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指标
特点一:常见的三端稳压调节电源LM317输出范围1.2V-37V,本设计要求0V。
特点二:不用硬件电位器,而使用微控制器调节输出。
2、传统的LM317
直流电源上的 CV是恒压状态,CC是恒流状态。当你接上负载后,电路中电流大于预先设置的电流值时,电源会自动由CV状态变成CC状态。取决于电源的电压、电流设定值及连接到电源的负载的阻值R,对应的规律为:
如果R > (Vset / Iset),电源工作与恒压CV模式
如果R < (Vset / Iset),电源工作与恒流CC模式
LM317也可以用微处理器控制,如图,输入PWM波,取代电位器调节。
蓝色图,LM317恒压CV部分原理,两个晶体管和一个放大器;
红色虚线图,LM317恒流CC部分。
3、本设计使用LT3080、LM134
EEVblog #222 - 实验电源设计 - 2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7596366
4、设计电路
5、产生PWM波
百度知道回答:PWM的意义
简单的说,比如你有5V电源,要控制一灯的亮度,有一个传统办法,就是串联一个可调电阻,改变电阻,灯的亮度就会改变。还有一个办法,就是PWM调节。不用串联电阻,而是串联一个开关。假设在1秒内,有0.5秒的时间开关是打开的,0.5秒关闭,那么灯就亮0.5秒,灭0.5秒。这样持续下去,灯就会闪烁。如果把频率调高一点,比如是1毫秒,0.5毫秒开,0.5毫秒灭,那么灯的闪烁频率就很高。我们知道,闪烁频率超过一定值,人眼就会感觉不到。所以,这时你看不到灯的闪烁,只看到灯的亮度只有原来的一半。同理,如果1毫秒内,0.1毫秒开,0.9毫秒灭,那么,灯的亮度就只有原来的10分之一。这就是PWM的基本原理。
这样的PWM控制方式,在数字控制电路上应用很方便。因为让电脑去控制一个可调电阻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可调电阻还有模拟电路固有的不稳定问题。
PWM历史:从80年代,随着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出现,即既能控制导通也能控制关断的器件出现了。开始发展。
PWM理论依据:采样控制理论,冲量相等但形状不同的窄脉冲作用在惯性环节上时,效果基本相同。
例:供電電壓(藍色)調製為一系列的脈衝產生一個正弦樣磁通密度波形(紅色),在磁路的電磁致動器。平滑的波形由此可以控制的寬度和數目的脈衝調製(每特定週期)?????这个例子实际意义????
PWM波产生方式:1、模拟电路,用载波+比较器;2、数字电路,用寄存器。
参考文献:
1、
2、
3、[图文]PWM技术 - 百度文库 https://wenku.baidu.com/view/69756a7ba8114431b90dd8de.html
4、PWM脉宽调制 - 百度文库 https://wenku.baidu.com/view/d3ab157f5acfa1c7aa00cce3.html?from=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