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读书营-39-道歉的艺术-第8周总结

2017.9.22日 星期五 天气晴

9月22日清晨音频

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我们100天精华内容领读营的第39个学习日。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小理论,叫做“道歉的艺术”

道歉是一种人与人之间非常特别的互动方式,它也被《道歉》一书的作者Aaron Lazare形容为“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的最深刻的互动”。

但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偏偏是Non-apologists(不会道歉的人):哪怕只是犯了一件很小的错误,从他们口中说出“对不起”三个字都异常艰难,要在内心经历一场大战,往往对于越亲密的人越是如此;即便他们心里明白自己做错了,却因为无法说出口而尴尬收场;有时候,他们好不容易说出了口,却被对方觉得是虚情假意。

道歉真的这么难吗?是什么使他们无法道歉?当我们想要获得原谅的时候,什么才是正确的道歉方式?今天来聊聊和道歉有关的心理学。

为什么道歉这么难?

对于那些不会道歉的人来说,无法突破心理防线的原因也许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1. 不想觉得自己是“坏人”,而感到羞耻。

临床心理学家Guy Winch认为,在很多时候,那些不愿意道歉的人,是混淆了“行为”和“品质”的关系。他们会下意识地觉得,承认了错误,就等于承认了自己是个“坏人”。承认做错了一项工作,就等于承认自己是个很笨的员工;承认忽略了对方,就意味着自己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他人的人。

他们很难意识到,一个人做出了什么样的行为,并不能够决定Ta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品质。

对于一个以健康的方式思考的人来说,为错误道歉只是出于内疚(guilt)的感觉,而对于那些不愿意道歉的人来说,道歉会让他们产生羞耻感(shame)。内疚感针对的是错误的行为,而羞耻感则针对的是自己这个人本身——他们一旦承认了错误,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坏人,这是对他们的自尊和自我意识的重大威胁。

2. 不想感受到“内疚”,丢失自己的防御。

对于有的人来说,他们太想让自己的情绪保持在可控范围内了,这使得他们一直开启着情绪和情感上的高度防御状态,不愿意表现出脆弱的一面。道歉对他们是一种威胁,因为选择道歉的那一刻,他们会触碰到自己的情感,那一瞬间脆弱的情绪流动在他们的感觉中好像是“失控”。卸下面具和防御,诚实地面对自己的过错,允许自己内疚,这些都让他们害怕。

当他们面对需要道歉的情境时,不但不会降低防御,反而会本能地加强防御,“死不承认”或者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在情绪上“无动于衷”。因为他们担心哪怕降低一点点防线,就会使情感的闸门被冲开,暴露出自己的脆弱。

3. 担心道歉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有效道歉》(Effective Apology)一书的作者John Kador 说,我们不愿道歉,除了不愿意让自己因丢失防御而感到脆弱,另一方面则是担心道歉并不能收到理想的回应。

试想一下:如果你知道道歉后对方肯定会原谅你,那么道歉就会容易得多,因为已经预设了好的结果。但事实上,道歉的后果是我们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当我们说出“对不起”时,我们无法预测对方会作何反应,是会理解和接受,还是拒绝和惩罚。

面对这种不确定,有的人会往积极的方面想,认为它是一个机会,希望它能够弥补自己做过的错事,换取对方的原谅,修复你们的关系。

但那些不愿意道歉的人,往往会往坏的方面去想:

“会不会当我承认自己做错了事,对方反而会更生气,引发更大的冲突?”

“可能在这一次以后,对方都会抓住我的过错不放,看不起我、打压我。”

“当我道了歉,我就成了承担全部过错的一方,对方则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当他们害怕可能导致的一系列后果时,就会很难说出“对不起”。

4. “Ta不可能原谅我的,道歉不能改变什么”。

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执照治疗师Athena Staik说,当我们犯下一些非常严重的错误时,道歉会变得更难。我们可能会反复在心里觉得:

“我已经犯了弥天大错,道歉还有什么用呢?”

