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Logrotate滚动切割日志

一,关于切割日志
日志文件包含了关于系统中发生的事件的有用信息,在排障过程中或者系统性能分析时经常被用到。对于忙碌的服务器,日志文件大小会增长极快,服务器会很快消耗磁盘空间,这成了个问题。除此之外,处理一个单个的庞大日志文件也常常是件十分棘手的事。
  logrotate是个十分有用的工具,它可以自动对日志进行截断(或轮循)、压缩以及删除旧的日志文件。例如,你可以设置logrotate,让/var/log/foo日志文件每30天轮循,并删除超过6个月的日志。配置完后,logrotate的运作完全自动化,不必进行任何进一步的人为干预。
二,安装logrotate
系统版本说明

[root@clsn6 ~]# cat /etc/redhat-release
CentOS release 6.9 (Final)
[root@clsn6 ~]# uname -r
2.6.32-696.el6.x86_64
默认centos系统安装自带logrotate,安装方法如下

yum -y install logrotate crontabs
软件包信息说明

[root@clsn6 ~]# rpm -ql logrotate
/etc/cron.daily/logrotate
/etc/logrotate.conf # 主配置文件
/etc/logrotate.d # 配置目录
logrotate的配置文件是/etc/logrotate.conf,通常不需要对它进行修改。日志文件的轮循设置在独立的配置文件中,它们放在/etc/logrotate.d/目录下。
测试logrotate如何管理日志
这里我们将创建一个10MB的日志文件/var/log/log-file。我们将展示怎样使用logrotate来管理该日志文件。

我们从创建一个日志文件开始吧,然后在其中填入一个10MB的随机比特流数据文件。

[root@clsn6 ~]# touch /var/log/log-file
[root@clsn6 ~]# head -c 10M < /dev/urandom > /var/log/log-file
由于现在日志文件已经准备好,我们将配置logrotate来轮循该日志文件。让我们为该文件创建一个配置文件。

[root@clsn6 ~]# vim /etc/logrotate.d/log-file
/var/log/log-file {
monthly
rotate 5
compress
delaycompress
missingok
notifempty
create 644 root root
postrotate
/usr/bin/killall -HUP rsyslogd
endscript
}
  上面的模板是通用的,而配置参数则根据你的需求进行调整,不是所有的参数都是必要的。也可以通过man手册中的例子进行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手动运行logrotate
logrotate可以在任何时候从命令行手动调用。要调用为/etc/lograte.d/下配置的所有日志调用logrotate:

[root@clsn6 ~]# logrotate /etc/logrotate.conf
要为某个特定的配置调用logrotate,执行一次切割任务测试

[root@clsn6 ~]# ll /var/log/log-file
-rw-r–r-- 1 root root 10485760 Feb 7 18:50 /var/log/log-file
[root@clsn6 ~]# logrotate -vf /etc/logrotate.d/log-file
[root@clsn6 ~]# ll /var/log/log-file*
-rw-r–r-- 1 root root 0 Feb 7 19:17 /var/log/log-file
-rw-r–r-- 1 root root 10485760 Feb 7 18:50 /var/log/log-file.1
即使轮循条件没有满足,我们也可以通过使用‘-f’选项来强制logrotate轮循日志文件,‘-v’参数提供了详细的输出。

3.4Logrotate的记录日志
logrotate自身的日志通常存放于/var/lib/logrotate/status目录。如果处于排障目的,我们想要logrotate记录到任何指定的文件,我们可以指定像下面这样从命令行指定。

[root@clsn6 ~]# logrotate -vf -s /var/log/logrotate-status /etc/logrotate.d/log-file
reading config file /etc/logrotate.d/log-file
reading config info for /var/log/log-file

Handling 1 logs

rotating pattern: /var/log/log-file forced from command line (5 rotations)
empty log files are not rotated, old logs are removed
considering log /var/log/log-file
log does not need rotating
not running postrotate script, since no logs were rotated
3.5 Logrotate定时任务
  logrotate需要的cron任务应该在安装时就自动创建了,我把cron文件的内容贴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root@clsn6 ~]# cat /etc/cron.daily/logrotate
#!/bin/sh

/usr/sbin/logrotate /etc/logrotate.conf
EXITVALUE=$?
if [ E X I T V A L U E ! = 0 ] ; t h e n / u s r / b i n / l o g g e r − t l o g r o t a t e " A L E R T e x i t e d a b n o r m a l l y w i t h [ EXITVALUE != 0 ]; then /usr/bin/logger -t logrotate "ALERT exited abnormally with [ EXITVALUE!=0];then/usr/bin/loggertlogrotate"ALERTexitedabnormallywith[EXITVALUE]"
fi
exit 0
logrotate在生产上的应用
4.1为nginx设置日志切割
  防止访问日志文件过大

