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9——输入输出系统3(书中重点及习题)

本系列文章是学习了网课《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之后,用以梳理思路而整理的听课笔记及相关思维拓展。本文涉及到的观点均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例题精选

1、解释接口和端口的概念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基本外部设备接口,中间部分是IO接口,连接CPU和外部设备,是一个连接部件。
各种数据信息、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会经过IO接口中对应的寄存器暂存,也就是“数据口”、“状态口”和“控制口”。
这些寄存器称为“端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假设有一个数据采集系统,当输入数据准备好后发出Ready就绪信号,可向CPU送出8位数据。设计一个中断方式的输入接口电路。
以数据输入为例:
①数据采集系统将数据发送至8位寄存器时
②发出Ready信号
③该信号使中断请求触发器置“1”,并向CPU发中断请求INTR
④CPU响应中断,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地址译码输出低、 R D ‾ \overline{RD} RD输出低、M/ I O ‾ \overline{IO} IO低,与门输出低,打开三态门
⑤读取8位数据到CPU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程序查询方式的输入输出系统中,假设每一个查询操作需要100个始终周期,CPU的频率为50MHz。
现在要对鼠标和硬盘进行查询,CPU每秒查30次鼠标,硬盘以32位为字长传输数据,每32位查询一次,传输速率为2MBps。求解CPU对这两个设备查询所花费的时间比率。

CPU每秒钟查询鼠标所花费的始终周期数量:30 * 100 = 3000个时钟周期
CPU的频率为50MHz,每秒50 × 1 0 6 10^6 106 个时钟周期,鼠标查询对CPU的占用比率为:3000 / (50 × 1 0 6 10^6 106 )* 100% = 0.006%
硬盘的传输速率为2MBps,传输32位以后,就会查询一次,那么以这个传输速率,硬盘每秒需要CPU查询的次数为:2MBps / 4B = 512K,每次查询占用的时钟周期数量为100,所以硬盘每秒查询占用的时钟周期数量为:512K * 100 = 52.4 × 1 0 6 10^6 106次,所以硬盘的查询对CPU的时间比率为(52.4 × 1 0 6 10^6 106)/(50 × 1 0 6 10^6 106 )* 100% = 105%,CPU完全不够硬盘查询用的。

4、假设硬盘采用DMA方式与主机交换信息,传输速率依旧为2MBps,但是DMA的初始化和收尾工作分别需要占用1000个时钟周期和500个时钟周期。每次DMA的传输数据长度为4KB,那么在50MHz的处理器上工作,CPU需要使用多少时间比率进行DMA的辅助操作。

4KB数据传输,需要4KB / 2MBps = 0.002秒,也就是,每秒传输1 / 0.002 = 500次数据
在每个4KB数据传输的前后,分别需要1000个时钟周期初始化,500个时钟周期收尾,这部分是由CPU处理的,也就是,每秒CPU需要500 * (1000 + 500) = 75000个时钟周期去处理硬盘的数据传输。
DMA辅助操作占用CPU的时间比率就是:75000 / (50 * 1 0 6 10^6 106)* 100% = 1.5%

5、调用中断服务程序和子程序的区别
中断服务程序是当产生中断事件以后,CPU响应中断,去执行的程序;子程序就是程序执行流程中又去调用另外一个程序。有以下区别:

中断服务程序子程序
除了软中断,一般都是随机的由CALL指令引起,就是你在程序中,调用了另外一个程序,就会生成CALL指令去调用
由硬件向量产生向量地址,再由向量地址找到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子程序调用的子程序入口地址由CALL指令中的地址码给出
需要保护程序断点,但是由中断隐指令完成由CALL指令本身完成
需要对多个同时发生的中断进行裁决一般没有这个问题

重要概念

1、IO接口电路功能
IO接口电路通常具有选址、传送命令、传送数据和反映设备状态的功能。
分别对应设备选择电路、命令寄存器和命令译码器、数据缓冲寄存器和反映设备状态的标记(通常有工作触发器、完成触发器、中断请求触发器和中断屏蔽触发器)。

2、IO与主机交换信息的方式
程序查询方式、程序中断方式、DMA方式、通道方式和IO处理机方式。

3、通过DMA方式和主存之间传递数据
通常使用三种方法使用主存,停止访问主存、周期挪用、DMA和CPU交替访问内存。
DMA数据传送过程可以分为预处理、数据传送和后处理三个阶段。

4、中断过程
一次中断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中断请求、中断判优、中断响应、中断服务和中断返回。
中断服务程序流程
单重中断的执行顺序为:保护现场、设备服务、恢复现场、开中断和中断返回。
多重中断的执行顺序为:保护现场、开中断、设备服务、恢复现场和中断返回。

  • 23
    点赞
  • 2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计算机组成原理模板块容量: 模板块容量是指一个存储芯片中存储单元的数量。在计算机组成原理中,模板块通常是指存储器芯片。存储器芯片中存储单元的数量取决于芯片的物理结构和制造工艺。 常见的存储器芯片有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和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SRAM通常比DRAM速度更快,但是成本更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选用适当的存储器芯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带答案: 1. 什么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答: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是指一种将程序指令和数据存储在同一存储器中,并通过总线进行传输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特点是程序和数据存储在同一存储器中,采用存储程序的方式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2. 什么是指令周期? 答:指令周期是指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间。指令周期包括取指周期、译码周期、执行周期和写回周期等阶段。 3. 什么是中断? 答:中断是指计算机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由于外部事件的发生(如输入输出操作、时钟信号等)而打断原有的程序执行流程,转而去执行与中断事件相关的特殊处理程序的一种机制。 4. 什么是流水线? 答:流水线是指将一个复杂的操作分为多个子操作,并且将这些子操作以一定的次序组织起来,使得每个子操作在不同的处理器件上并行执行,从而提高处理速度和效率的一种技术。 5. 什么是Cache? 答:Cache是指高速缓存存储器,它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存储器层次结构。Cache存储器通常位于CPU和主存储器之间,用于缓存主存中频繁访问的数据和指令,从而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