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零基础入门第2节:Android 系统架构和应用组件那些事

本文详细介绍了Android系统架构的四个层次: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系统运行库层和Linux内核层。重点讨论了Dalvik虚拟机和ART运行模式,分析了两者的工作原理和差异,以及它们对Android应用性能的影响。此外,还概述了Android的四大应用组件——Activity、Service、BroadcastReceiver和Content Provider,解释了它们的功能和应用场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继上一期浅谈了Android的前世今生,这一期一起来大致回顾一下Android 系统架构和应用组件。

一、Android 系统架构

Android系统的底层建立在Linux系统之上,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4层组成,它采用一种被称为软件叠层(Software Stack)的方式进行构建。这种软件叠层结构使得层与层之间相互分离,明确各层的分工。这种分工保证了层与层之间的低耦合,当下层的层内或层下发生改变时,上层应用程序无须任何改变。

Android的系统架构和其他操作系统一样,采用了分层的架构。从架构图看,Android分为四个层,从高层到低层分别是应用程序层(Applications)、应用程序框架层(Application Framework )、系统运行库层(Libraries和Android Runtime)和Linux内核层(Linux Kernel),如下图所示:

01 应用程序层

应用程序层是一个核心应用程序的集合,所有安装在手机上的应用程序都属于这一层。该层不仅包括系统内置的应用也包括用户自己安装的应用,例如email 客户端,SMS 短消息程序,日历,地图,浏览器,联系人管理程序,QQ,微信,淘宝,美团等。

该层所有的应用程序都是使用Java 语言编写的,这也是本次主要总结整理的内容。

02 应用程序框架层

开发人员也可以完全访问核心应用程序所使用的API框架。该应用程序的架构设计简化了组件的重用,任何一个应用程序都可以发布它的功能块并且任何其它的应用程序都可以使用其所发布的功能块(不过得遵循框架的安全性)。同样,该应用程序重用机制也使用户可以方便的替换程序组件。

隐藏在每个应用后面的是一系列的服务和系统,其中包括:

1)丰富而又可扩展的视图(Views),可以用来构建应用程序, 它包括列表(List)、网格(Grid)、文本框(Text)、按钮(Button), 甚至可嵌入web浏览器。

2)内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s),使得应用程序可以访问另一个应用程序的数据(如联系人数据库),或者共享它们自己的数据。

3)资源管理器(Resource Manager),提供非代码资源的访问,如本地字符串、图形、和布局文件(Layout files )。

4)通知管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