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不害之术,一种官僚制度

申不害(约?-前337年),亦称申子,战国时期郑国人,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改革家,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以“术”著称于世。郑国是法家的故乡之一,子产、邓析等都属法学大家,申不害受法家思想影响较深,同时,与当时很多法家一样,申不害也深受道家无为而治理想熏陶。申不害曾做过郑国的小官,但郑国本来就是小国,子产去世后,国势式微,前375年,大约在申不害20-30岁的时候,郑国为韩国所灭,申不害从此成为了韩国人,据说郑国战败后,申不害成为了奴隶,但至少刚沦为亡国奴的时候,地位卑贱是肯定的。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学,逐渐地又在韩国混出了点名堂,成为一名低级官员。

在兼并战争不断的战国时期,韩国并不算大国,在战国七雄之中是最小和最弱的。尤其它的近邻魏国和韩国向来不和,局部冲突不断,同是三晋之一的魏国经过李悝变法,国力大增。韩昭侯四年(前354年),魏国出兵伐韩,面对重兵压境的严重局面,韩昭侯及众大臣束手无策。危急关头,申不害审时度势,建议韩昭侯执圭(古时臣下朝见天子时所执的一种玉器)去见魏惠王,表示敬畏之意。魏惠王果然十分高兴,立即下令撤兵,并与韩国约为友邦。申不害亦由此令韩昭侯刮目相看,逐步成为韩昭侯的重要谋臣,得以在处理国家事务上施展自己的智慧和才干。

公元前353年,魏国又起兵伐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成侯派人向齐国和韩国求援,韩昭侯询问申不害应如何应对。滑头的申不害担心自己的意见万一不合国君心意,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烧身,便回答说:这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大事,让我考虑成熟再答复您吧!随后,申不害游说韩国能言善辩的名臣赵卓和韩晁,鼓动他们分别向韩昭侯进言,一个主张出兵救赵,一个反对出兵救赵,申不害则暗中观察、揣摩韩昭侯的心思。看到韩昭侯倾向于出兵,便进谏说应当联合齐国,伐魏救赵。韩昭侯果然很高兴,与齐国一起发兵讨魏,迫使魏军回师自救,从而解了赵国之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

韩昭侯是个胸有大志的人,也想做一番事业的,曾进行过改革,但由于没有得力的助手,改革不彻底,政治上造成一些混乱。一些贵族官吏便乘机欺上瞒下,各自为政,导致吏治腐 败,国弱民贫。面对近邻魏国经过李悝变法,国力大增,韩昭侯很是羡慕,从申不害处理外交事务的卓越表现及其独到的见解,发现这位昔日的俘虏原来是难得的治国人才,于是便力排众议,于公元前351年,破格拜申不害为相,以求变革图强。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申不害的治国思想以“术”著称,据说申不害的思想深受慎到的影响,也很重视势和法,但他认为仅此还远远不够,君主有了势,定了法,其地位还不是稳固的,必须有术,不然势与法就会变得威严而不受用,刻板而不通达。如果以术来联通势与法,就如虎添翼,无论动静,都会使臣下慑服。

申不害的治国之术,具有明显的道家学派影响,强调君主要无为而治。君主好像一个赶马车的,他不必也不可替他的马拉车,只要坐在车上发号施令。申不害说,善于作君主的人什么事情都叫臣下办了,他同臣下比较起来,好像是“愚”,没有什么能力,其实他的“愚”正是他的智,君主去除个人作为的“无为”,才能听取臣下的意见,集思广议把事情做好。其实臣下的有事,都是替他办事。臣下的有为,都是为他而为。

但是,无为的君主必须有办法控制和指挥臣子们做事,否则就是真的愚蠢了。为此,申不害给君主们开出了药方,这个处方的名字就叫“术”,那么什么是“术”?申不害的著作已经遗失,我们无法知道他的原始表述,不过好在后来的韩非子继承发扬了申不害的“术”,从韩非子的论述中我们大概可以知道申不害的“术”究竟为何物。《韩非子·定法》对术做了这样的解释:“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意思是说,所谓术,就是根据才能授予官职,明确各自的职责并加以考核,这样君主就可以操生杀之柄,督促群臣竭尽所能努力工作。这里主要是讲的管理方法,或者说类似于我们今天的行政机构改革工作,论述的实际上是一种官僚制度。

