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基础:复杂度分析(上):如何分析、统计算法的执行效率和资源消耗?

前言

我们都知道,数据结构和算法本身解决的是 “快” 和 “省” 的问题,即如何让代码运行得更快,如何让代码更生存储空间。所以,执行效率是算法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指标。那如何来衡量我们编写的算法代码的执行效率呢?那就是时间、空间复杂度分析。

为什么需要复杂度分析?

我们知道在算法中有一种事后统计法,这种方法就是将代码执行一遍,通过统计、监控等方式就能得到算法执行时间和占用空间的内存大小。但是这种时候统计方法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1. 测试结果非常依赖测试环境

同样的代码在Intel Core i9处理器和 Intel Core i3 处理器来运行,不用说,i9 处理器肯定要比 i3 处理器执行的速度要快一些。再者,比如原本在这台机器上是 a 代码执行的速度比 b 代码要快,等我们换到另一台机器上时,可能会有截然相反的结果。

2. 测试结果受数据规模的影响很大

在排序算法中,待排序的数据有序度不一样,排序的执行时间会有很大的差别。极端情况下,如果数据已经是有序的,那排序算法不需要做任何操作,执行时间就会非常短。初次之外,如果测试数据规模太小,测试结果可能也无法真实地反映出算法的性能。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不用具体测测试数据来测试,就可以大致的估计算法的执行效率的方法。这就是时间、空间复杂度分析方法。

大 O 复杂度表示法

算法的执行效率,粗略地讲,就是算法代码执行的时间。但是,如何在不运行代码的情况下,用 “肉眼” 得到一段代码的执行时间呢?

下面用一段简单的代码,求 1,2,3....n 的累加和。来分析一下执行时间。

int cal(int n) {
    int sum = 0;
    int i = 1;
    for (; i <= n; i++) {
        sum = sum + i;
    }
    return sum;
}

从 CPU 的角度看,这段代码的每一行都执行这类似的操作:读数据-运算-写数据。尽管每行代码对应的 CPU 执行的个数、执行的时间都不一样,但是,我们这里只是粗略的估计,所以可以假设每行代码的执行时间都是一样的,为 unit_time。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之上,求算这段代码的总执行时间。

第 2、3行代码都只执行了一遍,第4、5行都执行了 n 遍,所以,这段代码的总的执行时间就是 (2n + 2)个 unit_time。可以看出,所有代码的执行时间 T(n) 与每行代码的执行次数成正比

还是同样的思路,分析一下下面的代码段。

int cal(int n) {
    int sum = 0;
    int i = 1;
    int j = 1;
    for (; i <= n; i++) {
        j = 1;
        for (; j <= n; j++) {
            sum = sum + i * j;
        }        
    }
    return sum;
}

我们依旧假设每个语句的执行时间是 unit_time。现在来分析这段代码的总执行时间 T(n)。

第2、3、4行代码,每行都只执行一次,共需要 3 * unit_time的执行时间,第5、6行代码循环执行了 n 遍,需要 2n * unit_time 的执行时间,第 7、8行代码循环执行了 n² 遍,所以需要 2n² * unit_time 的执行时间。所以,整段代码总的执行时间: T(n) = (2n² + 2n + 3) * unit_time。

我们不需要知道 unit_time 的具体值,但是通过这两段代码执行时间的推导过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那就是,所有代码的执行时间 T(n) 与每行代码的执行次数 f(n) 成正比。如下:

T(n) = O(f(n))

其中,T(n) 表示代码的执行时间;n 表示数据规模的大小;f(n) 表示每行代码执行的次数总和。因为这是一个公式,所以用 f(n) (类似于中学数学中的函数)来表示。公式中的 O ,表示代码的执行时间 T(n) 与 f(n) 表达式成正比。

所以,第一个例子中的 T(n) = O(2n + 2),第二个例子中的 T(n) = O(2n² + 2n + 3)。这就是大 O 时间复杂度表示法。大 O 时间复杂度实际上并不具体表示代码真正的执行时间,而是表示代码执行时间随数据规模的变化趋势,所以,也叫作渐进时间复杂度,简称时间复杂度