“没有什么能够弥补了,我们的关系已经走到了尽头。”

“我是不值得被原谅的,Ta不可能会原谅我。”

于是,在对方最需要你的解释的时候,你却在恐慌的压迫下,不说一句话就离开。

还有的人会在长期的关系和相处中延续这种模式,对待任何需要自己道歉的环境都选择不承认、反驳或者不回应,这会给关系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

以上四点原因其实都反映出了你内心深处的一些错误认知,要迈出道歉的一步,你首先要改变这些认知,战胜心中的恐惧。你需要知道:

· 没有人是完美的,犯错并不是你能力不足的证明,更不会意味着你不是一个好人——我们并不是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本身;我们是它们的创造者。

· 当你需要获得他人的原谅之前,你需要先获取自己的理解和原谅。

· 当你由于害怕不确定感而选择不作为时,实际上是剥夺了自己行动的权利。

· 如果你总觉得“尝试是无望的”,那么你可能已经陷入了习得性无助,需要改变归因方式,来抵抗虚无的悲观感。

什么是正确的道歉方式?

如果你战胜了以上那些情绪,你可能还会苦恼于自己不是一个好的道歉者。很多时候,你明明鼓起勇气表达了歉意,却被对方认为不够真诚,不足以被原谅。

一份容易得到理解和原谅的道歉应该是什么样的?

1. 首先,你需要足够的真诚和共情。

其实,通过你道歉的语句和方式,被冒犯的一方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你是否真诚,是不是对Ta真的感同身受。

伊利诺伊大学教授Jennifer Robbennolt做了一项研究,让被试面对假想的情形——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在路上撞伤了一个步行的人。然后给被试提供两种骑自行车的人的道歉方式,让他们判断作为受伤的一方会不会接受道歉。

第一种道歉的方式是:我真的很抱歉让你受伤了。这次事故完全是我的责任,是我骑得太快了,没有仔细看路。

第二种道歉的方式是:很抱歉让你受伤了,我真心希望你能很快好起来。

结果是,73%的人都觉得第一种道歉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它充分表露出了悔恨和遗憾,并且勇于将责任归在自己身上;而只有35%的人认为第二种道歉会被接受,他们觉得这样的道歉由于缺乏真诚的共情,比不道歉还要糟糕。

如果你想要成功地道歉,就要确保对方真的相信:你知道自己错了。为了做到这一点,你必须从自我中心的角度中跳出来,真的将关注点放在对方身上去思考问题。

2. 道歉的时机选择:不要太早,也不能太晚。

道歉的时机也会对是否道歉成功造成影响。Cynthia Frantz研究发现,当研究道歉的成功率和所选择的时机之间的关联时,会发现是一条倒U型曲线:太快和太慢的道歉都会导致道歉不成功,那些“不快也不慢”的道歉的效果最好。

Cynthia Frantz发现,这是由于人们总是会犯“太快道歉”的错误,因为他们总觉得迅速响应是好的,因此,在刚刚被对方发现或指出错误的时候,就忙不迭地承认自己错了。但实际上,道歉需要一段缓冲的时间。

在这里,时间的作用在于,给对方一段情绪波动的时间,同时让对方有充足的时间能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道歉。这个缓冲的时间可以是一个小时,一天,或者一个星期,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里,你让被冒犯的一方觉得表达和释放出了自己的情绪和观点,同时,Ta也觉得你听到并理解了Ta的想法。

3. 保证坏的行为不再会发生。

2011年James R. Davis等人的研究显示,一次成功的道歉最需要的因素是,让受害者确信这样的事不会再有第二次。你也许通过语言之间承诺这一点,但比语言更重要的,是你在道歉时传达出的情绪;比起向受害者承诺,你更是对自己保证,同样的行为你不再做第二次。

