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深受《深度 | 高考后的分层之战和人生破圈算法》——渤海小吏,一文的启发。强烈推荐大家看原文,也可以搜视频,我自己看了不下 5 遍。
社会的分层
要实现阶层跃迁,先要弄清楚社会的分层,以及各层级的特点。对于社会分层的方法有很多,为了行文方便,我们就简单的将其分为上层、中层、基层,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结构。
上层
上层的诉求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持这个结构的稳定,防止自己阶层的滑落。
他们往往掌握了稀缺的生产资料或权力,并且有制定规则的能力。于是上层与中层之间,用规则和资源,被无形的筑起了一条深深的护城河。
但是为了让中层看到希望,不至于“闹事”。又“大方”的开放了一些名额,让很小部分中层有机会晋升到上层。
只不过这些名额是完全掌控在上层手里的,可以恰好“卷”掉中层的大部分精力,又不至于有太多人晋升,对整个层级产生冲击。
再加上晋升的过程中,会有太多的机会进行联姻或收编,这又进一步的降低了对上层结构的影响。
中层
中层的诉求有两个,除了防止自己阶层滑落,还多了一个向上层跃迁。
中层大多是小老板或有产的打工人,与上层不同的是,他们无法通过制定规则来构建护城河,所以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使劲,比如学区房、辅导班,其实就是希望用“钱”砸出一个护城河来。
但是,这不是上层愿意看到的,上层一定要让基层看到晋升为中层的希望,甚至让中层和基层内耗掉一部分精力,才能维持整个结构的稳定。如果让失败的人都觉得是自己的原因而没有成功,那就最好了。于是调控学区房,打击辅导班,自然就成了上层一定会做的事情。
至于向上层跃迁,我举一个例子。2024 年报名国考的近 300 万人,如果极其优秀,晋升都以最快的速度,从科员到正处需要 15 年,再升到正厅需要 10 年。每个省的正厅级干部大概是 200~300 人,注意,这是总数,不是每年能够晋升的数量,每年空出来的名额可能 1/10 都不到。
10 万比 1 的比例,要么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被磨掉了野心,要么把全部精力放在与同阶级的厮杀上。除了公务员,还有银行、国企等规则成熟的赛道,吸收了大量极其优秀的中层。博士、海归、双学位,一抓一大把,最宝贵的 20 年全耗在了“论资排辈”上,好一个“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所以,中层注定是最焦虑的。对下想尽办法堤防,还经常被上层拆台;对自己人,拼了命的“卷”,都在竞争那渺茫的上升机会;对上则是讨好,毕竟上升的渠道“完完全全”掌握在对方手里。
基层
基层的诉求其实很模糊,但是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公平,更确切地说是让他觉得公平。满足这种诉求的方式,就是让他们看到希望。
比如,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当上白领,住在大城市,买一个不大不小的房子,孩子可以上优质的学校,过上电视里一样体面的生活。
再比如,去面试时在地铁里帮助过的老大爷,恰好是这个公司的董事长,他力排众议让你获得了这个岗位。然后被董事长的霸道总裁儿子一见钟情,从此飞上枝头变凤凰。
梦想也好,梦幻也罢,只要公平,只要有希望就好。否则当他们发现这个游戏,原来有一帮人民币玩家,一刀就可以秒一片,自己再怎么肝都无济于事的时候。那干脆躺下不玩了,这样对谁都不好。更何况“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谁不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呢。
基层不是没有跃迁的诉求,只是受限于眼界与能力,对于如何实现跃迁非常的模糊,时间和精力往往耗费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上层为了让基层一直有一定比例晋升到中层,可谓是煞费苦心,专门打造了一个赛道。
这个赛道已经存在了上千年,在古代叫科举,在现代叫——高考。
如何实现阶层跃迁
我们先从静态的视角分析一下各阶层跃的方法,然后再加入 AI 这个变量。
基层的跃迁
