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各种计时函数总结

  本文对Windows平台下常用的计时函数进行总结,包括精度为秒、毫秒、微秒三种精度的5种方法。分为在标准C/C++下的二种time()及clock(),标准C/C++所以使用的time()及clock()不仅可以用在Windows系统,也可以用于Linux系统。在Windows系统下三种,使用Windows提供的API接口timeGetTime()、GetTickCount()及QueryPerformanceCounter()来完成。文章最后给出了5种计时方法示例代码。

 

标准C/C++的二个计时函数time()及clock()

 

time_t time(time_t *timer);

返回以格林尼治时间(GMT)为标准,从1970年1月1日00:00:00到现在的此时此刻所经过的秒数。

time_t实际是个long长整型typedef long time_t;

头文件:#include <time.h>

 

clock_t clock(void);

返回进程启动到调用函数时所经过的CPU时钟计时单元(clock tick)数,在MSDN中称之为挂钟时间(wal-clock),以毫秒为单位。

clock_t实际是个long长整型typedef long clock_t;

头文件:#include <time.h>

 

 

Windows系统API函数

timeGetTime()、GetTickCount()及QueryPerformanceCounter()

 

DWORD timeGetTime(VOID);

返回系统时间,以毫秒为单位。系统时间是从系统启动到调用函数时所经过的毫秒数。注意,这个值是32位的,会在0到2^32之间循环,约49.71天。

头文件:#include <Mmsystem.h>            

引用库:#pragma comment(lib, "Winmm.lib")  

 

DWORD WINAPI GetTickCount(void);

这个函数和timeGetTime()一样也是返回系统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头文件:直接使用#include <windows.h>就可以了。

 

高精度计时,以微秒为单位(1毫秒=1000微秒)。

先看二个函数的定义

BOOL QueryPerformanceCounter(LARGE_INTEGER *lpPerformanceCount);

得到高精度计时器的值(如果存在这样的计时器)。

BOOL 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LARGE_INTEGER *lpFrequency);

返回硬件支持的高精度计数器的频率(次每秒),返回0表示失败。

再看看LARGE_INTEGER

它其实是一个联合体,可以得到__int64 QuadPart;也可以分别得到低32位DWORD LowPart和高32位的值LONG HighPart。

在使用时,先使用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得到计数器的频率,再计算二次调用QueryPerformanceCounter()所得的计时器值之差,用差去除以频率就得到精确的计时了。

头文件:直接使用#include <windows.h>就可以了。

 

 

下面给出示例代码,可以在你电脑上测试下。

//Windows系统下time(),clock(),timeGetTime(),GetTickCount(),QueryPerformanceCounter()来计时 by MoreWindows
#include <stdio.h>
#include <windows.h>
#include <time.h> //time_t time()  clock_t clock()
#include <Mmsystem.h>             //timeGetTime()
#pragma comment(lib, "Winmm.lib")   //timeGetTime()

int main()
{
	//用time()来计时  秒
	time_t timeBegin, timeEnd;
	timeBegin = time(NULL);
	Sleep(1000);
	timeEnd = time(NULL);
	printf("%d\n", timeEnd - timeBegin);
	
	
	//用clock()来计时  毫秒
	clock_t  clockBegin, clockEnd;
	clockBegin = clock();
	Sleep(800);
	clockEnd = clock();
	printf("%d\n", clockEnd - clockBegin);
	
	
	//用timeGetTime()来计时  毫秒
	DWORD  dwBegin, dwEnd;
	dwBegin = timeGetTime();
	Sleep(800);
	dwEnd = timeGetTime();
	printf("%d\n", dwEnd - dwBegin);
	
	
	//用GetTickCount()来计时  毫秒
	DWORD  dwGTCBegin, dwGTCEnd;
	dwGTCBegin = GetTickCount();
	Sleep(800);
	dwGTCEnd = GetTickCount();
	printf("%d\n", dwGTCEnd - dwGTCBegin);
	
	
	//用QueryPerformanceCounter()来计时  微秒
	LARGE_INTEGER  large_interger;
	double dff;
	__int64  c1, c2;
	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large_interger);
	dff = large_interger.QuadPart;
	QueryPerformanceCounter(&large_interger);
	c1 = large_interger.QuadPart;
	Sleep(800);
	QueryPerformanceCounter(&large_interger);
	c2 = large_interger.QuadPart;
	printf("本机高精度计时器频率%lf\n", dff);
	printf("第一次计时器值%I64d 第二次计时器值%I64d 计时器差%I64d\n", c1, c2, c2 - c1);
	printf("计时%lf毫秒\n", (c2 - c1) * 1000 / dff);
	
	printf("By MoreWindows\n");
	return 0;
}


下面是本人电脑上的测试结果:

 

 

 

