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学习

       前言

   我们学习三层的目的,究竟什么是三层?我们为甚要用三层来构建框架?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从学习中找到这些答案。

    三层架构(3-tier architecture) 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我们整个框架应用划分为:界面层(User Interface layer)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数据访问层(Data access layer)。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分层式结构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构。


  定义 (概念性的)

    UI(表现层):主要是指与用户交互的界面。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和显示处理后用户需要的数据。
 
    BLL:(业务逻辑层):UI层和DAL层之间的桥梁。实现业务逻辑。业务逻辑具体包含:验证、计算、业务规则等等。


    DAL:(数据访问层):与数据库打交道。主要实现对数据的增、删、改、查。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提交给业务层,同时将业务层处理的数据保存到数据库。(当然这些操作都是基于UI层的。用户的需求反映给界面(UI),UI反映给BLL,BLL反映给DAL,DAL进行数据的操作,操作后再一一返回,直到将用户所需数据反馈给用户)


  使用环境

    至于我们为甚要使用三层,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并不是所欲的系统都需要三层,完全没必要将简单系统复杂化,人家业务逻辑很简单 ,而且根本没有数据存储层,这样非要建三层那就纯属画蛇添足了。

     能够抽象出逻辑层BLL,有独立的数据存储、UI、业务访问。业务复杂到一定程度,当数据存储到相应数据库或者独立的数据介质。而且数据访问能够脱离业务单独存在,业务能脱离UI单独存在。


  原则

                 DAL只提供基本的数据访问,不包含任何的业务逻辑;UI只负责显示和采集用户操作,不包含任何业务相关的逻辑处理;BLL负责处理业务逻辑。通过获取UI传来的用户指令,执行业务逻辑,在需要访问数据源的时候,直接交个DAL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返回必要数据给UI。

          


  三层的具体表现形式


                                                           

   三层的优点:

    1,结构清晰、耦合度低,

    2,可维护性高,可扩展性高;

    3,利于开发任务同步进行;容易适应需求变化。

    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降低耦合度,并且其中一层发生改变都不会影响其它层。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分层式结构也不可避免具有一些缺陷
    1、降低了系统的性能。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不采用分层式结构,很多业务可以直接造访数据库,以此获取相应的数据,如今却必须通过中间层来完成。
    2、有时会导致级联的修改。这种修改尤其体现在自上而下的方向。如果在表示层中需要增加一个功能,为保证其设计符合分层式结构,可能需要在相应的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中都增加相应的代码。

评论 1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