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 伪集群和集群模式配置

伪集群 , 是指在单台机器中启动多个zookeeper进程, 并组成一个集群. 以启动3个zookeeper进程为例
1 、下载zookeeper的安装包, http://www.apache.org/dyn/closer.cgi/zookeeper/
2、创建 /Users/apple/zookeeper1, /Users/apple/zookeeper2, /Users/apple/zookeeper3 3个文件夹
3、将下载的zookeeper分别解压到3个目录中. 
4、进入zookeeper1目录下的conf子目录, 创建zoo.cfg文件或者 zoo_sample.cfg文件改成zoo.cfg
5、文件内容
tickTime=2000    
initLimit=5    
syncLimit=2    
dataDir=/Users/apple/zookeeper0/data    
dataLogDir=/Users/apple/zookeeper0/logs    
clientPort=2181
server.1=127.0.0.1:2888:3888
server.2=127.0.0.1:2889:3889
server.3=127.0.0.1:2890:3890

参数说明:

  • initLimit: zookeeper集群中的包含多台server, 其中一台为leader, 集群中其余的server为follower. initLimit参数配置初始化连接时, follower和leader之间的最长心跳时间. 此时该参数设置为5, 说明时间限制为5倍tickTime, 即5*2000=10000ms=10s.
  • syncLimit: 该参数配置leader和follower之间发送消息, 请求和应答的最大时间长度. 此时该参数设置为2, 说明时间限制为2倍tickTime, 即4000ms.
  • server.X=A:B:C 其中X是一个数字, 表示这是第几号server. A是该server所在的IP地址. B配置该server和集群中的leader交换消息所使用的端口. C配置选举leader时所使用的端口. 由于配置的是伪集群模式, 所以各个server的B, C参数必须不同.
6、 参照zookeeper1/conf/zoo.cfg, 配置zookeeper2/conf/zoo.cfg, 和zookeeper3/conf/zoo.cfg文件. 只需更改dataDir, dataLogDir, clientPort参数即可.
7、在3个zookeeper目录中都建立data目录。如图。

然后再data文件夹里面新建myid文件,里面的内容
写入一个数字, 该数字表示这是第几号server. 该数字必须和zoo.cfg文件中的server.X中的X一一对应.
/Users/apple/zookeeper1/data/myid文件中写入1, /Users/apple/zookeeper2/data/myid文件中写入2, /Users/apple/zookeeper3/data/myid文件中写入3.
8、 分别进入/Users/apple/zookeeper0/bin, /Users/apple/zookeeper1/bin, /Users/apple/zookeeper2/bin三个目录, 启动server.

9、任意选择一个server目录, 启动客户端 bin/zkCli.sh -server localhost:2181


集群模式

集群模式的配置和伪集群基本一致.
由于集群模式下, 各server部署在不同的机器上, 因此各server的conf/zoo.cfg文件可以完全一样.
下面是一个示例:

tickTime=2000    
initLimit=5    
syncLimit=2    
dataDir=/home/zookeeper/data    
dataLogDir=/home/zookeeper/logs    
clientPort=4180  
server.43=10.1.39.43:2888:3888  
server.47=10.1.39.47:2888:3888    
server.48=10.1.39.48:2888:3888  

示例中部署了3台zookeeper server, 分别部署在10.1.39.43, 10.1.39.47, 10.1.39.48上. 需要注意的是, 各server的dataDir目录下的myid文件中的数字必须不同.

10.1.39.43 server的myid为43, 10.1.39.47 server的myid为47, 10.1.39.48 server的myid为48.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要在本地搭建一个ZooKeeper集群,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下载ZooKeeper软件包:访问Apache ZooKeeper官方网站,下载适用于您的操作系统的最新版本的ZooKeeper软件包。 2. 解压软件包:将下载的软件包解压到您选择的目录中。 3. 创建配置文件:在ZooKeeper软件包的conf目录中,创建一个名为zoo.cfg的文件。该文件将用于配置ZooKeeper集群。 4. 配置zoo.cfg文件:打开zoo.cfg文件,并使用以下示例配置将其填充: tickTime=2000 dataDir=/path/to/data/dir1 clientPort=2181 initLimit=5 syncLimit=2 server.1=localhost:2888:3888 server.2=localhost:2889:3889 server.3=localhost:2890:3890 这是一个示例配置,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其中,dataDir是ZooKeeper数据存储目录,clientPort是ZooKeeper客户端连接端口,initLimit和syncLimit是用于配置选举和同步的参数,而server.x是ZooKeeper服务器的主机名、对等体通信端口和选举通信端口。 5. 创建数据目录:在您在zoo.cfg中指定的路径中,创建三个不同的子目录作为数据目录。在本示例中,您可以创建 /path/to/data/dir1、/path/to/data/dir2和/path/to/data/dir3。 6. 启动ZooKeeper服务器:打开终端窗口,并导航到ZooKeeper软件包的bin目录。然后,依次在三个终端窗口中运行以下命令: ./zkServer.sh start /path/to/zoo.cfg ./zkServer.sh start /path/to/zoo.cfg ./zkServer.sh start /path/to/zoo.cfg 这将启动三个ZooKeeper服务器实例。 7. 验证集群状态:在终端窗口中运行以下命令: ./zkServer.sh status /path/to/zoo.cfg 如果输出显示所有三个服务器实例均为"Mode: follower"或"Mode: leader",则表示集群已成功启动。 这样,您就在本地成功部署了一个ZooKeeper集群。请记住,这只是一个本地环境的示例,用于学习和测试目的。在生产环境中,您可能需要使用多个不同的主机来部署真正的ZooKeeper集群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