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自我学习第六章面向对象基础--上

面向对象思想

面向对象思想概述

1、概述

Java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而面向对象思想(OOP)是一种程序设计思想,我们在面向对象思想的指引下,使用Java语言去设计、开发计算机程序。 这里的对象泛指现实中一切事物,每种事物都具备自己的属性行为。面向对象思想就是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过程中,参照现实中事物,将事物的属性特征、行为特征抽象出来,描述成计算机事件的设计思想。 它区别于面向过程思想(POP),强调的是通过调用对象的行为来实现功能,而不是自己一步一步的去操作实现。

2、面向对象与面向过程的区别

面向过程:POP: Process-Oriented Programming

以函数(方法)为最小单位

数据独立于函数之外

以过程,步骤为主,考虑怎么做

面向对象:OOP: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以类/对象为最小单位,类包括:数据+方法

以对象(谁)为主,考虑谁来做,谁能做

面向对象仍然包含面向过程,只不过关注点变了,关注谁来做

程序员的角色:

面向过程:程序员是具体执行者

面向对象:程序员是指挥者

面向对象思想是一种更符合我们思考习惯的思想,它可以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并将我们从执行者变成了指挥者。

例子:把大象装进冰箱

3、面向对象的基本特征

面向对象的语言中,包含了三大基本特征,即封装、继承和多态。

类和对象

环顾周围,你会发现很多对象,比如桌子,椅子,同学,老师等。桌椅属于办公用品,师生都是人类。那么什么是类呢?什么是对象呢?

什么是类

  • :是一类具有相同特性的事物的抽象描述,是一组相关属性行为的集合。可以看成是一类事物的模板,使用事物的属性特征和行为特征来描述该类事物。

现实中,描述一类事物:

  • 属性:就是该事物的状态信息。

  • 行为:就是该事物能够做什么。

举例:小猫。

属性:名字、体重、年龄、颜色。 ​ 行为:走、跑、叫。

什么是对象

  • 对象:是一类事物的具体体现。对象是类的一个实例(对象并不是找个女朋友),必然具备该类事物的属性和行为。

现实中,一类事物的一个实例:一只小猫 。

举例:一只小猫。

属性:tom、5kg、2 years、yellow。 ​ 行为:溜墙根走、蹦跶的跑、喵喵叫。

类与对象的关系

  • 类是对一类事物的描述,是抽象的

  • 对象是一类事物的实例,是具体的

  • 类是对象的模板,对象是类的实体

类的定义和对象的创建

事物与类的对比

现实世界的一类事物:

属性:事物的状态信息。 ​ 行为:事物能够做什么。

Java中用class描述事物也是如此:

成员变量:对应事物的属性成员方法:对应事物的行为

类的定义格式

public class ClassName {
  //成员变量
  //成员方法 
}
  • 定义类:就是定义类的成员,包括成员变量成员方法

  • 成员变量:和以前定义变量几乎是一样的。只不过位置发生了改变。在类中,方法外

  • 成员方法:和以前写的main方法格式类似。只不过功能和形式更丰富了。在类中,方法外。

类的定义格式举例:

public class Person {
  	//成员变量
  	String name;//姓名
    int age;//年龄
    boolean isMarried;
    
    public void walk(){
        System.out.println("人走路...");
    }
    public String display(){
        return "名字是:" + name + ",年龄是:" + age + ",Married:" + isMarried;
    }
}

对象的创建

创建对象:

new 类名()//也称为匿名对象

//给创建的对象命名
//或者说,把创建的对象用一个引用数据类型的变量保存起来
类名 对象名 = new 类名();

类似于:

System.out.println("柴老师年龄是:" + 18);//如果确定只在这里一次性使用,那么可以不用变量保存(#^.^#)

//把18用int类型的age变量保存起来,方便后面使用
int age = 18;
System.out.println("柴老师年龄是:" + age);
System.out.println("宋老师比柴老师大10岁,年龄是:" + (age+10));

那么,对象名中存储的是什么呢?答:对象地址

class Student{
    
}
public class TestStudent{
    //Java程序的入口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new Student());//Student@7852e922
        Student stu = new Student();
        System.out.println(stu);//Student@4e25154f
        
        int[] arr = new int[5];
        System.out.println(arr);//[I@70dea4e
    }
}
//Student和TestStudent没有位置要求,谁在上面谁在下面都可以
//但是如果TestStudent类的main中使用了Student类,那么要求编译时,这个Student已经写好了,不写是不行的
//如果两个类都在一个.java源文件中,只能有一个类是public的

发现学生对象和数组对象类似,直接打印对象名和数组名都是显示“类型@对象的hashCode值",所以说类、数组都是引用数据类型,引用数据类型的变量中存储的是对象的地址,或者说指向堆中对象的首地址。

 

成员变量

1、成员变量的分类

实例变量:也叫对象属性,属于某个对象的,通过对象来使用

类变量:也叫类变量,属于整个类的,不是属于某个实例,后面static部分讲解。

2、如何声明实例变量?