注意:渐渐复杂度,表示的是代码执行时间随数据规模(这里用N表示)的变化趋势。而公式中的低阶、常量和系数三部分并不左右增长趋势,可以不去考虑。因此,在分析时间复杂度的时候,我们只关注循环次数最多的一段代码就可以了,这段代码的执行次数 n 的量级,就是整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分析方法

方法一:加法法则

原则:总复杂度等于量级最大的那段代码的复杂度

下面一段代码我们可以试着用加法法则分析一下其复杂度:

int cal (int n) {
    int sum_1 = 0;
    int p = 1;
    for (; p < 100; p++) {
        sum_1 = sum_1 + p;
    }

    int sum_2 = 0;
    int q = 1;
    for (; q < n; q++) {
        sum_2 = sum_2 + q;
    }

    int sum_3 = 0;
    int i = 1;
    int j = 1;
    for (; i <= n; ++i) { 
        j = 1; 
        for (; j <= n; ++j) { 
            sum_3 = sum_3 + i * j; 
        }
    }

    return sum_1 + sum_2 + sum_3;
}

这个代码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求 sum_1、sum_2、sum_3。我们可以分别分析每一部分的时间复杂度,然后把它们放到一块儿,再取一个量级最大的作为整段代码的复杂度。

第一段代码,求sum_1,核心代码执行了100次,是一个常量与数据规模 n 无关。

无论执行多少次,只要是一个已知的数字,跟 n 无关,就视为常量级的执行时间。尽管对代码的执行时间会有很大影响,但是它本身对时间的增长趋势并没有影响。

第二段代码,求sum_2,核心代码执行了 n 次,所以时间复杂度是 O (n)

第三段代码,求sum_3,是一个嵌套for循环,核心代码执行了 n² 次,所以时间复杂度是 O(n²)。

综合这三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我们取其中最大的量级。所以,整段代码的执行时间随数据规模 n 的变化趋势就取决于第三段代码(我认为可以理解成,只要第三段代码执行完了,其他两段可能都执行完了)。也就是说,总的时间复杂度就等于量级最大的那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将这个规律抽象成公式就是:

如果 T1(n)  = O(f(n)),T2(n) = O(g(n));那么 T(n) = T1(n) + T2(n) = max(O(f(n)), O(g(n))) = O(max(f(n), g(n)));

方法二:乘法法则

原则:嵌套代码的复杂度等于嵌套内外代码复杂度的乘积。

类比加法法则,乘法法则的公式就是:

如果T1(n)  = O(f(n)), T2(n)  = O(g(n)); 那么,T(n) = T1(n) * T2(n) = O(f(n)) * O(g(n)) = O(f(n) * g(n));

也就是说,假设 T1(n ) = O(n),T2(n) = O(n²),那么 T1(N) * T2(n) = O(n³)。这个法则在嵌套循环中提现的淋漓尽致。代码如下:

int cal(int n) {
    int ret = 0;
    int i = 1;
    for (; i < n; i++){
        ret = ret + f(i);
    }
}

int f(int n) {
    int sum = 0;
    int i = 1;
    for(; i < n; i++) {
        sum = sum + i;
    }
    return sum;
}

我们单独看 cal() 函数。假设 f() 只是一个普通操作,那第 4 ~ 6 行的时间复杂度就是,T1(n) = O(n)。但 f() 函数本身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它的时间复杂度是 T2(n) = O(n),所以,整个 cal() 函数的时间复杂度就是,T(n)  = T1(n) * T2(n) = O(n * n) = O(n²)。

几种常见时间复杂度实例分析

常见的时间复杂度量级有:常量阶(O(1))、对数阶(O(logn))、线性阶(O(n))、线性对数阶(O(nlogn))、平方阶(O(n²))、指数阶(O(2^n))和阶乘阶(O(n!))。

在常见的复杂度量级中,分为多项式量级和非多项式量级。其中非多项式量级只有两个:O(2^n) 和 O(n!)。当数据规模 n 越来越大时,非多项式量级算法的执行时间会急剧增加,求解问题的执行时间回无线增长。所以,非多项式时间复杂度的算法是非常低效的算法。

1. 常量阶 O(1)

O(1)只是常量级时间复杂度的一种表示方法,并不是只执行了一行代码。只要代码的执行时间不随 n 的增大而增大,这样代码的时间复杂度我们都记作 O(1)。或者说,一般情况下,只要算法中不存在循环语句、递归语句,其时间复杂度就是 O(1)。

int i = 0;
int j = 6;
int sum = i + j;

