,在Leaf1上通告服务器子网10.0.1.0/24: ```python router bgp 65001 network 10.0.1.0 mask 255.255.255.0 ``` 3. **路由策略配置** - 为了控制路由的选择和传播,需要配置路由策略。例如,可以使用BGP的团体属性(Community)来标记特定的路由,然后在其他设备上根据团体属性进行路由过滤。 ```python # 在Spine1上配置路由策略 route - map FILTER - ROUTES permit 10 match community <团体属性值> set local - preference 200 router bgp 65101 neighbor <Leaf1 IP地址> route - map FILTER - ROUTES in ``` ### 相关案例 某大型互联网企业的数据中心采用Spine - Leaf网络架构,使用EBGP进行路由交换。该数据中心有多个机架,每个机架上的服务器通过Leaf交换机连接,Leaf交换机再与Spine交换机全互联。 为了实现不同业务组之间的网络隔离和流量控制,企业为每个业务组分配了不同的AS号。例如,业务组A对应的Leaf交换机为AS 65001,业务组B对应的Leaf交换机为AS 65002,Spine交换机为AS 65100。通过EBGP,Leaf交换机将各自业务组的服务器子网路由通告给Spine交换机,Spine交换机再将这些路由信息传播到整个网络。 同时,企业通过配置BGP路由策略,实现了业务组A和业务组B之间的流量隔离。例如,在Spine交换机上配置路由策略,只允许特定的路由进入业务组A或业务组B的网络。此外,通过配置NAT策略和安全策略,确保了内部业务组网络能够安全地访问公网。
评论 4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