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博士的定位

导师与学生的关系怎么了?科研重压之下学生怎么了?

晚上在群里看到这样的一则消息,中南大学研究生答辩未通过跳楼自杀,死前向副院长导师写下五千言,每年,尤其在毕业季节,学生因为出国、学分、成绩、学位证、答辩、感情等等方面,选择轻生的人并不鲜见。

以前总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总是觉得自己尚且没有完整的博士学习经历,在一些问题上的想法可能还比较浅。但是我想这个问题的确需要那些走过那段迷茫期的人或是还处于迷茫期的那些人一起来讨论下。对于这个研究生的遗言我反反复复的看了多遍,并就这个问题在建立的“硕博路上你我同行”群里就导师与学生的问题和读研读博期间的压力问题展开了讨论,讨论的最终也变成了一个“比谁惨”的吐糟会议。

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可以好到之前一个兰州大学的博士在写自己论文致谢时写的那么潸然泪下,也可以差到中南大学研究生五千言中关于导师的种种抱怨和愤恨。关于中南大学研究生的轻生和群里的讨论结果,我的内心真的无法再平静,至少以自己过去的两年半研究生生活去剖析下这个问题。

以前在本科的时候也总是看到或是听到良好的导师和学生的那种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但是当自己真正走进这个圈子的时候,渐渐的发现有些时候不是这样,我听到了太多周边同学对于自己导师的抱怨和吐糟,当然自己也会偶尔去抱怨下自己导师一些不能理解、不近人情的做法。也常在想现在的导师和学生的关系为何走向了这般境地。结合自己的一些经历和群内的讨论,我认为主要的原因可以归为这几类:

一、疏于交流,师生之间越走越远

1.导师和学生在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交流偏少。

老师给学生设定了一个课题,这个课题可能很有新意,片面的认为学生只要按照自己的研究方案,肯定能够得到需要的结果,也从来没去了解学生具体的情况,可能会存在过高估计了学生能力的情况。而学生在期初接触到新的课题时确实斗志昂扬,希望自己能够在导师设定的课题中大展身手,殊不知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拦路虎和瓶颈,往往是碰了一鼻子的灰,有些学生可以很及时的和导师反馈实验结果,而有些学生则一直在闷头苦干,时间花的不少但却仍然得不到预想的结果。

2.导师和学生接触的时间少,无法完成有效的交流。

国内大多数的导师非常的繁忙,晋级职称、出国交流、基金申请、项目洽谈、繁琐会议、经费管理、教课辅导等等占据了导师很多的时间。繁忙不单单是大牛,更是一些年轻的青椒,现在职称的晋升要求越来越多,不单单需要几篇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文章,更是需要有国家自然基金等横向课题和国外著名学校访学的经历。因此,会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大牛忙着国内国外交流、为课题组拉经费,基本没有时间管理学生,青椒往往是“自身难保”,难以在学生辅导上投入过多的时间。很多时候,我们私下里也常常抱怨说“遇到一个好老师不如遇到一个肯认真教你带你做实验的师兄师姐”。

问题是师兄师姐毕竟也要面临着他繁重的课题研究,也只能是帮助自己一起想想办法,帮助的程度也是有限的。自己去独立解决问题,肯定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至少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学习到更多的,但是毕业的时间限制和科研时间的限制,使得我们很难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渐悟,所以导师高屋建瓴的问题剖析势必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时间效益。没有时间的有效交流往往造成了课题研究的搁置和研究生的放任自流,而这些一直未解决的问题不得不在面临写小论文、大论文成为一个加速导师和学生问题之间的定时炸弹。

3.导师和学生之间缺乏生活上的沟通。

如前所说“良好的导师关系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而目前如此和谐的关系相对比较少。导师很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顾及学生的一些想法,有些时候在安排给学生的一些任务时考虑不周全,可能会给学生造成苛刻的不好印象,而学生因为老师的威严,而不敢多言。所以怨隙越结越深,对于导师的定格甚至是届届相传。

二、多方重压,老师学生皆不易

在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关于不好的导师大家都比较喜欢一个词“奇葩”。当然,这纯粹是对于个别的确很为难学生、品德确实不好的老师的一种吐糟的书法,我也坚信我所接触的大多数老师在科研、品德等多方面是值得我们终生学习的榜样。每一个老师都也是从学生生涯走过,他们很深知学生的想法,他们也很能体会学生苦与累,然而当自己真正成为一名青椒或是渐渐成长为一个学者时,他们不断的改变着自己的性情。

此时,就有个别的老师在科研和生活的重压下或变得脾气暴躁,或在论文发表上小心翼翼(寻求影响力最强的期刊发表一再拖沓论文修改和完善实验的时间),或在学生的课题研究和论文预期上把脉不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不断的更换课题和期刊转投)等。

而学生在进入研究生阶段时,个人的科研能力和专业基础参差不齐,但是都要面临着相同的毕业要求,基础好的不担心发不出文章,基础差一点的尽管很努力但往往找不到合适的方法而难以达到毕业的最低要求,此时来自家庭、爱情、日益增大的年纪、寻求工作不理想等诸多压力,有些学生也可以变得比较暴躁,比较脆弱,比较极端。