【修饰符】 class 类名{
         【修饰符】 数据类型  属性名;    //属性有默认值
         【修饰符】 数据类型  属性名 = 值; //属性有初始值

说明:属性的类型可以是Java的任意类型,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引用数据类型(类、接口、数组等)

3、如何使用实例变量?

(1)实例变量在本类的实例方法中,直接使用。

class Circle{
    double radius;
    
    public double getArea(){
        return 3.14 * radius * radius;
    }
}

(2)实例变量在其他类的方法中,需要通过“对象名.实例变量"的方式使用

public class TestCirc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ircle c = new Circle();
        System.out.println("c这个圆的半径是:" + c.radius);
        
        //修改c这个圆的半径
        c.radius = 1.2;
        System.out.println("c这个圆的半径是:" + c.radius);
    }
}

4、实例变量的特点

(1)成员变量的默认值

基本类型整数(byte,short,int,long)0
 浮点数(float,double)0.0
 字符(char)'\u0000'
 布尔(boolean)false
 数据类型默认值
引用类型数组,类,接口null

(2)实例变量的值是每个对象独立的

class Circle{
    double radius;
}
public class TestCirc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ircle c1 = new Circle();
        Circle c2 = new Circle();
        System.out.println("c1这个圆的半径是:" + c1.radius);//0.0
        System.out.println("c2这个圆的半径是:" + c2.radius);//0.0
        
        //修改c1这个圆的半径的值
        c1.radius = 1.2;
        System.out.println("c1这个圆的半径是:" + c1.radius);//1.2
        System.out.println("c2这个圆的半径是:" + c2.radius);//0.0        
    }
}

 

5、如何给实例变量赋值?

(1)在声明属性时显式赋值,那么每一个对象创建之后,这个属性就不是默认值,而是这个初始值了

【修饰符】 class 类名{
    【修饰符】 数据类型  属性名 = 值; //属性有初始值
}

代码示例:

class Student{
    String name;
    char gender = '男';//显式赋值
}

class TestStud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udent s1 = new Student();
        System.out.println("姓名:" + s1.name);//null
        System.out.println("性别:" + s1.gender);//男
        
        s1.name = "小薇";//修改属性的默认值
        s1.gender = '女';//修改属性的初始值
        System.out.println("姓名:" + s1.name);//小薇
        System.out.println("性别:" + s1.gender);//女
        
        Student s2 = new Student();
        System.out.println("姓名:" + s2.name);//null
        System.out.println("性别:" + s2.gender);//男
    }
}

(2)通过对象为属性赋值

//为对象的属性赋值
对象名.属性名 = 值;

6、实例变量内存图

class Student{
    String name;
    char gender = '男';//显式赋值
}
class TestStud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udent s1 = new Student();
        System.out.println("姓名:" + s1.name);//null
        System.out.println("性别:" + s1.gender);//男
        
        s1.name = "小薇";
        s1.gender = '女';
        System.out.println("姓名:" + s1.name);//小薇
        System.out.println("性别:" + s1.gender);//女
        
        Student s2 = new Student();
        System.out.println("姓名:" + s2.name);//null
        System.out.println("性别:" + s2.gender);//男
    }
}

7、实例变量和局部变量区别

变量根据定义位置的不同,我们给变量起了不同的名字。如下图所示:

  • 在类中的位置不同 重点

    • 实例变量:类中,方法外

    • 局部变量:方法中或者方法声明上(形式参数)

  • 作用范围不一样 重点

    • 实例变量:类中直接用,其他类通过"对象名.实例变量"使用

    • 局部变量:当前方法的作用域中

  • 初始化值的不同 重点

    • 实例变量:有默认值

    • 局部变量:没有默认值。必须先定义,赋值,最后使用

  • 在内存中的位置不同 了解

    • 实例变量:堆内存

    • 局部变量:栈内存

  • 生命周期不同 了解

    • 实例变量:随着对象的创建或者类的加载而存在,随着对象的消失而消失

      • 换句话说,没有创建对象,就不会在堆中分配它的内存,创建一个,分配一个

    • 局部变量:随着方法的调用而存在,随着方法的调用完毕而消失

      • 换句话说,方法没有被调用,该局部变量不会在栈中分配内存,调用一次,分配一次

成员方法

方法的概念

方法也叫函数,是一个独立功能的定义,是一个类中最基本的功能单元。

把一个功能封装为方法的目的是,可以实现代码重用,从而简少代码量。

方法的原则

方法的使用原则:

