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想法永远都有存在的意义
之前我在为一些公司做产品策划的时候,有很多公司的领导都会把这样的一句话作为口头禅:“要想办法引导用户……”
永远不要认为引导用户是一件简单的事,用户只有需要,才会去使用你的产品。不管用户的需要是实质的生活上的,还是在精神上的,我们都很难去引导他们真正的想法。这就好像一个人爱吃苹果,但是不喜欢榴莲,你引导的结果只能是用户强咽榴莲,而脑子里想的还是苹果。
用户的想法永远都有存在的意义,我们不能轻易的就下定“你的说法是错误的”这样的结论。从某种意义上讲,用户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而不是竞争对手,所以,用户没有必要去欺骗我们。
作为互联网或者软件行业的创业来说,我们和传统行业的创业实在差的太远。在传统行业中,假设我们创业的项目是开一间餐厅,那么我们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用户实际的想法——味道怎么样,环境如何。但是软件和互联网就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用户能提供好的想法或者意见,真的是因为他确实有这样的需要。
几年前,winzip火的一塌糊涂。但是就是因为没有倾听用户的意见,只是让自己的产品可以解压ZIP格式的文件。随着压缩文件越来越多的使用,rar几乎成了压缩文件的主流,winrar因为可以兼任zip和rar,慢慢的占有了大部分的市场,而winzip却逐渐被人们淡忘。
我们在确定了创业的项目后,就要开始从用户角度分析产品本身。在做这件工作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将一些用户的代表列为模型用户,这些模型用户里,包含了用户对新产品各种各样的想法。可以说,在任何产品的出现之前都会有很多人提出不同的、各式各样的需求。
或许在有些时候我们会对有些需求感到啼笑皆非,但是千万不要不在乎这样的需求,存在即合理这句话在需求分析中已经不再是唯心主义了。有些时候,用户提出的要求并不是天方夜谭,如果我们可以站在用户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那么需求分析就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06年的时候,我为上海的一家B/S的在线工作平台做产品策划顾问;在我刚刚接手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平台上的用户有上百家大大小小的公司,上千名身在写字楼的白领都会在这里把每日的工作细节汇报给上级(等于一个门户式多用户的大OA系统)。当时的市场部门告诉我,虽然看起来这个平台的使用率非常高,但是用户粘度却不够,有很多公司尽管在这里申请了工作平台,但也只是使用一些文件传输,签到等功能。平均计算下来,每个人在这个平台每天用的时间不到半个小时。于是我建议平台做了一个意见反馈系统,一个月之后,这家公司的市场部门又告诉我,反馈回来的信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根本没办法使用。
我打开反馈系统大概统计了一下,反馈信息大概有三类:1、设计不够人性化,仅仅一个签到系统不能做到简单的完成签到工作;2、功能确实完善,但是有很多功能是小公司用不到的,大而杂的界面反倒让人无所适从;3、看起来太接近工作,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在这些建议里,甚至有接近一百个以上的人说:“中午能给送盒饭吗?”
于是在和产品经理沟通后,我们对这个系统做了一些必要的简化和企业定制功能,并且在其中加入了一些类似于“一句话心情”、“分享作品”等人性化的功能,让产品本身更能给使用者温馨的感觉。当然,我没有忘记那一百个要求送盒饭的用户:在请公司市场部门又做了一次抽样调查后,发现很多小公司中午订餐确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得知这样的情况后,我们又联系当地的一些快餐公司,将订餐系统的端口直接免费提供给他们。
经过这一系列的改进后,这个系统从第二个月开始使用率越来越高,商业用户也随之增加。简单的一些改变,让平台提供者,第三方服务者(快餐公司等),用户三方得利。
因此,从这里点来看,用户所提出的一些想法自然有实际情况上的难点。但是对他们来说的难点或许我们很轻松就可以完成。所以,用户的想法都是合理的,而对于我们提供产品者来说,要做的,就是提供最适合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最好的方案。
对于创业者来说,任何用户的意见都有可能成为你成功的源动力。在我们创业的过程中,周边人群、用户所提出的建议,或者是你身边朋友对你即将创业项目的建议,都是必须要去考虑的。
一般来说,在某个产品上线之前,都会有一次公测。这个公测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用户建议和意见,以求更加完善自己的产品。也许这些意见或者建议里看上去有很多不合理、搞笑的意见,但是千万不要一笑而过,用户不是傻瓜,他们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东西。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没有考虑到用户的意见,而是用一些手段去欺骗用户的话,那么用户反馈给我们的只有放弃你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