申不害一个著名的主张是“明主治吏不治民”,他在韩国变法改革,第一步就是根据才能授予官职整顿吏治。在韩昭侯的支持下,首先向挟封地自重的侠氏、公厘和段氏三大强族开刀,果断收回其特权,推毁其城堡,清理其府库财富充盈国库,这不但稳固了韩国的政治局面,而且使韩国实力大增。与此同时,大力整顿官吏队伍,“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史书上记载了这样两件事,很能反映申不害的赏罚有度,因能授官的主张。韩昭候从来不轻易无故奖赏自己的下属,他经常让左右的侍从将他的破裤子收藏保管起来。侍从有时就抱怨说你真小气,赏赐给我们不就得了。韩昭候说:“英明的君主珍惜他的皱眉和欢笑。皱眉时必定是不满意某人而皱眉,欢笑时必定是为了嘉许别人而欢笑。一条破裤子跟皱眉和欢笑一样,不能无故赏赐给人,要赏赐给对国家有功的人。”另一件事说的是申不害走后门的事,有一天申不害私下请求韩昭侯给自己的堂兄封一个官职,韩昭侯不同意,申不害面露怨色。韩昭侯说:“这可是从你哪里学到的治国之术啊!你常教寡人要按功劳能力大小授以官职等级,如今又无故请求为你的兄弟封官,我是答应你的请求而抛弃你的学说呢?还是推行你的主张而拒绝你的请求呢?”申不害慌忙请罪,对韩昭侯说:“君王真是贤明君主,请您惩罚我吧!”对申不害走后门这件事,史家历来多有微词,有说其虚伪投机的;亦有说其推行“法治”不坚决的,但从申不害重“术”和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来考察,也许这是他对韩昭侯的一次试探,正是韩昭侯对走后门的严正态度,使申不害坚定了助其变法革新的决心。

整顿吏治的同时,申不害对韩国的组织机构进行了改革,也就是所谓的“循名而责实”的工作。循名责实实际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明确各个职位的职责范围,避免职能不清和职能交叉;二是根据你的职位确定你的权力,按照职位职责考核工作成效。按现在的话来说建立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申不害认为,你有你的职守,你的职责就是干好本职工作,超越职守就是越权,就是违法。他的职守类似我们今天说的管辖权,我们现在的管辖权分为级别管辖、地域管辖、部门管辖,估计申不害当时也有这样的一套制度,界定每个层级、每个部门、每个区域的职权范围。韩昭侯对于申不害的这套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贯彻的最为彻底,有一次,韩昭侯喝醉酒后睡着了,他手下的官吏典冠(管帽子的职员)担心他着凉,便找掌管衣物的职员典衣要了一件衣服,盖在韩昭侯身上。韩昭侯睡醒后,他感到睡得很舒服,发现不知是谁还给他盖了一件衣服,就问身边的侍从说:“是谁替我盖的衣服?”侍从回答说:“是典冠。”韩昭侯一听,脸立即沉了下来。他把典冠找来,问道:“是你给我盖的衣服吗?”典冠很高兴地说:“是的。”韩昭侯又问:“衣服是从哪儿拿来的?”典冠回答说:“从典衣那里取来的。”韩昭侯又派人把典衣找来,问道:“衣服是你给他的吗?”典衣回答说:“是的。”韩昭侯严厉地批评典衣和典冠道:“你们两人今天都犯了大错,知道吗?”典冠、典衣两个人面面相觑,还没完全明白是怎么回事。韩昭侯指着他们说:“典冠你不是寡人身边的侍从,你为何擅自离开岗位来干自己职权范围以外的事呢?而典衣你作为掌管衣物的官员,怎么能随便利用职权将衣服给别人呢?你这种行为是明显的失职。今天,你们一个越权,一个失职,如果大家都像你们这样随心所欲,各行其是,整个朝廷不是乱了套吗?因此,必须重罚你们,让你们接受教训,也好让大家都引以为戒。”于是韩昭侯把典冠典衣二人一起降了职。今天看来韩昭侯的做法好象有点过分,太官僚主义,不近情理,但凡事有利就有弊,他的做法要不是没有道理,只是把帽子和衣服分别由两个人来管的职位设置好象不合理,但即使是我们今天的机构设置也比当时好不了多少,很多时候是一个部门管帽子,一个部门管上衣,一个部门管裤子,一个部门管鞋和袜子,手套、腰带、领带.......等也许都由不同的部门的管理,看看新闻里每部署一项工作有多少部门参加就知道了。

申不害通过强化吏治,推行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有效提高了国家政权的行政效率,使韩国显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随后,他又向韩昭侯建议整肃军兵,并主动请命,自任韩国上将军,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与原有国家军队混编,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使韩国的战斗力大为提高。他还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所以战国时代,韩国冶铸业是比较发达的,当时就有“天下之宝剑韩为众”、“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的说法。

