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实验数据所在位置
一、几何校正和定标处理
-
Input HDF:选择需要处理的MODIS数据(HDF格式);
-
Select Output Type:选择输出类型,选择第二项Projected:Triangulation-based georeferencing;
-
Output Path:选择处理结果存储路径;
-
Rootname for output:设置输出文件前缀;
-
Processing Options:选择处理的数据类型,因为下面要进行FLAASH大气校正,所以这里我们选择Radiance/Emissivity;
-
Select Resampling Method:选择重采样方法,Nearest Neighbor即可;
-
Select Output Map Projection:选择输出投影类型,一般选择Geographic Lat/Lon经纬度投影;
-
Perform Bow Tie Correction:是否进行蝴蝶结效应校正,选择Yes;
-
Background Value to Use:背景值设置,设置为0,默认NaN;
-
其他参数默认。
具体参数设置如下图所示:
图2 MCTK工具参数设置面板
图3 经几何校正和定标处理后的MODIS数据
二、存储类型转换
三、FLAASH大气校正
-
Input Radiance Image:选择辐射亮度数据,在弹出的Radiance Scale Factors中,选择Use single scale factor for all bands,输入10,点击OK;
-
Output Reflectance File:设置大气校正结果的输出路径和文件名,建议在原文件名的后面添加_flaash作为标识;
-
Output Directory for FLAASH Files:大气校正过程中生成其他文件的存储路径,默认在C盘用户临时文件夹下,如果C盘空间不足或没有读写权限,可以选择其他盘,负则会出现常见的102错误,关于该错误详细说明可参考博文:FLAASH 大气校正出现102错误解决方法。
图4 FLAASH大气校正辐射亮度数据单位转换
- Sensor Type:传感器类型选取;
- Ground Elevation:地面平均高程(需要注意此处单位为km),可以通过Google Earth或对应区域DEM数据统计获得;
- Pixel Size:数据空间分辨率;
- Flight Date:数据获取时间,可以通过文件名或查看元数据信息获取;
- Atmospheric Model:大气模型。一般参考帮助文档选择,具体选取时根据数据纬度和时间信息取交集。
- Aerosol Model:气溶胶模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 Aerosol Retrieval:气溶胶反演方法,默认为2Band(K-T);
- Water Retrieval:是否进行水汽反演;
- Water Column Multiplier:若Water Retrieval设置为Yes,则需要设置水汽反演波段,推荐选择1135nm;
-
Initial Visibility:初始能见度设置,默认为40km,若选择了气溶胶反演方法,则这里的设置无效。
本例中基本参数设置面板具体参数设置如下图所示:
图5 FLAASH大气校正基本参数设置面板
图6 水汽反演波段设置面板
图7 K-T气溶胶反演参数设置面板
图8 MODIS数据FLAASH大气校正错误提示
图9 高级参数设置面板
图10 MODIS数据FLAASH大气校正错误提示
图11 FLAASH大气校正简单统计结果面板
图12 MODIS L1B数据FLAASH大气校正假彩色合成结果
转载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4b1e9d0102wu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