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字节crc校验查表法分析

crc校验普遍用于数据传输,串口通信等的检错处理
crc的原理较为简单,但是代码不易理解,此处记录多字节代码crc的计算,如有错误,麻烦各位指出谢谢
单字节的处理比较简单,但是一般不会用到,因为传输往往不会只传1个字节的数据,而是一次传很多字节

crc校验码,是数据对crc多项式进行模二除法最后剩下的余数
如果数据为0xa, crc多项式为0xb, 求得校验码为0xc
即为0xa % 0xb = 0xc,这里的百分号不是真正的百分号,只是我为了方便写的,表示为模二求余
现在想求0xa00 (0xa<<8的值)的校验码,不需要重新计算
有crc(0xa00) = (0xc<<8) %0xb 下面为证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同时,易得 0xaabb %c = (0xaa00 ^ 0xbb )%0xc = 0xaa00%0xc ^ 0xbb%0xc = ((0xaa %0xc) <<8)^(0xbb%0xc)
上面此公式只对数据分块位长大于crc多项式位数的有效,如果crc多项式位数比数据分块位长,则无效,因为crc多项式如果比数据位数长,比如
0xaabb % 0xcccc != (0xaa00 ^ 0xbb )%0xcccc
因为0xaa00求余时,数据一定会影响到0xaa00的低8位,不能像上图一样 直接拉下来拼接求余。真正的crc算法往往都是crc多项式比数据分块位数长,数据总是1个字节1个字节的传输,crc长度一般总会超过1个字节。下面介绍另一种方法。

在上述的基础上,我们就容易理解多字节的crc校验方法了,
比如4字节数据,0xaa,0xbb,0xcc,0xdd
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一个长数据0xaabbccdd,来对crc多项式求余.
求到最后一个字节的数据,得到最后一个字节的数据的crc校验码,就可以当做本次传输的crc校验码
下面探究每一个字节的数据的crc与前一个字节的crc的关系

下面引用这篇博客里的内容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7409662/article/details/120098915

假设数据为B1,B2,B3 这里一个数据是4位,crc多项式是8位 11010101
先对B1的4位求crc校验码,直到B1完全移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可以看到,B2B3数据由最初的0011 1010 变为最后的0001 0001
即B2B3 ^ a1 ^ a2 ^ a3 ^ a4 = B2B3 Xor (a1^a2 ^a3^a4 )= 0001 0001
因此只要求得a1^a2^a3^a4即可求得B2B3经过B1求crc之后的数据值
a1为0000 0000 a2,a3,a4都是B1在求crc校验码时 crc多项式11010101偏移的值
故a2,a3,a4的计算与B2B3的值无关
既然与B2,B3无关,可以把B2,B3直接换成0计算a2,a3,a4,最后用B2B3原值异或a2,a3,a4
引用博客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7409662/article/details/12009891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于B2和B3并不对A的值起作用,因此我将B2,B3的值全变为0
观察此时的计算结果 0010 1011是不是等于A,即a1 xor a2 xor a3 xor a4
请问上图的过程是在算什么?
在B1后添加m个0,再对多项式进行除法运算,这就是对B1求CRC校验值啊!!!
也就是说如果要每次移动4bit,求其对应的表也就是算出这16个数对应的crc校验值:0000~1111

即a1^a2^a3^a4 = B1的crc校验值 = 0010 1011
B2B3 = B2B3原数据 ^B1的crc校验值=0011 1010 ^ 0010 1011 = 0001 0001

B2 = 0011 ^(B1的crc的高4位) = 0011 ^ 0010 = 0001
我们想求B2之后的crc检验值
假设数据为B1B2
注意,是只求B2之后的crc校验值,,后面补0
首先经过B1的crc计算后数据变为 0001 1011
B2的数据变为0001 即B2 = B2^(B1的crc的高4位)
B2之后的数据变为B1的crc的低4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011是B1的crc的低4位
此时求B2的crc,相当于求 (0001的crc) ^ 101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后得到的crc(B2) = 0110 0101
= crc(0001) ^ 1011 = crc(B2^(B1的crc的高4位))^( B1的crc的低4位)

B2受B1的影响,crc(B2) = crc(B2^(B1的crc的高4位))^( B1的crc的低4位)
如果数据为0XB1B2B3B4B5…Bn,则可按此规律一直走下去,先算B1的crc,再算B2受B1影响的crc,再算B3受B2影响的crc,一直走到最后,求出Bn的crc,就相当于求出了0xB1B2B3B4B5…Bn整体的crc

即可得出,4位的crc的求法为:
crc(当前数据^(前一数据的crc的高4位)) ^(前一数据的crc的低4位)
那么8位的crc求法为
crc(当前字节数据^(前一字节的crc的高8位)) ^(前一数据的crc的低8位)

uint16 get_crc16(uint8* data_ptr,uint16 data_len)
uint16 crc16 = 0xffff;
while(data_len > 0)
{
	crc16 = (crc16 << 8) ^ crc_table[*data_ptr ^ (uint8)(crc16 >> 8)];
	data_ptr++;
	len--;
}

crc的初始值为什么是0xFFFF而不是0x0000,是因为有的数据开始有很多个0,如果crc初始值为0,那么数据开始的0多一个或少一个都没有差别,因为计算crc校验码时,遇到0直接移位不计算,而是0xffff时,数据会取反 0x0000^data = data,0xffff^data = ~data
所以crc初始值为0xffff时,最后的crc要取反
个人理解如此,如有错误,麻烦各位指出,谢谢

