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与实现 各figure的matlab实现(第三章 - 图3.3)

该博客详细介绍了2007年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算法的实现,特别是针对图3.3的MATLAB代码实现过程。内容包括程序代码及其对应的运行结果展示,重点关注相位信息的提取而非相位解绕。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说明:
(1)本程序没有相位解绕,提取的是频谱的相位

matlab程序代码如下:

% initial matlab workspace
% figure3.3 page50
clc
clear
close all

% 设置调频斜率K 和 基本时间长度T0
K  = 25;
T0 = 1;

% 图片设置
h         = figure; set( h, 'position', [100,10,600,700]);
sub_row   = 5;
sub_col   = 2;
sub_count = 0;

% 迭代
T = T0;
for times = 1:5
    
    % 计算脉冲宽度
    T = T0 * 2^(times-1);
    % 计算B和TBP
    B   = K*T;
    TBP = B*T;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种主动微波成像技术,通过合成大孔径来获得高分辨率的雷达像。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实现涉及到一系列的步骤,以下是关键的几个步骤。 首先,合成孔径雷达需要获取一系列回波数据,通常通过雷达平台的移动来实现。这些回波数据包含了目标散射信息和相对位置信息。 接下来,对于每一个回波数据,需要进行相位校正。由于合成孔径雷达成像过程中引入了目标和平台之间的相对运动,所以需要对每个回波数据的相位进行校正,以消除相移引起的像模糊。 然后,进行回波数据的配准。由于雷达平台移动造成的目标在不同时间拍摄的回波数据中的位置不同,需要通过配准技术将这些回波数据的位置对齐,以便进行接下来的处理。 在完成相位校正和配准之后,就可以对回波数据进行累积处理,形成合成孔径雷达的大孔径效果。在累积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加权和平均等方式来提高像质量和信噪比。 最后,通过逆合成孔径雷达变换,将合成孔径雷达的回波数据转换为雷达像。这个过程包括了雷达像的重建和增强等步骤,以获得清晰、细节丰富的像。 以上是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实现的一般步骤,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将回波数据转换为高分辨率的雷达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