2. 对数阶(O(logn))和线性对数阶(O(nlogn))

对数阶时间复杂度非常常见,同时也比较难分析。以下代码就是对数阶的体现。

int i = 1;
while (i < = n) {
    i = i* 2;
}

这段代码中,第三行代码是执行次数最多的。所以,只要计算出这行代码被执行了多少次,就能知道整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

从代码中可以看出,变量 i 的值从 1 开始取,每循环一次就乘以 2 。当大于 n 时,循环结束。代码中 i 的取值就是一个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i 的取值如下:

2º   2¹   2²   2³ ..... 2 ^ x = n

所以,我们只要知道 x 值是多少,就知道了这行代码的执行次数了。通过 2 ^ x = n 求解这个问题。高中数学讲究指对函数是一家,所以就有,x = log₂n。所以,这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就是 O(log₂n)。

现在,将代码稍微改动如下,在看一下时间复杂度是多少?

int i = 1;
while (i < = n) {
    i = i * 3;
}

按刚才的思路分析一下,这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为 O(log₃n)。

实际上,不管是以 2 为底、以 3 为底,还是以 10 为底,我们可以把所有对数阶的时间复杂度都记为 O(logn)。原因如下:

中学数学中,在讲述对数函数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换底公式:

loga(b) = logc(b) / logc(a)

所以,就有 log₂n = log₃n / log₃2,log₃n = log₃2 * log₂n。所以就有,O(log₃n) = O(C * log₂n),因为 log₃2 一定是一个确定的常量。基于前面说的:采用 O 标记复杂度的时候,可以忽略系数,即 O(Cf(n)) = O(f(n))。所以,O(log₂n) 就等价于O(log₃n)。因此,在对数阶时间复杂度的表示方法里,我们可以忽略对数的 “底”,统一表示为 O(logn)。

对于,O(nlogn)就比较容易了,根据乘法法则,我们对上述代码循环执行 n 遍,时间复杂度就是 O(nlogn)了。而且,O(nlogn)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算法时间复杂度。比如,归并排序、快读排序的时间复杂度都是 O(nlogn)。

3. O(m + n)、O(m * n)

还有一种代码的复杂度由两个数据的规模来决定的情况。代码如下:

int cal(int m, int n) {
    int sum_1 = 0;
    int i = 1;
    for (; i < m; i++) {
        sum_1 = sum_1 + i;
    }

    int sum_2 = 0;
    int j = 1;
    for (; j < n; j++) {
        sum_2 = sum_2 + j;
    }

    return sum_1 + sum_2;
}

m 和 n 是表示两个数据规模。我们无法实现评估 m 和 n 谁的量级大,所以我们在表示复杂度的时候,就不能简单的利用加法法则,省略掉其中一个了。所以,这种情况的时间复杂度就是 O(m + n)。

针对这种情况,原来的加法法则就不适用了,我们需要将加法法则改为: T1(m) + T2(n) = O(f(m) + g(n)) 。但是乘法法则仍然有效:T1(m) * T2(n) = O(f(m) * g(n))。当 m == n 时,这就变成了平方阶(O(n²))了。

空间复杂度分析

时间复杂度的全称是渐进时间复杂度表示算法的执行时间与数据规模之间的增长关系。类比之下,空间复杂度就是渐进空间复杂度了,表示算法的存储空间同数据规模之间的增长关系

分析一段代码:

void print (int n) {
    int i = 0;
    int[] a = new int[n];
    for (i; i < n; i++) {
        a[i] = i * i;
    }

    for (i = n - 1; i >= 0; i--) {
        System.out.println(a[i]);
    }
}

采用跟时间复杂度一样的分析方法,在第 2 行代码中,申请了一个空间存储变量 i,但是它是常量阶的,跟数据规模 n 没有关系,第 3 行中申请了一个大小为 n 的 int 类型数组,除此之外,剩下的代码都没有占用更多的空间,所以整段代码的空间复杂度就是 O(n)。

常见的空间复杂度是有 O(1)、O(n)、O(n²),像 O(logn)、O(nlogn)这些一般很少遇到。

本文来自极客时间 -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专栏。特此感谢。

版权所有: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40036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