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晚间,万千人翘首以盼的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官网更新,出现2025版本,但并未正式公开。
3月20日上午,撤销2025查询通道,因此之前可能是在进行数据测试。
3月20日下午,官方正式发布通告,预警名单和分区表同时发布!
2025中科院分区变动情况
2025年期刊分区表包括SCIE、SSCI、A&HCI、ESCI和OAJ,共设置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内的21个大类。
2025年期刊分区表沿用和增加如下规则:
1)沿用Review期刊分区规则,Review期刊不占用学科内分区名额。
2)沿用数据期刊分区规则,数据期刊不占用学科内分区名额。
3)完善大类Top期刊遴选规则,大类1区期刊为Top期刊,大类2区超越指数top 25%中发文量大的期刊为Top期刊。
4)沿用《"期刊分区表"综合性期刊评价方法||工作方案》。
5)新增Mega Journal标记,2023年或2024年发文超过3000的期刊标记为Mega Journal。
6)新增科睿唯安的"On hold"期刊的标记,月度同步最新状态。
7)进入当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的期刊将不再进行分区。
8)涉及科研诚信论文产生的不当引用将在计算分区时被剔除。
9)全部ESCI期刊(除年发文量<5)给予分区,不占用分区名额。
10)《全球OA期刊索引(OAJ)》的英文期刊给予分区。
11)开启第二轮“中国SCI期刊支持计划”:提升中国期刊入选高分区比例和提升弱势学科的期刊分区结果。
12)探索中英文科技期刊“同质等效”评价,被WoS平台收录的中文科技期刊,按照中文引用数据和专家意见划分分区。
以下为部分分区数据:
(1)材料
(2)化学
(3)环境
(4)工程
(5)综合
(6)生物
(7)医学
(8)物理
(9)地学
(10)农林
此次分区发布引起不少争议,包括但不限于:很多老牌1区期刊掉到了2区,例如Nano Energy,Nano Letters,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而中科院主管的《Chinese Physics Letters》(影响因子3.5,JCR二区)却登顶一区!
一、算法数据的不合理
对比公开可查的数据,《Nano Letters》在Scopus数据库中的CiteScore高达14.8,论文被引半衰期长达7.3年,在纳米领域Top1%论文占比达21%。而《Chinese Physics Letters》的对应数据仅为5.2、4.1年与3.7%。这种数据层面的全面碾压,却被"超越指数"神奇逆转。
二、同行评议制度的不公平
《Nano Letters》编委会由12位诺贝尔奖得主领衔,采用三重匿名评审制度,平均审稿周期达83天,录用率连续五年低于13%。其发表的单篇论文平均被引频次为48次,是《Chinese Physics Letters》(16次)的3倍。
三、学科分类的不科学
在最新分区中,中科院将《Nano Letters》从"材料科学"大类移至"工程技术"类,通过人为改变比较对象实现降级。这种"学科漂移"操作完全违背了科睿唯安(Clarivate)的学科分类标准。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被归入"物理类"的《Chinese Physics Letters》,其刊载论文中42%涉及材料科学!
除这两本期刊外,仍有不少期刊的分区存在不合理之处,这也不禁让人深思中科院分区的存在是否已偏离了它存在的初衷,现在是否还有当初的威信力?
2025中科院分区查询方法
● 机构用户:在线平台
网址:https://www.fenqubiao.com
● 个人用户:微信小程序“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分区表”(小程序数据更新会延迟两天)
2025中科院预警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预警名单仅有5本,对比2023年预警名单的24本,足足少了19本,也是历史上首次降至10本以下!
1 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ISSN】0929-6212
【影响因子】1.9
【自引率】10.5%
【出版社】Springer
【期刊分区】JCR1区,中科院3区(2023年版)
【年发文量】800+
【国人占比】18.42%
【研究方向】电信学
2 NATURAL RESOURCES FORUM
【ISSN】0165-0203
【影响因子】3.5
【自引率】5.7%
【期刊分区】JCR2区,中科院4区(2023年版)
【出版社】Wiley
【年发文量】200+
【国人占比】10.753%
【研究方向】社会学,环境科学,环境研究
3 Computers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SSN】0045-7906
【影响因子】4
【自引率】2.5%
【期刊分区】JCR1区,中科院3区(2023年版)
【出版社】Elsevier
【年发文量】800+
【国人占比】28.26%(占比第一)
【研究方向】社会学,环境科学,环境研究
4 NUMERICAL HEAT TRANSFER PART A-APPLICATIONS
【ISSN】1040-7782
【影响因子】2.8
【自引率】32.1%
【期刊分区】JCR2区,中科院4区(2023年版)
【出版社】Taylor and Francis
【年发文量】400+
【国人占比】19.94%
【研究方向】工程技术、力学、热力学
5 SCALABLE COMPUTING-PRACTICE AND EXPERIENCE
【ISSN】1895-1767
【影响因子】0.9
【自引率】0%
【期刊分区】JCR4区
【出版社】universitatea de vest
【年发文量】400+
【国人占比】59%
【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
注:期刊目前已被剔除ESCI数据库
一直以来,中科院预警期刊名单的纳入始终没有公布一个明确的,客观的指标,使得该名单的产生,剔除,都成为一个“黑匣子”,这也是受到广泛质疑的一点。
相信官方也看到了以上反馈,所以在2024年名单里特意增加了预警原因,但此举仍没有被认可。“中国作者占比畸高”和“引用操纵”的纳入原因又受到了广泛质疑,所以看到今年没有这2类原因的期刊。
即使如此,很显然,涉及到“论文工厂”问题的期刊绝对不止这5个期刊,它们被纳入的原因是什么,其它涉及到“论文工厂”的期刊没有被纳入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仍然还是一个“黑匣子”。
2024年预警名单
回顾中科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至今已发布多个版本,特别是2020年首次发布后,可以说反响热烈,国内作者终于有一个可以用来指导期刊选择的官方指标,因此被国内各大科研机构广泛使用,名单更被奉为金标准。而如今,绝大多数机构都改为使用自己的期刊预警名单而不是中科院名单。
另外,2023年预警名单(1月31日)发布后,在随后的3月,科睿唯安就一次性剔除了35本SCI,而这些期刊中仅有2本在2023年版名单中显示高风险。
之前一项超过3000人参与的调查问卷显示:53%的人认为当年的预警期刊完全不符合实际,选择符合实际或相当复合的仅占约16%。
网友评价
评论1:
评论2:
评论3:
评论4:
评论5:
评论6: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