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面试必问:内存泄漏和内存溢出的区别?

程序的运行需要内存。只要程序提出要求,操作系统或者运行时就必须供给内存。对于持续运行的服务进程,必须及时释放不再用到的内存。否则,内存占用越来越高,轻则影响系统性能,重则导致进程崩溃。不再用到的内存,没有及时释放,就是内存泄漏(memory leak)。而内存溢出(out of menory),指的是程序需求的内存,超出了系统所能分配的范围。

一、内存泄漏(memory leak)

内存泄漏是每个开发者最终都要面对的问题,它是许多问题的根源:反应迟缓,崩溃,高延迟,以及其他应用问题。

1. 概念

应用程序不再需要占用内存的时候,由于某些原因,内存没有被操作系统或可用内存池回收。

2. 常见内存泄漏

意外的全局变量JS中对于未声明的变量,会在全局范围中创建一个新的变量来对其进行引用。在浏览器中,全局对象是window。

function fn() {

a = 3

console.log(a)

}

fn()

没有及时清理的循环计时器

var intervalId = setInterval(function () {

console.log( '----')

}, 1000)

//未清除当前循环定时器 cLearInterval(intervaLId)

 

闭包未释放闭包(closure)是一个函数以及其捆绑的周边环境状态(lexical environment,词法环境)的引用的组合。换而言之,闭包让开发者可以从内部函数访问外部函数的作用域。在 JavaScript 中,闭包会随着函数的创建而被同时创建。当闭包被使用,内部函数使用了外部函数的变量,就会造成内存泄漏。

function fn1() {

var a = 1

function fn2() {

var b = ++a

console.log(b)

}

return fn2

}

var f = fn1()

f()

//释放闭包 f = null

3. 怎样避免内存泄漏

减少不必要的全局变量,或者生命周期较长的对象,及时对无用的数据进行垃圾回收;

注意程序逻辑,避免“死循环”之类的;

避免创建过多的对象 原则:不用了的东西要及时归还。

二、垃圾回收机制

因为不是所有无用对象内存都可以被垃圾回收机制回收的,那当不再用到的内存,没有及时回收时,我们叫内存泄漏。那么我们接下来了解下垃圾回收机制。

1.垃圾如何产生?又如何判断垃圾?

简单来说垃圾就是程序不用的内存或者是之前用过了,以后不会再用的内存空间。如何判断垃圾就是看这个对象能否被访问,那如何知道对象能否被访问?有一个专业的词叫可达性。根据对象是否可达来判断。可达就不需要被回收,不可达就需要被回收。

let obj= {name: 'zs'}

obj = [1, 2, 3]

在js中数据分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引用数据类型在栈中保存的是引用,实际是存储在堆中的。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obj变量指向对象{name: 'zs'},然后又把obj指向了新的数组[1, 2, 3],所以之前的{name: 'zs'}就不可能被访问到了(没有了可达性),就变成了垃圾。

2.为什么要垃圾回收?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产生了垃圾就会导致浪费内存空间,一个两个还好,多了的话我们的程序可能会越来越卡顿,到最后崩溃。所以就需要垃圾回收机制来帮我们自动清理没用的垃圾,释放出更多的内存来给当前程序使用,这样程序就会一直流畅的运行下去。

3.垃圾回收的方式

垃圾回收机制里面最常用的两个方式就是标记清除法和引用计数法。

标记清除法这是目前浏览器大多基于标记清除法。我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标记:从根节点遍历为每个可以访问到的对象都打上一个标记,表示该对象可达。清除:在没有可用分块时,对堆内存遍历,若没有被标记为可达对象就将其回收。

引用计数法引用计数法就是追踪每个变量被引用的次数,当引用数为0将可以被回收掉。

三、内存溢出(out of menory)

一种程序运行出现的错误,当程序运行需要的内存超过剩余内存时就会抛出内存溢出的错误。

1.概念

程序要求的内存,超出了系统所能分配的范围。

2.举例

var arr=[]

for (let i = 0; i < 1000000; i++) {

arr[i] = new Array(1000000)

}

//网页直接崩溃,错误代码:Out of Memory

四、实际项目中出现的内存溢出

VUE项目开发时间长了,随着项目越来越大,打包的时间也相应的变长,打包时的内存也增多了。这时候产生了一个问题,在发布项目的时候,会出现类似如下错误的提示。

FATAL ERROR: Ineffective mark-compacts near heap limit Allocation failed - JavaScript heap out of memory

out of memory内存溢出,使用内存时只能使用部分内存(64位系统:1.4 GB,32位系统:0.7 GB),这个时候,如果前端项目非常的庞大,Webpack编译时就会占用很多的系统资源,如果超出了V8引擎对默认的内存限制大小时,就会产生内存溢出的错误。

解决办法如下:

// 安装两个npm包 :cross-env increase-memory-limit

// npm install cross-env increase-memory-limit

// 再package.json中添加fix-memory-limit命令

"scripts": {

"serve": "vue-cli-service serve",

"build": "vue-cli-service build",

"fix-memory-limit": "cross-env LIMIT=4096 increase-memory-limit",

},

/*

操作完以上步骤之后,可能会报错 “node –max-old-space-size=4096不是内部或外部命令``”该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项目的node_modules.bin下面找到所有的*.cmd文件,