参考博客

https://blog.csdn.net/xinyuan510214/article/details/80104356 (最详细)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7409662/article/details/120098915
https://blog.csdn.net/zhaojia92/article/details/116886307
https://www.cnblogs.com/esestt/archive/2007/08/09/848856.html

crc8校验的原理,程序和检验软件 CRC即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是数据通信领域中最常用的一种差错校验码,其特征是信息段和校验段的长度可以任意选定。 CRC校验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例如我们要发送一些数据(信息段),为了避免一些干扰以及在接收端的对读取的数据进行判断是否接受的是真实的数据,这时我们就要加上校验数据(即CRC校验码),来判断接收的数据是否正确。在发送端,根据要传送的k位二进制码序列,以一定的规则(CRC校验有不同的规则。这个规则,在差错控制理论中称为“生成多项式”。)产生一个校验用的r位校验码(CRC码),附在原始信息后边,构成一个新的二进制码序列数共k+r位,然后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根据信息码和CRC码之间所遵循的规则(即与发送时生成CRC校验码相同的规则)进行检验,校验采用计算机的模二除法,即除数和被除数(即生成多项式)做异或运算,进行异或运算时除数和被除数最高位对齐,进行按位异或运算,若最终的数据能被除尽,则传输正确;否则,传输错误。 CRC8即最终生成的CRC校验码为1字节,其生成多项式,生成多项式为g(x)=x8+x5+x4+1,相当于g(x)=1•x8+0•x7+0•x6+1•x5+1•x4+0•x3+0•x2+0•x1+1•x0,即对应的二进制数为100110001。 CRC8校验算法: 1.CRC8校验的一般性算法: 例如: 信息段代码为: 00000001 00000010 ———— 对应m(x)=x8+x 生成多项式为:g(x)=x8+x5+x4+1 ———— 对应g(x)的二进制代码为:100110001 现在我们将要对2字节数据0x0102生成CRC8校验码,并最终将生成的1字节CRC校验码跟在0x0102的后面,即 0x01 02 ##,(##即8为CRC码),最终生成的3字节数据就是经CRC8校验生成的数据。 先计算x8m(x)=x16+x9,对应的2进制数为:100000010 00000000 。可以看到这样运算所得到的结果其实就是将信息段代码的数左移8位。因为最终要将生成的8位CRC8校验码附在信息段的后面,所以要将信息段的数左移8位。最后用x8m(x)得到的二进制数对生成多项式g(x)进行模二运算,最终的余数(其二进制数的位数一定比生成多项式g(x)的位数小)就是所要的CRC8校验码。 100000010 00000000 ^ 100110001 --------------------------- 000110011 00000000 ^ 100110 001 --------------------------- 010101 00100000 ^ 10011 0001 --------------------------- 00110 00110000 ^ 100 110001 --------------------------- 010 11110100 ^ 10 0110001 --------------------------- 00 10010110 对x8m(x)做模二运算取余得10010110(0x96),这个8位的二进制数就是CRC8校验码。所以,经CRC8校验后研发送的数据就是0x010296。 2.CRC8校验在DS18B20中的应用: 以上分析的是常规的CRC8校验方法。在DS18B20中,有两处用到CRC。一是DS18B20的8字节的序列号,最后一字节是前面七个字节CRC码,这是为了保证序列号的唯一性与正确性;另一个是在DS18B20内部9字节的高速温度存储器,其第9字节是前面8个字节CRC校验码,这是为了温度数据传输的正确性。而在DS18B20中生成CRC码所用到的方法不同于常规生成算法,它采用的是逆序CRC信息单元编码算法,该CRC的生成是由DS18B20中的多项式寄存器通过其中所包含的移位寄存器以及异或门对输入该多项式寄存器的每一位二进制数做一定的运算所得到的CRC码(可以查看Maxim官网上DS18B20的应用笔记Note27,专门介绍DS18B20CRC详细生成过程)。在此列举两种DS18B20CRC校验的C程序。
CRC(循环冗余校验)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校验方法,用于检测数据传输或存储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CRC校验查表法是一种高效的CRC计算方法,通过预先计算好的查找表来加速CRC计算过程。 ### CRC校验查表法介绍 1. **基本原理**: - CRC校验通过将数据看作是一个多项式,然后除以一个预定义的生成多项式,最后得到的余数作为校验码。 - 查表法通过预先计算好所有可能的余数,并将这些余数存储在一个查找表中,从而减少计算量。 2. **查找表的生成**: - 查找表的大小通常为256个条目,每个条目对应一个字节(8位)所有可能的余数。 - 生成查找表的过程如下: 1. 初始化一个包含256个条目的数组,所有条目初始值为0。 2. 对于每个可能的字节值(0到255),计算其对应的CRC值,并将其存储在查找表中。 3. **CRC计算过程**: - 将数据分成字节块,逐块计算CRC值。 - 对于每个字节块,使用查找表快速计算CRC值: 1. 将当前CRC值与数据字节进行异或操作。 2. 使用结果作为索引,从查找表中获取新的CRC值。 4. **示例代码**: ```python def generate_crc_table(polynomial): table = [0] * 256 for byte in range(256): crc = byte for bit in range(8): if crc & 1: crc = (crc >> 1) ^ polynomial else: crc >>= 1 table[byte] = crc return table def crc_checksum(data, table, polynomial): crc = 0xFFFF for byte in data: crc = (crc >> 8) ^ table[(crc ^ byte) & 0xFF] return crc ^ 0xFFFF # 生成查找表 polynomial = 0x8005 crc_table = generate_crc_table(polynomial) # 计算CRC校验码 data = [0x01, 0x02, 0x03, 0x04] checksum = crc_checksum(data, crc_table, polynomial) print(f"CRC校验码: {checksum:04X}") ``` ### 优点 - **高效**:查表法通过预先计算好的查找表减少了实时计算量,提高了CRC计算的效率。 - **简单易用**:实现简单,易于理解和维护。 ### 缺点 - **内存占用**:需要预先存储一个查找表,占用一定的内存空间。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