[root@clsn nginx]# cat /etc/logrotate.d/nginx
/var/log/nginx/*.log {
daily
rotate 5
missingok
notifempty
create 644 www www
postrotate
if [ -f /application/nginx/logs/nginx.pid ]; then
kill -USR1 cat /application/nginx/logs/nginx.pid
fi
endscript
}
  logrotate工具对于防止因庞大的日志文件而耗尽存储空间是十分有用的。配置完毕后,进程是全自动的,可以长时间在不需要人为干预下运行。本教程重点关注几个使用logrotate的几个基本样例,你也可以定制它以满足你的需求。
  关于USR1信号解释
  摘自: http://www.xuebuyuan.com/323422.html

USR1亦通常被用来告知应用程序重载配置文件;例如,向Apache HTTP服务器发送一个USR1信号将导致以下步骤的发生:停止接受新的连接,等待当前连接停止,重新载入配置文件,重新打开日志文件,重启服务器,从而实现相对平滑的不关机的更改。内容摘自wiki:http://zh.wikipedia.org/wiki/SIGUSR1%E5%92%8CSIGUSR2

对于USR1和2都可以用户自定义的,在POSIX兼容的平台上,SIGUSR1和SIGUSR2是发送给一个进程的信号,它表示了用户定义的情况。它们的符号常量在头文件signal.h中定义。在不同的平台上,信号的编号可能发生变化,因此需要使用符号名称。

kill -HUP pid 或者 killall -HUP pName:
  其中pid是进程标识,pName是进程的名称。
  如果想要更改配置而不需停止并重新启动服务,可以使用上面两个命令。在对配置文件作必要的更改后,发出该命令以动态更新服务配置。根据约定,当你发送一个挂起信号(信号1或HUP)时,大多数服务器进程(所有常用的进程)都会进行复位操作并重新加载它们的配置文件。

5.2常见配置参数小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问题:
新的log不会写入到新的log中,而是继续写入到旧的log中
解决办法:
进过上网查资料发现,原因是:

虽然logrotate只是重命名了当前log,删了旧log,但是rsyslog不知道,打开的文件还是旧文件嘛。当然写的就是旧文件了。
1.加入copytruncate参数,拷贝后截断。

原理:可以理解为把内容拷贝走作为备份,然后清空当前文件。但是这有一个问题就是拷贝和截断之间会有时间差,存在丢数据的可能。

2.给rsyslog发信号。重新打开log文件。

在/etc/logrotate.d/zw_log里添加

sharedscripts

postrotate

/bin/kill -HUP cat /var/run/syslogd.pid 2> /dev/null 2> /dev/null || true

endscript

postrotate表示在日志轮转后执行

sharedscripts表示zw_notice.log、zw_info.log两个日志共享这个脚本,就是说他俩轮转完成后只执行一次这个脚本,默认情况下是每个脚本轮转完成就执行一次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Tomcat是一个常用的Java Web应用程序服务器,它会记录大量的日志信息,而这些日志文件会不断增大,占用大量的磁盘空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需要进行日志切割和压缩,这就需要使用logrotate工具。 logrotate是一个Linux系统下的日志文件管理工具,可以自动切割、压缩和删除日志文件,同时可以保留一定数量的历史日志文件。通过使用logrotate,可以使得Tomcat的日志文件管理更加便捷和高效。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logrotate配置文件示例,用于对Tomcat的catalina.out日志文件进行管理: ``` /home/tomcat/logs/catalina.out { daily missingok rotate 7 compress delaycompress notifempty copytruncate } ``` 解释: - `/home/tomcat/logs/catalina.out`:表示要进行管理的日志文件路径。 - `daily`:表示按照每天的时间间隔进行日志切割。 - `missingok`:表示如果日志文件不存在则忽略该文件。 - `rotate 7`:表示保留7个历史日志文件。 - `compress`:表示对切割后的日志文件进行压缩。 - `delaycompress`:表示在下一次切割时再进行压缩,避免出现压缩失败的情况。 - `notifempty`:表示如果日志文件为空则不进行切割。 - `copytruncate`:表示备份旧日志文件时,使用复制方式,同时截断原始日志文件,避免出现日志丢失的情况。 以上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配置完成后,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手动进行日志切割: ``` logrotate -f /etc/logrotate.d/tomcat ``` 其中`-f`表示强制执行,`/etc/logrotate.d/tomcat`为配置文件路径。也可以将该命令添加到定时任务中,以定期对Tomcat日志进行切割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