以上3点成功道歉的必备因素,其实都指向一点:你需要真正地理解对方的痛苦,理解自己的作为是如何导致了对方的痛苦,并下决心不让这样的作为再次发生。

John Kador 说,他所认为的道歉的核心,是冒犯的一方与被冒犯的一方交换羞耻感(shame)和力量感(power)。当我们冒犯了别人时,我们给予了对方羞耻感,剥夺了对方的力量感。而一次道歉,意味着一次角色逆转:道歉的一方作为冒犯者放弃了自己的力量,放弃对控制的要求,转而争取对方的同情和理解。

所有那些看起来虚情假意、漫不经心、例行公事的道歉,都是因为冒犯的一方并没有真正放弃自己的控制权。他们不真诚的道歉只是为了引出自己犯错的借口;或者为了使自己不失去道德高地的立场,有时甚至是为了把他们感受到的内疚转嫁给你:“你看你多么心胸狭窄,我都道歉了,你还生什么气?”不要被他们欺骗,而误以为有问题的人是自己。如果你在别人道歉时,感受到了被攻击,那么事实就是他们把道歉进一步作为操纵的手段,有意或无意地在继续伤害你。

道歉也和“信任感”关系密切。道歉的时刻,是信任最容易被建立,也最容易被毁灭的时刻。一次真诚、主动的道歉,有可能极大拉近两个人的距离,受害方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而不真诚的道歉,则可能进一步撕破两个人的关系。与不真诚的道歉一样糟糕,是反复为同样的行为道歉,却又让同样的行为反复出现。这时,道歉的姿态越诚恳,受害者反而会越困惑不解,继而对这个人本身产生极大的不信任。除非是本身有自尊问题的人(low self-esteem),健康的人都不会继续选择和这样道歉的人保持近的距离。

但是最后,有一句想对那些接受道歉的人说的话:当你真心原谅一个人,就不要总提起这件事。

今日电影推荐:《帝国的毁灭》2004年 德国 豆瓣评分8.6

9月22日读书心得:

汪曾祺:对生活的执着与热爱,如流水一般蜿蜒入海

《羊舍一夕》

创作背景:

1958年,被划为右派,下放劳动

1961年,用毛笔写出《羊舍一夕》,1963年 《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

虽然这是他被划右下放后重写的第一篇小说,但受于时局影响与限制,思想层面一再向“主流”靠拢与妥协。

但在艺术的层面,汪曾祺的个人话语、叙说方式、随性自然与韵雅灵秀却保留了下来,个人气质隐秘地流动于文本之中,不能被外物所盖。

尤其是一种隐隐之中所饱含的一种对生命与生活的热情和热爱。这,也是有渊源的。

脉络梳理:

小吕:果园小工 为家着想 崇拜能文能武的张士林 热爱园内劳作 果树剪子嫁接刀 红色跨栏背心

老九:厂子里的世袭工人,专业放羊十多年,矮粗个子方大脸,下一步是炼钢工人,临走前给留孩缠鞭子

留孩:奶弟,来接班老九放羊,很喜欢这里,尤其喜欢狗尾巴高加索羊,

丁贵甲:奶哥,从小在留孩娘那里寄奶,对留孩一家很有感情 。刚来时干瘦,肺结核治好后,出落成个帅小伙,如马驹子一般的生命力,对女色没大兴趣,精力旺盛想当兵。近期丢了一只羊羔,玩命找,最后终于找到了。

聚堆聊天话题:

1.关于数羊

2.关于偷葡萄的狼

3.关于狼赶羊

4.关于闹鬼

丁贵甲恶作剧,疯狂打闹

明天:小吕将会去找黄技师,置办他的心爱的嫁接刀。

老九在大家的帮助下,会把行李结束起来,走上他当一个钢铁工人的路。当然,他会把他新编得的羊鞭交给留孩。

留孩将要来这个很好的农场里当一名新一代的牧羊工。

丁贵甲也许会去参军。

最精彩的一处:丁贵甲自述,内容上展现蓬勃的生命力与钢韧的精神气质。形式上完全突破一切语言桎梏和枷锁,顺其自然,游刃有余,达到了内外合一的境界。

原文:(晚上,老九和留孩都已经睡实了,小吕也都正在迷糊着了——他们等着等着都困了,忽然听见他连笑带嚷地来了:

