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到底之龟兔赛跑--Day 3]70后的教育观

为了写今天的blog,我还在网上搜索了很多有关的素材,然后就发现自己迷失了。互联网实在是太丰富了,如果愿意,我能够就随便一个话题写个成千上万字,再贴它几十几百张图片。不过,那样就不再是我写这个系列的本意了。写写我喜欢的作品,并不是要把它写成书评、影评、内容介绍之类的形式,仅仅是写出我与这些书、电影、电视之间的一些缘份和故事罢了。

作为70后的一代人,我想有很多人会和我一样,喜欢郑渊洁的《童话大王》和美国的连续剧《成长的烦恼》。可以这么说,我们对于教育的观点,受这两部作品的影响极为深远。

先说说《童话大王》,郑渊洁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一个人支撑一本杂志20多年,写出了无数孩子们爱看的童话故事,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他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书中随处可见的,郑渊洁对于家长的褒贬、对于老师的嘲讽,对于学校的针砭,对于教育的看法。在我们读书的时候,看到这些文字,自然是深感知音难得啊。

记得我当时写过一篇作文,这样形容自己的老师:我们的老师甘当人梯,让我们踩在他们的肩上。我们的老师甘当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我们。但是,我们的老师却变成了“把自己烧得通红的梯子”,让我们必须抓着、踩着他们往上爬。想来也是深受郑渊洁的影响。

对于应试教育的深恶痛绝,可以说是郑氏童话的一条主线。

再说说《成长的烦恼》,这是一部无可替代的经典,即使是《Friends》,也无法与他媲美。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欣赏它。100多集的片子,值得回忆的情节实在太多了。

给我留下最为深刻印象的,主要是两点,一个是杰森作为爸爸与孩子们谈心。当然,他本来就是心理医生,的确是擅长这个。但是,我真的非常非常的羡慕迈克、卡罗尔和本,他们受到的教育几乎是平等的,几乎是朋友式的,几乎是成人对成人的谈话。我当时一方面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更加平等的对待我,一方面也在心里暗暗的下决心,等到将来我做了爸爸,我一定要像杰森那样。

还有一点,我相信也是《成长的烦恼》的主题之一:成长会让我们发现,我们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也因此越来越能够理解自己的父母。小到一些个性习惯,大到为人处事、思维模式,我们都越来越像我们的父母,“当家才知油盐贵,养儿方知父母恩”,果然如此啊。

贴几张图怀念一下吧: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