转载请标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morewindows/article/details/6854764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C语言的计时函数。首先,我需要回忆C语言中常用的计时方法,常见的可能有使用time.h头文件里的函数,比如clock()或者time()。不过这两个函数有什么区别呢?clock()通常用来计算程序运行的CPU时间,而time()可能返回的是实际的时间。不过用户可能需要的是测量程序执行的时间间隔,所以应该具体说明两者的不同应用场景。 接下来,可能需要提到更精确的计时方法,比如在Windows系统下使用GetTickCount()或者QueryPerformanceCounter(),而在Linux下则使用clock_gettime()。不过这些是平台相关的函数,用户可能想知道跨平台的方法还是特定系统的。另外,C标准库中的函数可能在不同系统下的精度不同,比如clock()在Windows下的精度可能不如Linux下的高。 然后,我需要考虑用户可能的实际应用场景。比如,用户可能想测试某段代码的执行时间,或者进行性能分析。这时候,应该给出具体的例子,比如如何用clock()来测量一个循环的执行时间。同时,要提醒用户注意一些常见错误,比如没有正确转换时间单位,或者多次测量的平均值问题。 另外,C11标准中是否有新增的计时函数?可能需要查证一下,比如timespec_get()函数,它可以提供更高精度的计时。不过这个可能不是所有编译器都支持,特别是旧版本的编译器。所以需要说明兼容性问题。 还要注意不同操作系统下的实现差异。例如,在Windows中,clock()函数返回的是从程序启动开始的时钟滴答数,而Linux下可能不同。另外,使用time()函数的话,精度只能到秒级,可能不够用,这时候需要更高精度的函数。 可能用户对如何计算时间差不太清楚,需要给出具体的代码示例,比如获取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然后相减得到时间差。例如,使用clock()的话,开始用start = clock(),结束用end = clock(),然后计算(end - start)/CLOCKS_PER_SEC得到秒数。 还需要提醒关于多线程或并行程序中的时间测量问题,clock()可能会累计所有线程的时间,而实际时间可能更短,这时候可能需要使用实际时间而不是CPU时间。 总结一下,回答的结构应该包括: 1. 常用的计时函数clock()和time()的区别与用法。 2. 高精度计时方法,如Windows和Linux下的特定函数。 3. C11中的timespec_get()介绍。 4. 代码示例和注意事项,比如单位转换、平台差异等。 在解释过程中,要确保术语准确,比如CLOCKS_PER_SEC常量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结构体来存储时间值。同时,提醒用户注意不同函数的精度和适用范围,避免误导用户在不合适的场景下使用错误的函数。</think>在C语言中,计时功能通常通过标准库 `<time.h>` 实现,以下是常用的计时函数及使用方法: --- ### 一、基础计时函数 1. **`clock()` 函数** - **用途**:测量程序运行的 **CPU时间**(即代码实际占用CPU的时间,单位:时钟周期)。 - **语法**: ```c clock_t start = clock(); // 记录开始时间 // 待测代码 clock_t end = clock(); // 记录结束时间 double duration = (double)(end - start) / CLOCKS_PER_SEC; // 转换为秒 ``` - **注意**: - `CLOCKS_PER_SEC` 是常量,表示每秒的时钟周期数(通常为1000)。 - 不适用于多线程程序的精确计时。 2. **`time()` 函数** - **用途**:获取当前 **日历时间**(从1970年1月1日至今的秒数)。 - **语法**: ```c time_t start = time(NULL); // 记录开始时间 // 待测代码 time_t end = time(NULL); // 记录结束时间 double duration = difftime(end, start); // 计算时间差(秒) ``` - **注意**:精度较低(秒级),适合粗略计时。 --- ### 二、高精度计时方法 1. **Windows平台** - **`GetTickCount()`** 返回系统启动后的毫秒数(精度约15ms): ```c DWORD start = GetTickCount(); // 待测代码 DWORD duration = GetTickCount() - start; ``` - **`QueryPerformanceCounter()`** 高精度计时(微秒级): ```c LARGE_INTEGER freq, start, end; QueryPerformanceFrequency(&freq); // 获取频率 QueryPerformanceCounter(&start); // 开始时间 // 待测代码 QueryPerformanceCounter(&end); // 结束时间 double duration = (end.QuadPart - start.QuadPart) / (double)freq.QuadPart; ``` 2. **Linux/Unix平台** - **`clock_gettime()`** 纳秒级精度(需链接 `-lrt`): ```c struct timespec start, end; clock_gettime(CLOCK_MONOTONIC, &start); // 开始时间 // 待测代码 clock_gettime(CLOCK_MONOTONIC, &end); // 结束时间 double duration = (end.tv_sec - start.tv_sec) + (end.tv_nsec - start.tv_nsec) / 1e9; ``` --- ### 三、C11标准新增函数 - **`timespec_get()`** 支持纳秒级时间获取(需C11及以上): ```c struct timespec ts; timespec_get(&ts, TIME_UTC); // 获取UTC时间 ``` --- ### 四、代码示例(跨平台)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time.h> int main() { // 使用 clock() 计时 clock_t start = clock(); for (int i = 0; i < 1e7; i++); // 模拟耗时操作 clock_t end = clock(); printf("CPU time: %.3f s\n", (double)(end - start) / CLOCKS_PER_SEC); // 使用 time() 计时 time_t t_start = time(NULL); sleep(2); // 模拟2秒等待 time_t t_end = time(NULL); printf("Real time: %.0f s\n", difftime(t_end, t_start)); return 0; } ``` --- ### 五、注意事项 1. **精度差异**: - `clock()` 统计CPU时间,`time()` 统计实际时间。 - 多线程程序需谨慎选择计时函数。 2. **平台兼容性**: - Windows和Linux的高精度函数需区分使用。 3. **单位转换**: 确保将时钟周期正确转换为秒(如除以 `CLOCKS_PER_SEC`)。 通过合理选择函数,可实现从毫秒到纳秒级的精确计时
评论 18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