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走线的时候,差模(逆相)2倍加强
共模(同相)互相抵消。双绞线可以抑制共模噪声!!!
滤除差模信号一般并不是传输系统中的主要目标,因为差模信号是我们传输的有效数据。为了滤除差模信号中的高频噪声,可以采用 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 等技术。关键是要在滤波时确保不丢失传输的有效数据,同时去除不需要的噪声。最终目的是提升数据传输的质量与稳定性。
USB信号线中产生共模噪声的原因:
在 USB 信号线中产生共模噪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信号传输过程中电磁干扰和噪声的产生与传输线路的设计和使用环境密切相关。共模噪声是指在同一方向上传播的噪声,通常是影响信号线的两个(或更多)信号线与地之间的噪声信号。以下是 USB 信号线中产生共模噪声的主要原因:
1. 高速信号传输
- USB 2.0 和 USB 3.0 都是高速信号传输协议,在数据传输时,信号的频率较高。高速信号(如 USB 3.0 的 5 Gbps 或更高)容易引起电磁辐射或干扰,尤其是在不良的布线和屏蔽条件下。
- 高速信号的快速变化(如脉冲信号)可能会导致信号线和周围环境之间产生较强的电磁场,从而诱发共模噪声。
2. 电源干扰
- USB 信号线不仅用于数据传输,还可能传递电源(尤其是用于充电或电力供给的 USB 端口)。电源线(Vcc 和 GND)上的噪声可能通过电源回路耦合到数据传输线上,特别是在电源品质不高或者电源噪声较强时。
- 比如,当 USB 电源出现不稳定、纹波或干扰时,这些噪声信号就可能通过地线或电源线耦合到 USB 信号线上,形成共模噪声。
3. 地线回路
- 不同设备之间的地线可能会存在电位差,这种电位差会通过地线引起共模噪声。在一些设备之间,由于不同的电源系统或地线接地方式不同,地线上的噪声可能被耦合到信号线上,造成共模噪声。
- 例如,当设备在地电位不一致或电气隔离不良的环境下工作时,信号线的噪声会变得更加严重。
4. 不良的布线与布局设计
- USB 信号线的布线和布局设计不良,尤其是在高速 USB 3.0 和 USB 3.1 接口中,可能导致信号反射和串扰,从而引发共模噪声。
- 信号线和电源线、地线的互相耦合也可能导致噪声的产生。线间的过长距离、交叉布线、不合理的走线方式,或者未采用良好的屏蔽和接地技术,都会增加共模噪声的风险。
5. 不良的接地和屏蔽
- USB 线缆的屏蔽设计和接地不足可能导致外界电磁干扰对 USB 信号线产生影响。尤其在工业环境中,外部电磁噪声源较多(如电动机、电源设备等),这些干扰信号会通过不充分屏蔽的信号线传导进系统,从而导致共模噪声。
- 当 USB 设备的外壳没有适当接地或没有合适的屏蔽设计时,外部的电磁干扰会通过信号线引入设备,产生共模噪声。
6. USB 接口的插拔过程
- USB 设备的插拔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电源线和数据线的瞬时电压变化,尤其是在设备没有良好的电气隔离的情况下。插拔时,信号线可能受到外部噪声或电气干扰,导致短暂的共模噪声。
7. 噪声源设备
- USB 总线连接的设备可能是噪声源本身。例如,一些带有高频开关电源的设备(如 USB 电源适配器、外部硬盘等)会产生电磁噪声。这些设备的噪声可能通过 USB 线路或电源线传导到信号线,导致共模噪声。
8. 不良的连接器和线缆质量
- 低质量的 USB 连接器和线缆可能导致接触不良、信号反射或串扰,从而引发共模噪声。尤其是在高速传输(如 USB 3.0 或更高)时,信号的完整性要求较高,任何不良的连接和线缆设计都可能产生噪声。
如何减小共模噪声?
-
屏蔽与接地:使用屏蔽良好的 USB 线缆,并确保设备外壳或屏蔽层接地,可以有效减少外界噪声的影响。
-
信号线的合理布局:确保信号线尽可能短且避免与电源线平行布线,减少线间干扰。
-
使用共模滤波器:在 USB 电源线或信号线上使用共模滤波器,可以有效地抑制传导到设备内部的共模噪声。
-
良好的接地设计:确保设备和外部电路之间的地线连接良好,避免地电位差产生噪声。
-
电源噪声抑制:对于需要电源供应的 USB 设备,使用高质量的电源滤波器或稳压器,以减少电源干扰。
共模滤波器主要用于抑制共模噪声,通常在电源和信号线中使用。以下是选型时需要考虑的几个关键因素:
1. 频率范围
共模滤波器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共模噪声。根据应用的频率范围选择滤波器的工作频带。
- 如果应用频率较高(如高速数据通信、开关电源等),需要选择高频响应较好的滤波器。
- 如果应用涉及低频噪声(如电源干扰),则可以选择低频响应较好的滤波器。
2. 额定电流与电压
- 电流承载能力:共模滤波器需要能够承受系统中工作电流。额定电流通常由滤波器的线圈绕组和材料决定。
- 工作电压:滤波器需要能够在电源电压范围内正常工作。确保滤波器的工作电压不超过系统中的最大电压。
3. 阻抗匹配
共模滤波器通常会影响电路的阻抗,因此要选择能够与应用中的电源或信号线阻抗匹配的滤波器。常见的信号线阻抗为50Ω或75Ω,电源线则为低阻抗。阻抗匹配在高速信号线中较为重要。
4. 插入损耗与衰减特性
插入损耗表示滤波器对信号传输的衰减程度,衰减特性表示滤波器对噪声的抑制能力。
- 对于需要保持信号完整性的应用(如通信、精密测量等),选择插入损耗小、衰减特性好的滤波器。
- 对于较为粗糙的工业环境,适当的插入损耗和较强的噪声抑制能力即可。
7. 滤波器的电感值
电感值与滤波器的共模抑制能力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电感值越高,滤波器对共模噪声的抑制效果越好,但会增加尺寸和成本。根据电路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感值。
8. 材料选择
- 常用的共模滤波器材料包括铁氧体、金属粉末等。铁氧体材料适用于较高频率的滤波,而金属粉末材料适用于中低频。
- 确保材料与噪声源频率匹配,以获得最佳的噪声抑制效果。
10. 符合标准与认证
- 如果应用涉及通信、医疗、电力等领域,可能需要满足特定的EMC(电磁兼容性)或其他安全标准。
常见应用:
- 电源干扰抑制:电源线共模噪声抑制。
- 信号线干扰抑制: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共模噪声抑制。
- 电动机驱动器与变频器:用于电机控制系统中,降低由电机驱动引起的共模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