在ENDLOCAL语句的上边一行,修改"%_prog%" 改为 %_prog%, 去掉双引号。

*/

// LIMIT是你想分配的内存大小,然后执行npm run fix-memory-limit。

再执行npm run serve重新启动项目,就不会再内存溢出了。

五、总结

内存泄漏积累过多最终会导致内存溢出,因为系统中的内存是有限的,如果过度占用资源而不及时释放,最后会导致内存不足,从而无法给所需要存储的数据提供足够的内存,从而导致内存溢出。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android面试大厂考174题是一道比较常见的面试题,主要考察对Android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174题是关于Android中Activity的生命周期的题。Activity是Android应用的基本组件之一,了解和掌握它的生命周期是开发Android应用的基本要求。 Activity的生命周期包括以下几个常用方法:onCreate()、onStart()、onResume()、onPause()、onStop()、onDestroy()等。这些方法分别在Activity的不同阶段被调用,用于管理Activity的状态和响应用户的操作。 在回答174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 1. 对于Activity的生命周期的理解:就是回答上述的onCreate()、onStart()、onResume()、onPause()、onStop()、onDestroy()等方法的作用和调用顺序。 2. 对于Activity状态的切换:从后台到前台、从前台到后台时,Activity的生命周期方法的调用顺序是什么。 3. Activity被销毁的场景:Activity被销毁的场景有哪些,例如用户主动退出、内存不足等。 4. 懂得如何管理Activity的状态和数据:例如在onSaveInstanceState()、onRestoreInstanceState()等方法中保存和恢复Activity的状态和数据。 5. 扩展性题:除了上述常用方法外,你还知道其他的Activity生命周期相关的方法吗?它们有什么作用?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回答,可以较全面地回答174题。同时,结合自己在实际开发中的经验和实践,给出一些实际的例子和场景,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升面试效果。 ### 回答2: Android面试中,174题是一个考的题,考察的是对于RecyclerView中的Item动画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RecyclerView是Android中常用的列表型控件,能够高效地展示大量数据。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我们可以为RecyclerView中的Item添加动画效果,使界面更加生动。 在实现RecyclerView的Item动画时,我们可以使用Android提供的默认动画效果,比如淡入淡出、平移、缩放、旋转等,也可以使用属性动画自定义动画效果。 当我们需要自定义动画效果时,可以通过RecyclerView.ItemAnimator类来实现。我们需要重写四个方法: 1. canReuseUpdatedViewHolder():判断是否可以复用已更新的ViewHolder。 2. animateAdd():为添加的Item添加动画效果。 3. animateMove():为移动的Item添加动画效果。 4. animateRemove():为删除的Item添加动画效果。 在实现这些方法时,我们可以使用属性动画,通过修改Item的属性值来实现平移、缩放等效果。同时,还可以配合插值器(Interpolator)来调整动画的速度曲线。 除了自定义动画效果外,我们还可以通过RecyclerView.ItemDecoration类来实现对Item的装饰效果,比如分割线、间隔等。这样可以让RecyclerView的布局更加美观和易读。 总结起来,动画在Android应用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升用户体验。在面试中,了解RecyclerView的Item动画实现原理和实践经验是备的。我们需要熟练掌握默认动画效果的使用,同时能够自定义动画效果,并且理解RecyclerView.ItemAnimator和RecyclerView.ItemDecoration的用法。 ### 回答3: Android面试大厂考的174题主要针对Android开发相关的知识、技术和经验进行考察。下面我将对其中一些常见的题进行回答。 1. 请介绍一下Activity的生命周期。 Activity的生命周期包括:onCreate()、onStart()、onResume()、onPause()、onStop()、onRestart()和onDestroy()。onCreate()在Activity被创建时调用,用于初始化Activity的状态和布局;onStart()在Activity可见但未获取焦点时调用;onResume()在Activity获取焦点时调用,此时Activity处于运行状态;onPause()在Activity失去焦点、但仍可见时调用,通常用于保存数据或释放资源;onStop()在Activity不再可见时调用,可以做一些清理工作;onRestart()在Activity重新展示时调用;onDestroy()在Activity被销毁时调用。 2. 请说明Android中的四种存储方式。 Android中的四种存储方式分别为:SharedPreferences、文件存储、数据库存储和网络存储。 - SharedPreferences是一种轻量级的存储方式,用于存储少量的键值对数据,适用于存储一些简单的配置信息。 - 文件存储用于存储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可以使用FileOutputStream和FileInputStream进行读写操作。 - 数据库存储使用SQLite数据库来持久化保存结构化数据,可以通过SQLiteOpenHelper来创建和管理数据库。 - 网络存储通过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将数据存储在服务器上,常见的方式有HTTP请求和WebSocket。 3. 请解释一下Android中的消息机制。 Android中的消息机制主要用于不同组件之间的通信和线程间的通信。它基于“消息队列”和“消息循环”的概念,核心类为Handler、Message和Looper。 - Handler:Handler负责发送和处理消息,通过sendMessage()方法发送消息,通过handleMessage()方法处理消息。 - Message:Message对象封装了消息的内容,包括消息类型和数据。 - Looper:Looper用于管理MessageQueue,不断从MessageQueue中取出消息并将其分发到对应的Handler进行处理。 通过使用消息机制,可以实现不同线程之间的通信,例如在子线程中下载数据完成后,使用Handler将结果传递给主线程进行UI更新。 以上是对部分Android面试大厂考的174题的回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