“哎!找到啦!找到啦!还活着哩!哎!快都起来!都起来!找到啦!我说它能跑到哪里去呢?哎——”

这三个人赶紧一骨碌都起来,小吕还穿衣裳,老九是光着屁股就跳下床来了。留孩根本没脱——他原想等他奶哥的,不想就这么睡着了,身上的被子也不知是谁给搭上的。

“找到啦?”

“找到啦!”

“在哪儿哪?”

“在这儿哪。”

原来他把自己的皮袄脱下来给羊包上了,所以看不见。大家于是七手八脚地给羊舀一点水,又倒了点精料让它吃。这羔子,饿得够呛,乏得不行啦。一面又问:

“在哪里找到的?”

“怎么找到的?”

“黑咕隆咚的,你咋看见啦?”

丁贵甲嚼着干粮(他干粮还没吃哩),一面喝水,一面说:

“我哪儿哪儿都找了。沿着我们那天放羊走过的地方,来回走了三个过儿——前两天我都来回地找过了:没有!我心想:哪儿去了呢?我一边找,一边捉摸它的个头、长相,想着它的叫声,忽然,我想起:“叫叫看,怎么样?试试!我就叫!满山遍野地叫。不见答音。四处静悄悄的,只有宁远铁厂的吹风机远远地呼呼地响,也听不大真切,就我一个人的声音。我还叫。忽然,——‘咩……’我说,别是我耳朵听差了音,想的?我又叫——‘咩……咩……’这回我听真了,没错!这还能错?我天天听惯了的,娇声娇气的!我赶紧奔过去——看我膝盖上摔的这大块青,——破了!路上有棵新伐树桩子,我一喜欢,忘了,叭叉摔出去丈把远,喔唷,真他妈的!肿了没有?老九,给我拿点碘酒——不要二百二,要碘酒,妈的,辣辣的,有劲!——把我帽子都摔丢了!我找了羊,又找帽子。找帽子又找了半天!真他妈缺德!他早不伐树晚不伐树,赶爷要找羊,他伐树!

“你说在哪儿找到的?太史弯不有个荒沙梁子吗?拐弯那儿不是叫山洪冲了个豁子吗?笔陡的,那底下不是坟滩吗?前天,老九,我们不是看见人家迁坟吗,刨了一半,露了棺材,不知为什么又不创了!这东西,爷要打你!它不是老爱走外手边②吗,大是豁口那儿沙软了,往下塌,别的羊一挤,它就滚下去了!有那么巧,可正掉在坟窟窿里!掉在烂棺材里!出不来了!棺材在土里埋了有日子了,糟朽了,它一砸,就折了,它站在一堆死人骨头里,——那里头倒不冷!不然饿不杀你也冻杀你!外边挺黑。可我在黑里头久了,有点把星星的光就能瞅见。我又叫一声——‘咩……’不错!就在这里。它是白的,我模模糊糊看见有一点白晃晃的,下面一摸,正是它!小东西!可把爷担心得够呛!累得够呛!明天就叫伙房宰了你!我看你还爱走外手边!还爱走外手边?唔?”

等羊缓过一点来,有了精神,把它抱回羊圈里去,收拾睡下,已经是后半夜了。 )

《受戒》

创作背景:

创作于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初期。

中断小说创作多年的汪曾祺重新提笔写小说。

少年时为躲避战火,随父亲和祖父在乡间小庙住过半年多,当时有一户姓赵的人家住在庙的附近。

进过40多年的人生积累,年过六旬的汪曾祺回忆起当时的那段生活经历,感到像小英子那样的农村女孩的感情是健康、美好、富有诗意的,于是产生了创作冲动,决定要把那种美好的情感和生活状态写出来。除了和尚庙,庵赵庄重诸人都有的生活原型外,他还把祖母擅长剪花样的生活细节嫁接到了小说人物赵大娘身上。

