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2024年下半年考试刚结束没多久,就有一些伙伴问我,现在准备明年的软考来得及吗?
其他科目由于了解深度不够所以没有发言权,但是对高项、信管和中项而言,我的回答是:通常完全来得及。因为从过去经验看,软考这几个科目的备考时间通常约为 3 个月,这并非绝对,具体所需时长在 100 小时到 300 小时之间波动,而这一差异根据每个人的不同而不同,关键就在于结合考试的特点来看自己的情况,有时间的情况下能提前半年备考肯定通过率也会高一些。
首先看考试的特点,提到考试的特点,首先就要看教程和考纲,因为这是备考的核心基石,官方教程无疑是软考备考的根基所在,所有的考点与考题皆源出于此。
举例来说,如果你首次接触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官方教程,若要完整通读一遍教程,依据经验,最少最少都需要耗费 40 小时的时间,这几乎相当于一周的时长。
然而,仅仅一遍阅读远远不足以应对考试。通常情况下,需要进行三遍阅读。第二遍与第三遍阅读时,速度会有所提升,两遍累计大概需要 60 小时。如此算来,三遍教程阅读总计约 100 小时。但即便完成这 100 小时的教程学习,也绝不可掉以轻心。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教程内容往往较为晦涩枯燥,极易导致读完后仍处于懵懂状态,且记忆留存效果不佳。此外,软考的出题独具特色,答题亦有特定技巧,若对这些缺乏深入了解,在考场上恐难取得理想成绩。
再看考试科目,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共涵盖三个科目。
其一为《综合知识科目》,其考试题型为选择题,总分 75 分。该科目主要考查你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涉及众多概念、原理与技术要点。
其二是《案例分析科目》,题型为解答题,同样总分 75 分。此科目要求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项目管理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包括问题诊断、解决方案提出以及经验教训总结等。
其三则是《论文科目》,属于写作题类型,总分 75 分。你需要依据给定的主题,结合自身的项目管理实践与理论知识,撰写一篇具有逻辑性、系统性且深度的论文。
考试科目的特点,就意味着在2025年的备考过程中,必须针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以及论文写作分别制定适宜的备考策略,从不同角度全方位提升自身的应试能力。
所有人面对的都是同样的考试,但是所有人的情况都不相同,这也是导致每个人备考时间从100小时到300小时巨大差异产生的原因。
首先影响备考时长的是行业经验,项目管理实践的助力、是否拥有相关的 IT 项目管理经验,是备考过程中一个极为关键的考量因素。
由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主要面向项目管理岗位,如果你在企业中曾经从事或正在从事项目管理相关工作,那么在学习教程时,其理解与吸收的速度将显著优于毫无经验的新手。
在面对复杂的项目管理理论与流程时,他们能够凭借自身的实践经历迅速建立起知识关联,从而加深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在论文写作环节,你就能够更加自如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经验相结合,使论文内容更加丰富、生动且具有说服力,更易获得高分。
其次影响备考时长的是考试经验,是否熟悉软考风格、轻车熟路,是否参加过高项考试或者其他软考考试,同样对备考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你曾经参加过高项考试,那么对于本次考试的整体流程、题型特点以及难度分布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与体验,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而且,鉴于软考各类考试在风格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使你参加的是其他软考科目,也能够从中获取一些通用的备考经验与技巧,例如答题节奏的把握、知识点的重点关注区域等,从而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中更加从容应对。
最后一点就是个人的个性特质,也就是是否拥有充足的可支配时间以及强大的自制力,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备考的个人特征影响。
时间是备考的物质基础,若没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学习,一切皆为空谈。然而,仅有时间而缺乏自制力,同样难以达成目标。在备考过程中,你需要合理规划时间,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并凭借强大的自制力严格执行。不过如果你缺乏行业经验与考试经验,但是能够在时间与毅力方面给予充分保障,依然可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通过努力备考最终顺利通过考试。
综上所述,如前文所述,教程学习推荐 100 小时,而三个科目的针对性准备也大致需要 100 小时左右。因此,对于毫无经验的小白考生来说,200 小时的备考时长较为必要。倘若每天能够保证 2 小时的学习时间,那么大约需要 3 个月的时间。当然,如果具备行业经验或者考试经验,那么备考时长则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压缩。但是一定要知道,备考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并非单纯的时间投入,而是对考试本身以及自身状况的深度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最契合自身的备考计划,从而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中脱颖而出,顺利获取证书。
最后分享一份全套备考学习资料,给那些想学习软考 的小伙伴们一点帮助,【免费分享】!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扫码分享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