因任授官,循名责实是申不害之术的主要内容,但并不是全部。他的术分两类,一类是前面提到的因任授官,循名责实,也叫阳术;另一类是搞阴谋,耍手腕,弄权术,又称阴术。春秋战国时,臣下弑君,酿成习气。现实告诉申不害,人君的主要威胁不是来自民众或敌国;而是来自大臣。所以他一再告诫韩昭侯,对君臣关系要有清醒的认识,那就是不相信所有的大臣。韩昭侯也经常用申不害教他的权术考察身边人,有一天,韩昭侯剪指甲,假装丢了一块指甲,其实握在他手里,催着左右的人去找,其中的一个人为了掏韩昭侯的欢心,就剪了一块自己的指甲献给他,韩昭侯就是通过这个方法来了解身边的人是诚实还是虚伪。还有个故事说的是,有一日,韩昭候问到下边地方私访的官员见到了什么情况,这位官员说在南城门外麦地里有一头小黄牛在啃麦苗。韩昭侯立即下令各级官员下去检查并汇报牛、羊践踏麦苗情况。官员们赶紧下去检查,汇报牛、羊啃麦苗情况。但是,都没有发现南城门外麦地里有啃麦苗的小黄牛。韩昭候说没有检查好要求下去重新检查。官员们二次下去检查,才发现南门外麦地里的小黄牛。因此,官员们认为韩昭侯能明察一切,都不敢胡作非为了。

申不害任韩国的丞相达15年,直到去世,运用他的阳术和阴术,帮助韩昭侯推行法治,使韩国君主专制得到加强,国内政局得到稳定,贵族特权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渐趋富裕,史记说,申不害在世的时候,国富兵强,没有敢侵略韩国的。韩国虽然处于强国的包围之中,却能相安无事,成为与齐、楚、燕、赵、魏、秦并列的战国七雄之一。不过史记说的也不太准确,申不害在世时,韩国还是遭到过入侵的,公元前342年,魏国派大将庞涓率领兵马*韩国,直逼韩国都城,申不害亲自在城楼上指挥作战,仗打的很激烈,韩国损失惨重。韩昭侯急忙派使臣向齐国求援,齐国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大军伐魏救韩,在马陵道大败魏军,射杀庞涓,才保护了韩国安全。据说这一仗对韩国的影响很大,伤了元气,也使得申不害的改革进程受阻,很多措施没有推行下去。5年之后,申不害去世,后继无人,韩国的改革基本上中断。韩昭侯此时也变得怠惰,疏于朝政,在国都修筑高大的城门,一直到死,再也没出城门一步。韩国的国势又衰弱下去,再次成为任人欺凌的国家。能够果断地任用申不害变法,韩昭侯应该是个有作为的君主,可惜不能善终,应了一句古话,善始者众,善终者寡。

韩国的变法虽然没有能够善始善终,但申不害的政绩和关于术的论述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申不害研究术,有正面的领导控制方法,也有阴谋诡计。只是今天很多人一说到术,就想当然地认为是见不得人的勾当,其实申不害的术主流是好的,如果只知道搞阴谋诡计,断然不会成为法家三大流派之一的开山鼻祖,他的术是关于官僚组织制度的开拓性研究,即使在今天申不害的术对我们也是有启迪和借鉴作用的。现在看来,在那么早的历史阶段就产生了明确的关于官僚制的理论,不能不说是世界史上一件重要的事。正是这种官僚体制,使得中国很早摆脱了封建制的束缚(不少学者认为中国自秦朝之后,就不能称之为封建社会,而应称之为官僚制或士人社会),在两千多年中一直保持高效和活力,并在文明方面遥遥领先于西方。西方的学者也承认,他们的希腊-罗马政治思想体系中没有申不害关于官僚制论述的对应物,他们的文官制度和官僚体制更多地势参照中国的经验。西方直到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才对官僚组织这一科层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学理研究,韦伯曾论述过官僚制度一般具备的条件:①有强大的中央集权。②有较为完备的法律制度作为办事的依据。③有经过专门培训,通过公平竞争、择优任用,以办理公务为职业,靠工资为生的公务人员。④有维持国家开支的经费。⑤有层层授权,下级对上级负责的科层组织。⑥公务人员有按照法规自由支配的强制手段和自由处理的权力。⑦公务人员的职位有一定任期。⑧公事与私事、办公室与私人住宅、公产与私产有明确区分。⑨机构内部有固定的办公机关与档案资料等。韦伯认为官僚制是“合理社会制度”的同义语,是各国行政机构的当然组织模式。韦伯说,中国的官僚制度政府自始自终都只是一种“父系世袭官僚制”,不代表官僚制的理想类型。然而,不管申不害的论述的细节如何的粗疏,但在观念上申不害的官僚制组织模式和韦伯的现代官僚制没什么两样。而所谓的“父系世袭官僚制”只是因为后来儒家思想的影响所致,再者也受时代的限制,技术手段对于官僚制度有直接的影响。尽管现在关于公共管理的理论很多,但各国的行政机构的组织原则依然没有脱离申不害和韦伯所论述的官僚制。虽然随着官僚制度的发展,也暴露出种种弊端,如滋生官僚主义、出现享有某种特权的阶层等,引起了社会公众越来越多的批评、关注。但是,官僚制度适应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需要,为行政活动,为管理者行使权力提供了正式的规则,因而对提高行政效率,实现行政目标有积极的意义。我们的行政体制改革之路还很长,我们不仅要看韦伯说过什么,也需要看看我们先贤说过什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