《受戒》完成后,由于自知作品的题材,风格不合于当时的文学主流,一开始并不奢望发表,只给朋友和同事看过初稿。

1980年7月,北京文化局系统召开党员干部座谈会,会上谈到受戒,但有人说写得很美,恐怕难以发表,在场的《北京文艺》负责人李清泉听后很感兴趣,并向汪曾祺要了稿子。李清泉冒着风险,力排众议,在那样一个极左思潮还没有被褪干净的时代背景下,发表了《受戒》,彻底轰动文坛。

脉络梳理

庵赵庄有座荸荠庵(实为“菩提庵”,被大家叫讹了,叫成荸荠庵),庵内13岁的小和尚明海因为家里人多地少而被舅舅带来出家的。

他舅舅是庵里的当家和尚仁山。庵内和尚们并不恪守戒律,一样过着俗世的日子。(老和尚吃斋,过年除外。仁山,仁海,仁渡 仁山 :住持 管账 打牌老输牌 仁海:有老婆,爱干净,来的时候两口子白天不出屋 仁渡:精明强干,一身本事绝活,风流)

明海在第一次来庵上的的路上认识了小英子,小英子家住在荸荠庵附近,明海老往她家跑。

明海会描画,这一技艺令小英子即将出嫁的姐姐着实风光了一回——大英子照他描的画绣出来的鞋三十里方圆都传遍了。

明海和小英子一起做针织,一个画花,一个刺绣;一起栽秧、薅草、车水、放割稻子、打场看场。

四年以后,明海就要受戒,受了戒就能做“沙弥尾”,将来能做方丈。小英子划船送他去善因寺受戒。

数天后,小英子又划船把接受过戒的明海回庵赵庄。回来的路上,小英子要明海不要当沙弥尾也不要当方丈,天真的明海一概应下。当小英子问他:“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明海大声说:“要!”

明海和小英子在一起了。

最精彩的一处:英子与明海受戒后的两次对话。(注意,此处的人物话语与羊舍一夕中稍有不同。前者的目的是为了带入气氛,所以一切章法不管不顾,完全以还原为最高宗旨。后者则看似自然,却一句都不能浪费,一方面是情境更加多维和复杂,掺杂着人物说话时的立场与心态变化。另一方面是爱情为对话主题,一个爱情本身就是婉转含蓄的,如此简洁仿佛一句顶一万句,可以保留真实性。另一个在婉转含蓄的前提下,最后的直白表达,更加能够震撼到读者,让人感受到一种纯真与纯粹的生命美感)

“明子!”

“小英子!”

“你受了戒啦?”

“受了。”

“疼吗?”

“疼。”

“现在还疼吗?”

“现在疼过去了。”

“你哪天回去?”

“后天。”

“上午?下午?”

“下午。”

“我来接你!”

“好!”

……

“什么叫‘沙弥尾’?”

“放一堂戒,要选出一个沙弥头,一个沙弥尾。沙弥头要老成,要会念很多经。沙弥尾要年轻,聪明,相貌好。”

“当了沙弥尾跟别的和尚有什么不同?”

“沙弥头,沙弥尾,将来都能当方丈。现在的方丈退居了,就当。石桥原来就是沙弥尾。”

“你当沙弥尾吗?”

“还不一定哪。”

“你当方丈,管善因寺?管这么大一个庙?!”

“还早呐!”

划了一气,小英子说:“你不要当方丈!”

“好,不当。”

“你也不要当沙弥尾!”

“好,不当。”

又划了一气,看见那一片芦花荡子了。

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

“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

“你说话呀!”

明子说:“嗯。”

“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声地说:“要!”

“你喊什么!”

明子小小声说:“要——!”

“快点划!”

