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方法-李航-笔记总结】九、EM(Expectation Maximization期望极大算法)算法及其推广

本文是李航老师《统计学习方法》第九章的笔记,欢迎大佬巨佬们交流。

主要参考博客:

https://www.cnblogs.com/YongSun/p/4767517.html

https://blog.csdn.net/u010626937/article/details/75116000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EM算法的引入

2. EM算法的收敛性

3. EM算法在高斯混合学习模型中的应用

4. EM算法的推广

 

    EM算法是一种迭代算法,用于含有隐变量(hidden variable)的概率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或极大后验概率估计。EM算法的每次迭代由两步组成:E步,求期望(expectation)M步,求极大( maximization ),所以这一算法称为期望极大算法(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algorithm),简称EM算法。

对于极大似然估计的补充

    极大似然估计,只是一种概率论在统计学中的应用,它是参数估计的方法之一。说的是已知某个随机样本满足某种概率分布,但是其中具体的参数不清楚,参数估计就是通过若干次实验,观察其结果,利用结果推出参数的大概值。最大似然估计是建立在这样的思想上:已知某个参数能使这个样本出现的概率值最大,我们当然不会再去选择其他小概率的样本,所以干脆就把这个参数作为估计的真实值。最大似然估计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反推。多数情况下我们是根据已知条件来推算结果,而最大似然估计是已经知道了结果,然后寻求使该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最大的条件,以此作为估计值。

求最大似然函数估计值的一般步骤:

(1) 写出似然函数;
(2) 对数似然函数取对数,并整理;
(3) 求导数,令导数为0,得到似然方程;
(4) 解似然方程,得到的参数即为所求。

   最大(极大)似然估计也是统计学习中经验风险最小化(RRM)的例子。如果模型为条件概率分布,损失函数定义为对数损失函数,经验风险最小化就等价于最大似然估计。

对于几种估计的详述可参考前文:https://blog.csdn.net/zl3090/article/details/82989065

对于极大似然估计的例子可参考博客:https://blog.csdn.net/pipisorry/article/details/51461997?utm_source=blogxgwz0

1. EM算法的引入

    概率模型又是既含有观测变量,又含有隐变量或潜在变量,如果概率模型的变量都是观测变量,那么给定数据,可以直接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或贝叶斯估计法估计模型参数,但是当模型含有隐变量时,就不能简单地使用这些方法,EM算法就是含有隐变量的概率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法,或极大后验概率估计法

(1)EM算法

    三硬币模型

    

    求解过程:

    三硬币模型可写作(一次实验后的结果):

    

    其中,y是观测变量,表示一次实验的结果是1或者0,z是隐变量,表示未观测到的硬币A的抛掷结果;

    是参数模型,是以上数据的生成模型。

    将观测数据表示为,未观测数据表示为,则观测数据的似然函数为:

    

    

    求参数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即

    这个问题没有解析解,只有通过迭代的方法求解,EM算法就是可以用于求解这一问题的迭代算法。

    按照EM算法,首先选取参数的初始值,记作,然后通过迭代计算参数估计值,直到收敛为止。

    第i次迭代参数的估计值为:,第i+1次迭代为:

    E步:计算观测数据yi来自硬币B的概率:

    

    M步:计算模型参数的新估计值:

    

    进行数字计算:

    假设模型参数的初值为:

    代入上述式子,得:

    

    于是得到模型参数θ的极大似然估计:

    如果选择不同的初值会有不同的结果,也就说明了EM算法与初值的选择有关。

    一般地,用Y表示观测随机变量的数据,Z表示隐随机变量的数据。Y和Z连在一起称为完全数据( complete-data ),观测数据Y又称为不完全数据(incomplete-data)。假设给定观测数据Y,其概率分布是P(Y | θ),其中θ是需要估计的模型参数,那么不完全数据Y的似然函数是P(Y | θ),对数似然函数L(θ)=logP(Y | θ);假设Y和Z的联合概率分布是P(Y, Z),那么完全数据的对数似然函数是log P(Y, Z | θ)。