要想得到什么,就要相应的付出什么,这是事物运转的基本规律。想要完成阶层跃迁,自然要付出代价。完成基层向中层的跃迁所付出的基本代价,就是——十年寒窗苦读。
经历过社会毒打的成年人回头看,一定会觉得当年读书吃的苦,根本算不了什么,甚至回味起来还“有点甜”。也一定会觉得高考考大学,是自己经历过的最公平的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甚至是这辈子唯一的一次机会。
因为这是上层刻意打造的,让家庭能够提供助力最小的,主要拼的是孩子自己的赛道。而这真的是绝大多数基层孩子,一生当中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一次机会。
诚然,高知家庭的孩子,有非常大的概率,比农村来的孩子学习成绩好。但是,只看分数的这种制度,已经极大程度的减小了家庭拉偏手的影响。它考察的维度已经被极度压缩,这时候的游戏规则叫做“有限博弈”,就在我规定的这个范围里考察,多了不看,就看分数。
很多人批评只看分数的制度不合理,但是如果放开了其它维度,比如各种才艺加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各种竞赛获奖等,基层的孩子只会被碾压的更惨……
而这,恰恰是中层父母愿意看到的,因为他们终于可以使上劲儿了,终于可以砸出一条护城河了。
如果一个基层的孩子,靠着努力学习,考上了 985。那么他的环境、眼界、人脉都会有一个质的变化。从这个起点出发,即使是按部就班的,毕业、打工、结婚、生子,大概率也是可以拥有一个不错的人生,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的。
当然,中层也是整个社会结构中最“厚”的,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质变的一步已经走出了,剩下的就是长时间的量变的积累了。
中层的跃迁
前面说过,高考之前是“有限博弈”,迈过高考这个坎之后,就进入到了“无限博弈”,游戏规则全变了。
经历过社会毒打的成年人都知道,把一个事情做成,要比解一道数学题复杂多了。注意,我说的是复杂,而不是难。复杂是指多个维度,是立体的,而不是奥数难题那种线性的增长。
要做成一件事,有能力是基本的。除此之外还要考验一个人的抗压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健康水平等。更进一步,还要看你的资源、人脉、特权。想要做成的事情越大,靠后面的能力越重要。
在无限博弈的游戏当中,比拼的是家庭乃至家族的底蕴。强者恒强,虽然残酷,但却是事物运行的普遍规律。
要想打破它,肯定是极其困难的。所以中层想要跃迁到上层,注定是一个极小概率事件,一定充满了偶然和运气,是要看命的。
那些进入了上层制定好的赛道,按部就班的度过一生的,基本上与阶层跃迁无缘了。但是贵在稳定,确定性强。虽然阶层跃迁无望,但是保持住阶层也是极大概率的事件。所以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想飞上天,与太阳肩并肩的。
还有一个跃迁概率大一点,但是风险非常大的剧本。就是在新兴的、规则还未定型、不确定性还很大的赛道上尝试一搏。当然,要做好阶层滑落的准备,没有这个觉悟就不要轻易尝试。还是那句话,不是所有人都想折腾,也的确没有必要折腾。
但是,如果你深思熟虑后,还是要下定决心搏一把,那么下面的建议请一定要认真看。是否赞同先不谈,摸着良心的我,一定要强调,强调,再强调,请认真看:
- 学会低成本试错,学会精益创业,在游戏开始之前,多给自己留几条命。如果你看不懂我在说什么,请不要开始;
- 要有终身学习的兴趣,和快速学习的能力。如果没有,请不要开始;
- 要有受了重大挫折,再次站起来的能力。要留有适当的冗余,也就是缓冲区,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精神上的缓冲甚至更加重要,找到一个好的另一半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没有,请不要开始;
- 要能够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竞争者、协作者、帮助者等,要能一眼看透各种关系背后的利益本质,趋利避害,高效干脆的解决它们。如果没有,请不要开始;
- 大城市往往是新赛道产生的第一现场,碰运气的机会更多。如果一个事情的概率很小,除了增大它的概率,就是增加尝试的次数;