汪曾祺创作出发点补充:

1948年春,当汪曾祺在北平因为谋职无着而悲观苦闷的时候,沈从文曾经对他有过这样的劝慰:“曾祺,不要这样,千万不要这样!重要的是对生活的‘执著’,要对生活充满热情。即使是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也不要觉得‘世事一无可取,也一无可为’。一个人总该用自己的创作,使这个世界美好一些,给这个世界增加一点好的东西。在任何逆境之下,也不能丧失对生活带有抒情意味的情趣,不能丧失对于生活的爱。”1958年,在汪曾祺被打成“右派”下放劳动期间,沈从文又常写信,抚慰和鼓励他说:“时代大,个人渺小如浮沤,应当好好的活,适应习惯各种不同的生活,才像是个现代人……热忱的、素朴的去生活中接受一切,会使生命真正充实坚强起来的。”因此,对于生的执著与热情,一直是汪曾祺对待生活的基本态度,也是其抵抗时生乖蹇的人生命运的精神资源。在西南联大的艰苦岁月里,汪曾祺博览群书,潜心阅读,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流寓上海任教中学期间,他独处陋室(铁皮小棚),也能自得其乐,读书写作;即使是在身为“右派”的四年中,“也不丧失对生活带有抒情意味的情趣,和对人生、对生活的挚爱之情”,满怀热情地去劳动,去接触中国的土地与农民,甚至是“坐对一丛花,眸子炯如虎”地完成了一部《中国马铃薯图谱》,而这样的精神,与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写作,又是何其相似!身处逆境时况且如此,在较为顺遂的“新时期”以后,他的人生与创作,更是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延伸书目推荐:陆建华《汪曾祺的春夏秋冬》

第八周总结

本周清晨小音频汇总:

1.说服性沟通——电影《鬼子来了》

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1)人们更喜欢坚持自己原本的立场

(2)如果受众基于讨论的事情本身有大量经验,Ta就更不容易变化自己的立场

(3)如果你可以强调你消息的“新颖性”(“我说的是2016年的最新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经验给受众带来的影响。

(4)你是否是个权威人士

(5)“它和我有关吗?其他人也同意吗?”

说服的方法技巧:

(1) 站在受众的右耳边进行说服

(2)告诉对方“你有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的自由”

(3) 在谈论一件对方不喜欢的议题时,加快语速

(4)对谈论一件对方很熟悉的事情时,要动之以情

(5)提供一个反方观点,并驳倒它

(6)说对方的话

2.情绪流动性——电影:《对她说》

情绪流动性的定义与观念

重视情绪流动性的意义

阻碍情绪流动的原因(社会、环境与自我)

如何更好地做到情绪流动

(1)不攻击、不回避,学会“吐露”。

(2)学会“具体化”自己的感受。

(3)3. 能够使情绪流动的,不只有语言。

3.沟通的艺术——电影:《喜剧之王》

关于沟通的6个误解:

(1)只要我单方面主动、积极地沟通,就可以和对方进行良好的沟通。

(2)只有双方明确地表示要沟通,人们才会开始沟通。

(3)沟通当然是越多越好。

(4)沟通一定会让彼此加深了解、拉近关系。

(5)所有类型的问题都能用沟通解决。

(6)只要有好的沟通技巧,就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

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沟通?

(1)专注于你真正想要的结果

(2) 自我监控

(3)营造安全、良好的沟通气氛

(4)学习多样的沟通行为方式

4.误解规避——电影:《美国丽人》

人们彼此之间误解频发的原因

(1)发出信息时的“透明度错觉”(双向的)

(2)接收信息时的“认知吝啬者”现象(完全克服不现实,自身做起做合格)

人们交往时潜意识想得出的几个信息结论(很重要)

(1)Ta是可以信赖的吗?

(2)Ta对我来说是“有用”的吗?

(3)Ta是否威胁到了我的自我评价?

