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5国自然迎来函评高峰期。
据多方消息:部分人才类项目在4月已开始函评,地面青类项目也已于4月底5月初陆续开始送评。各个口子在5月中旬到月底截止评审,留给函评专家的时间可以说是“紧紧张张”,比如,信息领域(F口)的“地面青”类项目要求函评截止时间在5月25日左右结束,医学领域(H口)某处的“青C”项目在23日结束。
相比以往,近两年基金委要求函评周期缩短,“待评审项目包”也有分批次发放的惯例,“短评审周期+分批次”,这一套组合措施可以看出基金委在“防打招呼”方面下足了功夫。那么今年“防打招呼”成效如何?通过率又将有何变化?
函评进行时,我们一起追踪最新动态,看看国自然深化改革的2025年,释放哪些新的信号?
1 动态包VS静态包
每逢函评,“本子分配是否公平”便成焦点。以往常因同水平本子“扎堆”引发争议:有的评审包“神仙打架”,有的却只能“矮子拔将军”。
这种“本子分配不均匀”的现象,也引起了不少申请人担忧。万一被分配到了“王者”组,岂不是“陪跑”一年?
网友对评审打包“同行衬托”的讨论
据了解,随着AI分配本子的范围扩大,同组本子出现扎堆现象,一方面可能由于关键词重合度、相似度高,AI分配时抓取同类标签导致;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多个申请人在某同一方向上的研究积累、研究思路基本相似,故而被分派到同一组。
为破解这一困局,基金委开展多种应对之策:
• 动态包:评审专家收到的本子组合不固定,同一项目可能被不同专家交叉评审。例如,专家A评赵钱孙李,专家B评赵钱郑王。此举让“竞争对手”随机化,降低“精准打招呼”的可能性。
• 静态包:受限于专家数量,部分领域仍沿用固定组合评审,但动态包比例正逐步扩大。
• 零散包试水:有专家反馈收到仅含1-2项的小评审包,或为扩大评审参与度、分散风险的新尝试。
社交平台上关于函评打包的讨论
无论如何,在AI技术的加持下,可以看出国自然的评审流程在不断优化。无论是“动态包”还是“零散包”,都意在让每个本子都有充分的被评机会,这方面来说,优化举措有助于确保函评程序更加公平。
2 上会难度升级
2025年国自然集中接收期项目接收总量突破43万(433426),增长5万余份,增长率达13.13%;而2025国自然总预算增长31.43亿元,增长率为8.65%。按当前趋势,资助规模增长仍有限,竞争态势越来越严峻。
通常,在函评阶段,将获得“优先资助”(简称a档)与“同意资助”(简称b档)更多的项目视为有“上会”(进入会评)潜力的项目。为了提高评审效率,每年基金委对函评专家会提出“控制a+b比例”的要求。
事关能否冲出重围,这个比例大小就成了申请人们较为关心的数字。据最新各方消息,今年的大多领域的比例要求限制在25%-40%的范围,平均数基本保持在同以往相近的30%上下。
如H口(医学)某组“青C”要求专家将比例控制在20%-25%;C口(生命)某组“面上”要求比例控制在35%,也有C口某处要求不超过20%;F口(信息)面上、地区、青C,比例要求控制在30%左右;G口(管理)某组要求比例控制在40%。
社交平台上关于不同领域函评通过率的讨论
有少部分领域罕见地出现了20%的要求,意味着10份申请书中,给“a”“b”的数量最多仅有2个名额,可以预见,在申请量增长、僧多粥少加剧的背景下,像H口、C口与E口等“热门”赛道,竞争愈发白热化。对申请人来说,以往可能“3A”足以上会,而如今“3A及以上”或许才够上会门槛,难度进一步升级!
3 “新晋”专家,涌现!
2025年函评另一大变化是评审队伍的“年轻化突围”:
• 青基评审面上:青年项目(青C)获得者开始参与面上项目评审;
• 新专家比例攀升:去年刚获批项目的学者,今年已进入评审库,80后、90后身影显著增加。
图源:小红书
这种年轻化趋势,不仅缓解了评审压力,更带来学术视角的革新。年轻专家凭借对科研前沿的敏锐嗅觉,能够精准捕捉创新性研究,为基金评审注入活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青年学者正成为捍卫评审公平的中坚力量。
由于 “资历尚浅、根基未深”,他们较少受到学术圈人情网络的束缚,对 “打招呼” 等不正之风的抵制态度更为坚决。
从动态包分配、A+B比例调控到评审队伍年轻化,2025年国自然改革处处彰显“公平优先”的决心。尽管竞争加剧、挑战升级,但优化举措正为青年学者铺就更透明的赛道。
愿每一位潜心科研的奋斗者,都能在改革的浪潮中抓住机遇,一基必中!
毕业快刊
工程材料类SCI
【期刊简介】IF:0.5-1.0,JCR4区,中科院4区
【录用周期】预计1周左右录用
【征稿领域】半导体、纳米制造、加工和表征技术,信息处理与光通信
健康类SSCI
【期刊简介】IF:0.5-1.0,JCR4区,中科院4区
【录用周期】预计1个月左右录用
【征稿领域】健康、护理、心理、康复、关爱女性等方面研究
信息管理Scopus
【期刊简介】Scopus检索
【录用周期】1周录用,1个月见刊
【征稿领域】计算机、信息系统、企业管理、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商务等
综合类EI
【期刊简介】EI&Scopus检索
【录用周期】1-2个月录用
【征稿领域】人工智能、物联网、AI技术、机器学习等与工程、社科、医学的交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