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的三大基本特征:封装、继承、多态

1.封装
封装:隐藏对象的属性和实现细节,仅对外提供公共的访问方式。 类、方法其实也是封装的体现;

好处:将变化隔离;便于使用;提高重用性;安全性。

封装原则:将不需要对外提供的内容都隐藏起来,把属性都隐藏,提供公共方法对其访问。

2.继承
继承:把多个类中相同的内容提取出来,定义到一个类中。然后让这多个类和这个类产生一个关系,使这多个类具备该类的数据了。 这种关系叫:继承。继承是为了重用父类代码。

继承的好处:提高代码的复用性;提高了代码的维护性;让类与类之间产生了一个关系,是多态的前提。

继承的弊端:打破了封装性,对于一些类,或者类中功能,是需要被继承,或者复写的。

继承的特点:java只支持单继承。不支持多继承,但是保留了这种多继承机制,可以多重继承。

不支持多继承的原因:因为当一个类同时继承两个父类时,两个父类中有相同的功能,父类中的方法中存在方法体,那么子类对象调用该功能时,不知道运行哪一个;
但是java支持多重继承。A继承B B继承C C继承D。多重继承的出现,就有了继承体系。体系中的顶层父类是通过不断向上抽取而来的。它里面定义的该体系最基本最共性内容的功能。
所以,一个体系要想被使用,直接查阅该系统中的父类的功能即可知道该体系的基本用法。那么想要使用一个体系时,需要建立对象。建议建立最子类对象,因为最子类不仅可以使用父类中的功能。还可以使用子类特有的一些功能。
即 对于一个继承体系的使用,查阅顶层父类中的内容,创建最底层子类的对象

子父类出现后,类成员特点:

1:成员变量。
当子父类中出现一样的属性时,子类类型的对象,调用该属性,值是子类的属性值。
如果想要调用父类中的属性值,需要使用一个关键字:super
This:代表是本类类型的对象引用。
Super:代表是子类所属的父类中的内存空间引用。
注意:子父类中通常是不会出现同名成员变量的,因为父类中只要定义了,子类就不用在定义了,直接继承过来用就可以了。

2:成员函数。
当子父类中出现了一模一样的方法时,建立子类对象会运行子类中的方法。父类中的方法会·被覆盖掉。这种情况,是函数的另一个特性:覆盖(复写,重写)
什么时候使用覆盖呢?当一个类的功能内容需要修改时,可以通过覆盖来实现。

3:构造函数。
发现子类构造函数运行时,先运行了父类的构造函数。为什么呢?
原因:子类的所有构造函数中的第一行,其实都有一条隐身的语句super();
super(): 表示父类的构造函数,并会调用于参数相对应的父类中的构造函数。而super():是在调用父类中空参数的构造函数。

为什么子类对象初始化时,都需要调用父类中的函数?(为什么要在子类构造函数的第一行加入这个super()?)
因为子类继承父类,会继承到父类中的数据,所以必须要看父类是如何对自己的数据进行初始化的。所以子类在进行对象初始化时,先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这就是子类的实例化过程。

注意:子类中所有的构造函数都会默认访问父类中的空参数的构造函数,因为每一个子类构造内第一行都有默认的语句super();

如果父类中没有空参数的构造函数,那么子类的构造函数内,必须通过super语句指定要访问的父类中的构造函数。

如果子类构造函数中用this来指定调用子类自己的构造函数,那么被调用的构造函数也一样会访问父类中的构造函数。

super()和this() 只能有一个定义在第一行,所以两者只能出现其中一个。

super()和this()都是调用构造函数,构造函数用于初始化,初始化的动作要先完成,所以一定要定义在第一行;

继承的使用:当类与类之间存在所属关系时,才具有继承前提;
所以判断所属关系,可以简单看,如果继承后,被继承的类中的功能,都可以被该子类所具备,那么继承成立。如果不是,不可以继承。

覆盖:
1:子类覆盖父类时,必须要保证,子类方法的权限必须大于等于父类方法权限可以实现继承。否则,编译失败。
2:覆盖时,要么都静态,要么都不静态。 (静态只能覆盖静态,或者被静态覆盖)

3.多态

多 态:对象在不同时刻表现出来的多种状态。是一种编译时期状态和运行时期状态不一致的现象。

多态前提:1.必须要有关系:类与类之间要有继承关系 或者 实现

              2.要有方法的重写。父类引用或者接口的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多态 好处: 提高了程序的可维护性(前提要有继承保证),和扩展性。

多态 弊端:当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时,虽然提高了扩展性,但是只能访问父类中具备的方法,不可以访问子类中特有的方法。(即访问局限性)

多态在子父类中的成员上的体现的特点:

1.成员变量:

在多态中,子父类成员变量同名。

在编译时期:参考的是引用型变量所属的类中是否有调用的成员。(编译时不产生对象,只检查语法错误)

运行时期:也是参考引用型变量所属的类中是否有调用的成员。

简单一句话:无论编译和运行,成员变量参考的都是引用变量所属的类中的成员变量。

2.成员函数 :

普通成员方法可以重写,变量不可以。

编译时期:参考引用型变量所属的类中是否有调用的方法。

运行事情:参考的是对象所属的类中是否有调用的方法。

因为在子父类中,对于一模一样的成员函数,有一个特性:覆盖。

简单一句:成员函数,编译看引用型变量所属的类,运行看对象所属的类。

3,静态函数 :

编译时期:参考的是引用型变量所属的类中是否有调用的成员。
运行时期:也是参考引用型变量所属的类中是否有调用的成员。
因为静态方法,其实不所属于对象,而是所属于该方法所在的类。
调用静态的方法引用是哪个类的引用调用的就是哪个类中的静态方法。

static方法和非static方法的区别
● 生命周期(Lifecycle):
静态方法(Static Method)与静态成员变量一样,属于类本身,在类装载的时候被装载到内存(Memory),不自动进行销毁,会一直存在于内存中,直到JVM关闭。

非静态方法(Non-Static Method)又叫实例化方法,属于实例对象,实例化后才会分配内存,必须通过类的实例来引用。不会常驻内存,当实例对象被JVM 回收之后,也跟着消失。

● 在内存中存储位置

静态方法和静态变量创建后始终使用同一块内存,是连续的。

非静态方法会存在于内存的多个地方,是离散的。

● 效率

静态方法的使用效率比非静态方法的效率高。

● 线程安全

静态方法是共享代码段,静态变量是共享数据段。既然是“共享”就有并发(Concurrence)的问题。

非静态方法是针对确定的一个对象的,所以不会存在线程安全的问题。

● 使用范围

静态方法:⒈ 有静态属性的类,一般会定义静态方法。⒉ 没有属性的类,一般会定义静态方法。⒊ 如果一个方法与他所在类的实例对象无关,那么它就应该是静态的。静态方法可以被继承但是不能被覆盖。

● 总计

如果静态方法在系统中定义太多,会占用大量的资源,最后造成内存溢出,所以静态方法不能滥用。如果从线程安全、性能、兼容性上来看,选用实例化方法为宜。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