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创业板
发展历程
创业板的构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中国资本市场刚刚建立,就开始探索为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的可能性。199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由中国证监会研究设立创业板,旨在为高科技、高成长的中小企业搭建一个专门的融资平台。然而,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等因素的影响,这一计划被暂时搁置。
经过多年的筹备和市场环境的变化,200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这被视为创业板的前奏。中小企业板的设立不仅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也为后来创业板的推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直到2009年10月30日,随着首批28家公司的集中挂牌上市,创业板正式开市,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层次体系进一步完善。创业板的诞生,为中国众多具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资本市场舞台,开启了服务创新创业企业的新篇章。自那以后,创业板不断发展壮大,在制度建设、市场规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在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场定位与特色
创业板定位于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是对主板市场的重要补充。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鼓励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