5.道歉的艺术——电影:《帝国的毁灭》

道歉难的原因

(1)不想觉得自己是“坏人”,而感到羞耻。

(2)不想感受到“内疚”,丢失自己的防御。

(3)担心道歉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4)“Ta不可能原谅我的,道歉不能改变什么”。

有道歉心理障碍的人要提醒自己的几点

(1)没有人是完美的,犯错并不是你能力不足的证明,更不会意味着你不是一个好人——我们并不是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本身;我们是它们的创造者。

(2)当你需要获得他人的原谅之前,你需要先获取自己的理解和原谅。

(3)当你由于害怕不确定感而选择不作为时,实际上是剥夺了自己行动的权利。

(4)如果你总觉得“尝试是无望的”,那么你可能已经陷入了习得性无助,需要改变归因方式,来抵抗虚无的悲观感。

道歉的正确方式

(1)首先,你需要足够的真诚和共情。

(2)道歉的时机选择:不要太早,也不能太晚。

(3)保证坏的行为不再会发生。

本周走来的师父:汪曾祺

补充:“小说周”阶段的学习方法

(1)相较于散文,小说更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熏陶(几乎没有一位小说名家上过小说课,但也几乎没有一位小说名家落笔之前没有读过大量的优质小说,如阿城)

(2)小说对于单纯“读者”的精神滋养,较之于散文杂文一类更加厚重深远,后者影响具体方式方法,前者养气。

(3)网络作者,读经典小说,看似不搭,实则用心得法,很有“功利”作用,各种主题,对应各种人物事件来参考叙说,增强说服力和文字厚度。

(4)有限的一生,过出两生甚至多生来(你如果不知道该走哪一条路,有人带你去看那路是什么样的)

第一天:《异秉》+《鸡鸭名家》

《异秉》:卖熏货的王二、有序的药铺、无措的陈相公

《鸡鸭名家》:孵鸡大神余老五 养鸭大神陆鸭

补充主题:东西方小说对比+汪曾祺的母性文学

第二天:《黄油烙饼》+《八千岁》

《黄油烙饼》:萧胜奶奶去世前,萧胜奶奶去世后

《八千岁》:米店老板八千岁,最终发生彻底的改变

补充:小说的半儿童视角、收尾的干净利落,人道主义为基石的历史态度,母性文学的思想性

第三天:《大淖记事》+《鸡毛》

《大淖记事》:十一郎和巧云的爱情故事——泪中带笑

《鸡毛》:苦命的文嫂与猥琐的金昌焕——笑中带泪

补充:人性美VS人性丑 文学意义上的本质真实、众星捧月出人物

第四天:《岁寒三友》+《讲用》

1.《岁寒三友》:王瘦吾、陶虎臣、靳彝甫三条命运路线与并轨

2.《讲用》:精打细算的小人物,郝有才的“无辜”遭批与“无端”受捧

补充:细节随手一抖,说尽天下杂事

第五天:《羊舍一夕》+《受戒》

1.《羊舍一夕》:生命力代表:小吕、老九和留孩

2.《受戒》:真情代表:明海与小英子

“曾祺,不要这样,千万不要这样!重要的是对生活的‘执著’,要对生活充满热情。即使是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也不要觉得‘世事一无可取,也一无可为’。一个人总该用自己的创作,使这个世界美好一些,给这个世界增加一点好的东西。在任何逆境之下,也不能丧失对生活带有抒情意味的情趣,不能丧失对于生活的爱。”

“时代大,个人渺小如浮沤,应当好好的活,适应习惯各种不同的生活,才像是个现代人……热忱的、素朴的去生活中接受一切,会使生命真正充实坚强起来的。”

补充主题:对生活的执着与热爱,如流水一般蜿蜒入海

下周预告:钟阿城

9月25日:《会餐》《炊烟》《洁癖》《成长》

9月26日:《厕所》《大风》《豆腐》《扫盲》

9月27日:《棋王》

9月28日:《树王》

9月29日:《孩子王》

读后感:今天是训练营的第39天,今日小理论是:道歉的艺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