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C++学习历程(old)

本文讲述了作者从大学时期初次接触C++,通过自学MFC、操作系统和深入阅读专业书籍,逐渐对C++产生浓厚兴趣的过程。在C++的世界里,作者发现了泛型编程的魅力,并通过研读Boost库源码深化理解。尽管后来接触到Java,但作者仍深爱C++的自由和深度,坚信它是程序员的魔法世界。

===============
很久很久以前(..zzZzZZZ... :) ),我在百合的C++版上发过一个帖子,就是下面的东东.过了这么长时间,拿出来...
===============

以作回顾、以作借鉴、以作鼓励。。。

    在上大学以前我从未涉及过编程这一领域,倒是对电脑比较感兴趣,这里所说的“电脑”是指粗浅的应用,我会为了从某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则修改注册表的技巧而兴奋不已,然后回家赶紧尝试,却不名就里。上了大学,大一第一学期,学习的是“计算机基础”,就是那种讲如何操作Windows如何操作Word Excel的书,逃课一学期,觉得挺没意思,只是为大学里的自由感到畅快,可以不用被强制睡午觉,晚上可以海阔天空的闲侃乱弹。身在数学系,大一第一学期感觉数学分析挺有意思,较认真听课(现在想来那或许是我所有学科当中听的最仔细的一门,却也只听了一学期,其中还逃课若干(讲课的老头很不错)),然后那一学期数学分析神奇的拿了九十分(是我所有的学科中最高的),大一上其它课逃课率75%以上,有的课从不上。
    大一下是个转折点,我们开了C++程序设计课程,我在大一上的寒假前得知此事决定用寒假的时间先看完钱能的那本书再说,其中原因并非我那时对C++感兴趣,原因很“委琐”,是为了下学期能够逃课去看我mm,于是寒假结束我看到类那一章,以为小有所成(其实那时我连上机都还没上过,只是纸上谈兵罢了),然后,果然逃课一学期(直到学期末都不知道C++教师的名字),后来考了72分,心里不服,窃以为那老师出的题目太抠门,有些题目没意义也没意思(现在还这么想)。于是,大一下,我几乎又逃掉了所有的课,一无所成。只是觉得C++挺有趣的(这就是我所谓的“转折点”----一个人如果对某一样东西抱有充分的好奇和兴趣,假以时日,则必有所成,就像刘慈欣在他的《朝闻道》中所写的:“一个文明一旦对头顶的星空抱有了充分的好奇,那么离他们揭开宇宙的奥秘的时日就不远了”,“从远古第一条泥浆虫爬上岸到进化出古人类用了百万年时间,然而人类历史才多长?就已经创造出了这样的文明?”)。
    在大一下的暑假前,我幸运的又发现了侯捷的《深入浅出MFC》,这本书的封面以及侯捷其

评论 70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