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描述了 MIKE SHE 灌溉命令区域(Irrigation Command Areas) 的功能、使用条件、数据输入要求和水源管理方法。以下是内容的结构化摘要,帮助理解和应用该功能:
1. 灌溉命令区域的概念
- 作用:定义水的来源及其在模型中的应用方式。
- 数据项划分:
- 分布对话框:定义命令区域的空间分布(可用
.shp
文件)。 - 水源及应用方法对话框:定义水源种类、应用优先级及其限制条件。
- 分布对话框:定义命令区域的空间分布(可用
2. 数据要求
- 地理信息:
- 可使用
.shp
文件定义命令区域分布。 - 关联
.dbf
文件可导入命令区域的详细信息。
- 可使用
- 水源信息:包括河流、单井、浅井及外部水源的具体配置。
- 应用方法:喷灌(Sprinkler)、滴灌(Drip)或漫灌(Sheet)。
3. 主要功能
3.1 水源种类及其管理
- 河流:
- 配置基于 MIKE 11 模型的河流分支名和链桩号。
- 可设定流量和水位阈值(停止和重启值)。
- 单井:
- 定义坐标位置、滤层深度、最大抽取速率及水位限制。
- 浅井:
- 自动在命令区域网格单元中布设多个浅井,简单提取地下水。
- 外部水源:
- 模拟来自流域外的供水来源,仅限制为最大抽取速率。
3.2 灌溉方法
- 喷灌:将水分配到降水成分中。
- 滴灌:直接作为地面积水。
- 漫灌:通过地表漫流将水分配到命令区域单元中。
3.3 灌溉许可限制
- 按时间段限制:通过
dfs0
文件定义时间序列中的最大用水量。 - 实时监控:生成日志文件追踪许可使用情况,超量时自动停止灌溉。
4. 计算过程
- 供应分配:
- 基于需求和储存量计算每个水源的供应系数(0-1)。
- 对优先级和排名依次分配,直到满足需求或达到供水上限。
- 线性蓄水池方法:
- 使用线性蓄水池计算可用储量,公式:
V = S y ⋅ A T ⋅ ( D r − D w ) V = Sy \cdot A_T \cdot (D_r - D_w) V=Sy⋅AT⋅(Dr−Dw)
- V V V :可用储量。
- S y Sy Sy:蓄水池特定产水率。
- A T A_T AT:总表面积。
- D r , D w D_r, D_w Dr,Dw:蓄水池深度和水面深度。
5. 注意事项
- 数据一致性:
- 相同网格单元中的多个水源或井应避免冲突。
- 若发现不一致,预处理器会生成警告或停止运行。
- 许可管理:
- 未使用的许可水量不会转移到下一个时间段。
- 模型日志:
- 模拟期间生成详细的灌溉和许可日志,便于结果分析。
6. 应用场景
- 区域农业灌溉规划。
- 地表水与地下水综合管理。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如果需要针对具体模型配置或参数设置的指导,可以进一步沟通!
上述内容描述了 MIKE SHE 灌溉模块中灌溉参数的设置 和 灌溉需求计算方式,以下是关键内容的归纳:
1. 灌溉需求的驱动因素
- 灌溉水量与作物的需水量相关:
- 干旱时期需水量增加,灌溉水量也随之增加。
- 需水量可以通过植被属性文件的 灌溉需求对话框 设置,并选择计算方式。
2. 灌溉需求的计算方式
有四种计算方式,可根据应用场景选择:
2.1 用户指定(User Specified)
- 特点:直接规定每个作物生长阶段的灌溉水量。
- 适用场景:用户已知各阶段的精确需水量或灌溉计划。
2.2 最大允许土壤水分亏缺(Maximum Allowed Deficit)
- 定义:
- 灌溉启动时:土壤水分亏缺达到最大允许值时开始灌溉。
- 灌溉停止时:达到停止亏缺阈值或“田间持水量”时停止灌溉。
- 参考值:土壤水分的基准点,可选择田间持水量或饱和度。
- 典型设置:
- 开始灌溉:如设置为 0.6,表示根区 60% 的有效水分被使用时开始灌溉。
- 停止灌溉:如设置为 0,表示恢复到参考水分值(如田间持水量)时停止。
2.3 作物胁迫因子(Crop Stress Factor)
- 定义:允许作物蒸散量(ET)降至参考蒸散量(ETref)的最低比例。
- 范围:值介于 0 和 1 之间,接近 1 表示作物胁迫容忍度低。
- 触发条件:当作物实际 ET 达到最小值时,灌溉开始。
- 适用场景:需要根据作物胁迫状况动态调整灌溉的应用。
2.4 水层深度(Ponding Depth)
- 定义:根据作物水层深度需求调控灌溉量。
- 工作原理:灌溉需求为实际水层深度与目标水层深度的差值。
- 典型应用:水稻田灌溉模拟。
3. 关键参数描述
参数 | 定义 |
---|---|
Moisture Deficit Start | 最大允许土壤水分亏缺值,达到该值时灌溉开始。 |
Moisture Deficit Stop | 最小允许土壤水分亏缺值,达到该值时灌溉停止。 |
Reference | 水分参考值(饱和度或田间持水量)。 |
Prescribed | 当选择“用户指定”方式时,需水量的固定值。 |
Stress Factor | 最小允许作物实际蒸散量与参考蒸散量的比值(ET/ETref)。 |
Ponding Depth | 灌溉目标水层深度,达到该深度时灌溉停止。 |
4. 设置建议
- 明确目标:根据作物类型及生长阶段确定需水量的计算方式。
- 合理配置:
- 对区域性作物的广泛灌溉,建议选择 最大允许亏缺 或 作物胁迫因子。
- 对水稻田等特殊场景,选择 水层深度。
- 参数校准:结合实地观测数据校准参考值(如田间持水量或蒸散量)。
5. 应用场景
- 农业用水管理:优化灌溉频率和水量,避免过度或不足灌溉。
- 水资源模拟:评估不同灌溉策略对水循环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 气候变化研究:分析干旱条件下作物灌溉需求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