- 最后,接受“创业成功是一个极小概率事件”这个事实,然后在开始之前,通过学习、实践、交流等一切手段,提高它的概率。
AI 时代对于各阶层的影响
静态的角度说完了,下面我们来看看 AI 时代,上面的逻辑有了什么变化。
对基层的影响
AI 对于现有教育体系的冲击是巨大的。现在课上学习的,考试考的,恰恰是 AI 最擅长的,最能够替代人类的知识类信息。这意味着如果还是按照原有体系筛选人才,会造成人才的社会表现与学校表现存在极大偏差的情况,这就失去了人才筛选的最初也是最根本目的。
如果不改革,在国家层面,筛选人才的效率和准确率会大大降低,这无疑会影响国际竞争力,这是最上层无法接受的。如果改革,就一定会增加考察的维度,增加无限博弈的含量,这对于基层来说,肯定是不友好的。
个人认为,教育的改革是一定会做的,而且会比大多数人想象得快。越是教育发达的地区,改革的速度会越快。全面改革,虽然还需要一段时间,但估计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情。
所以,基层的孩子们想要实现阶层跃迁的难度,会越来越大。而基层的父母,又受到环境、眼界、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很难跟上这种变化的节奏。
也许最终上层还是能够找到平衡的方法,但是对于身处 AI 浪潮前夕的这几代基层孩子们,可能会面对一段艰难的过渡期。
对中层的影响
AI,更确切的说是 AGI(通用人工智能)对于中层来说,反而是一种利好。上文提到的中层实现阶层跃迁的那几点,AI 几乎都可以帮上忙。
AI 可以明显降低大公司与小公司之间的技术差距,并且大幅度减少了小公司的各种成本。这直接提升了可尝试的次数,游戏开始又多了几条命。
另外,AI 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个人学习和处理信息的效率,这间接的提高了成功的概率。
最关键的,AI 是一次技术革命,它的规模很大,涵盖的范围很广,规模一定是大于互联网的信息革命。这当中会蕴藏着海量的新机会,这种浪潮是可遇不可求的。
从历史上看,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一波造富,使一些人直接完成到上层的跃迁。这里引用一段渤海小吏的原文:
马云和刘强东,这俩一个中层出身,一个基层出身,最终实现逆袭的都是靠着互联网这个当时还混沌初开的行业杀了进来的。
这些年互联网的码农们收入相当高,产生了最多的跃层群体,本质上也是因为写代码这事别的家族和既得利益群体帮不上忙。
所谓的人与人距离的迅速拉开,本质上是因为变了赛道。
对上层的影响
AI 革命对上层有影响,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们有无数种办法去化解这些影响,或者把它的影响降到最低。
除非碰到了那种地主家的傻儿子,或者动不动就梭哈的败家子,否则他们还是有很大概率保持住阶层的。
举个例子,假设你有一千万,去跟一个有十亿的人押大小,每次一百万。你觉得最后谁会赢呢?
我们还可以从历史当中找寻答案:
农业革命,受益最大的是农民吗?
工业革命,受益最大的是工人吗?
信息革命,受益最大的是码农吗?
AI 革命,受益最大的会是谁呢……
结语
阶层跃迁这个话题,涉及到的内容太多,很难用这么短的篇幅讲清楚。这篇文章也只是梳理一个脉络,提出一些关键点,进行概括性的论述。
无论身处哪个阶层,无论是否想实现阶层跃迁,客观的认清自己的现状,并且打心底接受它,是让日子越过越好的基本前提。
不要怒发冲冠,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满身戾气,这些不但没用,还会让你越来越拧巴(估计这样的人也看不到这里)。
我是一个有野心,而且愿意折腾的人,打算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写在这里。
一是强迫自己把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梳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二是开始积累打造个人 IP 的素材,为后续更多的可能性做准备。
如果你也对超级个体,财务自由等话题感兴趣,请关注我,也许会多一种看待问题的视角。
最后,祝我们活的通透,活的不留遗憾~
公众号、知乎、掘金、CSDN 同名,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