    EM算法描述如下:

    

    

    Q函数:完全数据的对数似然函数log P(Y, Z | θ)关于在给定观测数据Y和当前参数θ(i)下对未观测数据Z的条件概率分布P(Z | Y,θ(i))的期望称为Q函数,即

    

   EM算法说明:

    步骤(1)参数的初值可以任意选择。但需注意EM算法对初值是敏感的。

    步骤(2)  E步求Q( θ,  θ(i))。Q函数式中Z是未观测数据,Y是观测数据。注意,Q( θ,  θ(i))的第1个变量 θ表示要极大化的参数,第2个变量 θ(i)表示参数的当前估计值。每次迭代实际在求Q函数及其极大。

    步骤(3)  M步求Q( θ,  θ(i))的极大化,得到 θ(i+1),完成一次迭代 θ(i)--> θ(i+1)。后面将证明每次迭代使似然函数增大或达到局部极值。

    步骤(4)给出停止迭代的条件,一般是对较小的正数,若满足则停止迭代。

 

(2)EM算法的导出

    下边解释为什么EM算法可以实现对观测数据的极大似然估计:

    对于一个含有隐变量的概率模型,目标是极大化观测数据(不完全数据),Y关于参数θ的对数似然函数,即极大化:

    

    注意到这一极大化的主要困难是上式中有未观测数据(Z)并包含和(或积分)的对数。

    事实上,EM算法是通过迭代逐步近似极大化L(θ)的,假设在第i次迭代后,θ的估计值是θ(i),我们希望新估计值θ能使L(θ)增加,并逐步达到极大值,因此考虑两者的差:

    

    利用Jensen不等式,得到其下界:(Jensen不等式详见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0%B4%E7%94%9F%E4%B8%8D%E7%AD%89%E5%BC%8F/397409?fr=aladdin

    

    令:

    则:

    因此,函数B是L的一个下界,任何使B增大的θ也可以使L增大,为了使L(θ)有尽可能大的增长,选择θ(i+1)是B达到极大,即:

    

    

    上式等价于EM算法的一次迭代,即求Q函数及其极大化,下图给出EM算法的直观解释:

    

    图中上方曲线为L(θ),下方曲线为B(θ, θ(i)),为对数似然函数L(θ)的下界,且在 θ=θ(i)处相等。EM算法找到下一个点θ(i+1)使函数B(θ, θ(i))极大化,也使函数Q(θ, θ(i))极大化。函数B的增加,保证对数似然函数L在每次迭代中也是增加的。EM算法在点θ(i+1)重新计算Q函数值,进行下一次迭代。在这个过程中,对数似然函数L不断增大。从图可以推断出EM算法不能保证找到全局最优值。

(3)EM算法在非监督学习中的应用

    训练数据只有输入没有对应的输出(X,?),从这样的数据学习模型称为非监督学习问题。EM算法可以用于生成模型的非监督学习,生成模型由联合概率分布P(X, Y)表示,可以认为非监督学习训练数据是联合概率分布产生的数据。X为观测数据,Y为未观测数据。

2. EM算法的收敛性 

    EM算法的最大优点是简单性和普适性,下边探索EM算法得到的序列估计的收敛性:

    定理 :设P(Y | θ)为观测数据的似然函数,θ(i) (i=1, 2,...)为EM算法得到的参数估计序列,P(Y | θ(i) )(i=1, 2,...))为对应的似然函数序列,则P(Y | θ(i) )是单调递增的,即:

    

    定理 :设P(Y | θ)为观测数据的似然函数,θ(i) (i=1, 2,...)为EM算法得到的参数估计序列,L(θ(i))=P(Y | θ(i) )(i=1, 2,...))为对应的似然函数序列,

    (1)如果P(Y | θ)有上界,则L(θ(i))收敛到某一值L*;

