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bo码
其性能接近信息理论上能够达到的最好性能,所以在编码理论上是带有革命性的进步。这种码,特别是解码运算,非常复杂,这里只对其基本概念作一简明介绍。
基本原理
由于分组码和卷积码的复杂度随码组长度或约束度的增大按指数规律增长,所以为了提高纠错能力,人们大多不是单纯增大一种码的长度,而是将两种或多种简单的编码组合成复合编码。
Turbo码的编码器在两个并联或串联的分量码编码器之间增加一个交织器,使之具有很大的码组长度,能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得到接近理想的性能。
交织器容量和误码率关系
由此曲线可以看到,交织器容量大时误码率低,这是因为交织范围大可以使交织器输入码元得到更好的随机化。
TCM
网格编码调制(TCM)的基本概念
直接对于已调信号(如:8PSK信号)解码,码元之间的差别是载波相位之差,这个差别是欧氏距离。
两个信号序列的欧氏距离越大,即它们的差别越大,则因干扰造成互相混淆的可能性越小。 图中的信号点代表某个确定相位的已调信号波形。
差错控制方式
差错控制必要性
白噪声引起加性干扰,导致传输信号发生随机错误
衰落引起乘性干扰,导致传输信号发生突发错误
差错控制手段:包括信道编码在内的一切纠正错误的手段
自动重发请求(ARQ)
前向纠错(FEC)
混合纠错(HEC)
自动重发请求(ARQ)
前向纠错(FEC)
混合纠错(HEC)
总结:
以上三种差错控制方式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