(1)必须先声明后使用

类,变量,方法等都要先声明后使用

(2)不调用不执行,调用一次执行一次。调用一次,在栈中压入一个方法栈。

成员方法的分类

成员方法分为两类:

  • 实例方法:属于对象的方法,由对象来调用。

  • 静态方法:也叫类方法,属于整个类的,不是属于某个实例,由类名来调用,后面static部分讲解。

定义实例方法的格式详解

1、语法格式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列表:参数类型1 参数名1,参数类型2 参数名, ...... 】){
        方法体;
        【return 返回值;】
}
  • 修饰符: public 目前固定写法,没有学习其他修饰符

  • 返回值类型: 表示方法运行的结果的数据类型,方法执行后将结果返回到调用者

    • 基本数据类型

    • 引用数据类型

    • 无返回值类型:void

  • 方法名:给方法起一个名字,见名知意,能准确代表该方法功能的名字

  • 参数列表:方法内部需要用到其他方法中的数据,需要通过参数传递的形式将数据传递过来,可以是基本数据类型、引用数据类型、也可以没有参数,什么都不写

  • 方法体:特定功能代码

  • return:结束方法,并将方法的结果返回去,

    • 如果返回值类型不是void,方法体中必须保证一定有return 返回值;语句,并且要求该返回值结果的类型与声明的返回值类型一致或兼容。

    • 如果返回值类型为void时,return 后面不用跟返回值,甚至也可以没有return语句。

    • return语句后面就不能再写其他代码了,否则会报错:Unreachable code

2、方法声明的位置必须在类中方法外

正确示例:

类{
    方法1(){
        
    }
    方法2(){
        
    }
}

错误示例:

类{
    方法1(){
        方法2(){  //错误
        
        }
    }
}

实例方法调用

  • 方法调用的位置:在另一个方法中调用。

    正确示例:

    类{
        方法1(){
            调用其他方法;
        }
    }
  • 方法调用的分类:

    • 单独调用,格式如下:

      对象名.方法名(参数);
    • 输出或返回调用,格式如下:

  • System.out.println(对象名.方法名(参数));//直接输出方法调用后的返回值
    ​
    或
    ​
    return 对象名.方法名(参数);//直接返回方法调用后的返回值作为当前方法的返回值
  • 赋值调用,格式如下: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对象名.方法名(参数);

如果实例方法是在本类的另一个实例方法中调用,那么可以省略“对象名.”

class Count {
    /*
    定义计算两个整数和的方法
    返回值类型,计算结果是int
    参数:不确定数据求和,定义int参数.参数又称为形式参数
    */
    public int getSum(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
    定义计算两个整数差的方法
    返回值类型,计算结果是int
    参数:不确定数据求差,定义int参数.参数又称为形式参数
    */
    public int getSubtract(int a, int b){
        return getSum(a,-b);//直接返回getSum(a,-b)方法调用的结果作为getSubtract(a,b)的结果
    }
}

public class Method_Demo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对象
        Count c = new Count();
        
        // 通过单独调用方式调用方法
        c.getSum(3,4);
            
       	// 通过输出调用方式调用方法
        System.out.println(c.getSum(3,4));
        
        // 通过赋值调用方式调用方法
        int sum = c.getSum(3,4);
        System.out.println(sum);
    }
}
  • 形参:在定义方法时方法名后面括号中的变量名称称为形式参数(简称形参),即形参出现在方法定义中。

  • 实参:调用者方法中调用另一个方法时,方法名后面括号中的参数称为实际参数(简称实参),即实参出现在调用者方法中。

总结:

(1)调用时,需要通过方法名来识别调用哪个方法

(2)调用时,需要传“实参”,实参的个数、类型、顺序顺序要与形参列表一一对应

如果方法没有形参,就不需要也不能传实参。

(3)调用时,如果方法有返回值,可以接受或处理返回值结果。

如果方法的返回值类型是void,不需要也不能接收和处理返回值结果。

 

方法调用内存分析

方法不调用不执行,调用一次执行一次,每次调用会在栈中有一个入栈动作,即给当前方法开辟一块独立的内存区域,用于存储当前方法的局部变量的值,当方法执行结束后,会释放该内存,称为出栈,如果方法有返回值,就会把结果返回调用处,如果没有返回值,就直接结束,回到调用处继续执行下一条指令。

栈结构:先进后出,后进先出。

class Test18_Invoke_Memory{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ount c = new Count();
		
		int x = 1;
		int y = 2;
		
		int sum = c.getSum(x,y);
		System.out.println(x + " + " + y + " = " + sum);
	}
}
class Count{
	public int getSum(int a, int b){
		return a + b;
	}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