    (2)在函数Q与L满足一定条件下,由EM算法得到的参数估计序列θ(i)的收敛值θ*是L(θ)的稳定点。

    EM算法的收敛性包含关于对数似然函数序列L的收敛性和关于参数估计序列θ的收敛性两层意思,前者并不蕴涵后者。此外,定理只能保证参数估计序列收敛到对数似然函数序列的稳定点,不能保证收敛到极大值点。所以在应用中,初值的选择变得非常重要,常用的办法是选取几个不同的初值进行迭代,然后对得到的各个估计值加以比较,从中选择最好的。

3. EM算法在高斯混合学习模型中的应用

    EM算法的一个重要应用是高斯混合模型的参数估计。    

    高斯混合模型:高斯混合模型是指具有如下形式的概率分布模型:

    

    高斯混合模型参数估计中的EM算法

    假设观测数据由上述高斯模型生成,我们利用EM算的估计高斯混合模型的参数θ:

    (1) 明确隐变量,写出完全数据的对数似然函数:

     可以设想观测数据yj是这样产生的:首先依概率ak选择第k个高斯分布分模型;然后依第k个分模型的概率分布生成观测

数据yj。这时观测数据yj是已知的;反映观测数据yj来自第k个分模型的数据是未知的,k=1,2,... ,K,为隐变量定义如下:

    

    有了观测数据yi及未观测数据\gamma _{ik},那么完全数据是:

    于是,完全数据的似然函数是:

    

    其中,

    那么,完全数据的对数似然函数为:

(2)EM算法的E步:确定Q函数

    

(3)确定EM算法的M步:

    迭代的M步是求函数Q的极大值,即求新一轮迭代的模型参数:

    

    通过求偏导并令其为0,可以得到:

    

    其中,得到的。

    高斯混合模型参数估计的EM算法

    

4. EM算法的推广

    EM算法还可以理解为F函数的极大-极大算法,基于这个解释有若干变形与推广,如广义期望极大(GEM算法)等。

(1)F函数的极大-极大算法

    F函数:假设隐变量数据Z的概率分布为\widetilde{P}(Z),定义分布\widetilde{P}与参数θ的函数F(\widetilde{P},θ)如下:

    

    称为F函数,式中是分布\widetilde{P}(Z)的熵。

    引理1:对于固定的θ,存在唯一的分布\widetilde{P}_{\theta }极大化F(\widetilde{P},\theta ),这时\widetilde{P}_{\theta }由下式给出:,并且\widetilde{P}_{\theta }随θ连续变化。

    引理2:若,则

    定理1:设L(θ) = logP(Y|θ)为观测数据的对数似然函数,\theta ^{(i)},i =1,2,...,为EM算法得到的参数估计序列,函数F(\widetilde{P},\theta )由上述F函数定义,如果F(\widetilde{P},\theta )\widetilde{P}^*\theta ^*有局部极大值,那么L(θ)也在\theta ^*有局部极大值;如果F(\widetilde{P},\theta )\widetilde{P}^*\theta ^*达到全局最大值,那么L(θ)也在\theta ^*达到全局最大值。

    定理2:EM算法的一次迭代可以由F函数的极大-极大算法实现,设\theta ^{(i)}为第i次迭代参数θ的估计,\widetilde{P}^{(i)}为第i次迭代函数\widetilde{P}的估计,在第i+1次迭代的两步为:

    (1)对固定的\theta ^{(i)},求\widetilde{P}^{(i+1)}使F(\widetilde{P},\theta^{(i)} )极大化;

    (2)对固定的\widetilde{P}^{(i+1)},求\widetilde{\theta }^{(i+1)}使F(\widetilde{P^{i+1}},\theta )极大化;

(2)GEM算法

    算法1:

    

    在GEM算法1中,有时求Q(theta,theta(i))的极大化是很困难的。 GEM算法2和GEM算法3并不是直接求theta(i+1)使Q达到极大的theta,而是找一个theta(i+1)使得Q(theta(i+1), theta(i)) >Q(theta(i), theta(i))。

    算法2:

    

    算法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