当两个都面临着多方压力的人在一起做研究时,注定会引爆师生之间埋下的重磅炸弹,也就有了有些学生因为文章没有按时发出而延期,有些学生与老师毕业之后就成了今生宿敌,有些老师认为学生没有达到自己设定的预期而不能毕业。当然也就会酿成类似中南大学研究生的惨剧。

三、读研读博,我们需带“高压”痛并快乐着

本科生觉得研究生强,因为他们可以用一个较好的方法解决一个科研问题;研究生觉得博士生强,因为他们在面临巨大生活、家庭等重压下仍然能用一个更好的方法解决了一个科研问题。有压力的科研,才是科研新常态。然而,我们该如何去转化排解这些来自科研、生活的重压,势必是一个关键。我也常常觉得我们这帮研究僧们是真苦,不单单要承受智商上的折磨,还要注重情商的提升,更要兼顾心理上的磨练。有些时候我们会觉得我们似乎是一群脱离了正常人生活轨道的疯子,为了自己的梦想和未来,在这样的年纪,我们没去工作挣钱,没去娶妻生子,没去孝敬父母。

很多时候周边的朋友问我“你现在工作了吧”,我会很不好意思的回答说“还没呢,在读博”。然后,又问“哇,读博多有前途啊,以后挣钱也多”,我只能回答“呵呵,但愿吧”。等聊天完了就不断告诫自己“小子,要多努力,否则拿那么高的学位结果一事无成,不单单自己会成为笑柄,父母也会被其他人冷嘲”。或者和其他专业的同学(如化学)聊天,很自然会扯到发文章的事情,“某大拿,近期斩获了几篇文章?”,又说“没啥也就是中了两个,再投还有两个,一篇正在修改”,再问,“都发哪了、投哪了啊”,达“没啥比较次,JMC、RSC、Nano scale”,一查影响因子和自己一比,瞬间石化,又问“你呢”,我只能说“实验还没做完或是才开始写”等。

一个朋友间简单的问询,一个发表文章影响因子的比对,甚至是不同导师发了多少补助,都会酝酿发酵为压力。我只是想说,压力的确是无时无刻的存在的,就看我们怎么去转化他们。有些人心态好,不就是现在还没工作吗?但是我对未来充满信心。不就是没有对象屌丝一个吗?但是我坚信缘分一定会到来的。不就是还没发出文章吗?但是我一直没停歇我一直在努力。不就是答辩没通过吗?正好我可以根据答辩委员会的建议好好的改进下自己的实验方案……

高压状态的你,千万不要想太多,要多去交流,哪怕是借助网络茫无目的的吐槽,多去一些科研人交流的地方(如科学网、小木虫)看帖,你就会发现苦逼的研究岂止你一个,遇到奇葩导师的岂止你一个,文章颗粒无收对象闹分手的岂止你一个,比你惨的大有人在。

再次回归到中南大学研究生轻生的问题上,他在五千言的遗言开始写到“无数不眠夜,一跳轻松解决。你要我陪着你,那就永远陪着你吧。你要留我,我就长留,我会经常去机电院和图书馆逛逛的。”可叹,为了他年轻的一生;可悲,为了他无法处理好导师关系和转化科研重压;可恨,为他这么一走带给父母的巨大心灵创伤。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就是希望,活着就能解决问题,活着才能创造精彩。

最后,关于师生之间的关系我想分享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中“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呼吁良好师生关系的重现。关于压力的问题我想分享大仲马的“开发人类智力的矿藏是少不了需要由患难来促成的。要使火药发火就需要压力。”与大家勉励!

谈硕士与博士的定位

一个28岁的硕士因为论文答辩被推迟1个月重新答辩,竟然选择了让亲人痛不欲生的绝路,年轻的生命没有绽放就提前凋谢,让人不经黯然伤神,此刻谁能体会姜同学的亲人是如何地悲痛欲绝呢?姜同学您一路走好,如果有来世,一定要再做一次您母亲的儿子,好好侍奉这个最痛爱您的人!

关于这件事情,谁对谁错,任何没有调查的评论都会有失偏颇,毕竟我们没有身在其中。但是从学生的遗书中可以看出我们的高等教育对研究生的定位似乎出了些问题。到美国访学,了解一些美国是如何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是如何定位的,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了解到的信息。

1、硕士研究生只是一种职业过渡培训

在美国本科教育非常重视学生基本理论素养的培养,专业口径非常宽,培养方案中关于共性的知识的课程多,应用强的课程很少。例如: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只有一个专业,要学习力学、水、结构、交通等多个方面的课程,但是每一门课程的理论都很深,作业量大,而一些例如“路面施工管理”、“隧道运营”这样的经验类或管理类的,在国内认为紧密联系实际的课程很少开设。学生本科就业后如果从事设计工作,就需要进入公司进行专门的培训,但因为学生已打下来坚实的基础,能很快适应专业工作。那么硕士研究生的定位呢?

我的supervisor告诉我,硕士就是为进入某个职业领域作进一步的培训,理论上再加深一点,实践上加大训练,1~2年就可以毕业,毕业形式多样,要么修满一定的学分,要么参与一个项目,提交项目报告,最后一种类型才是撰写硕士论文。

反观我们,入口渠道很多,学术型,专业型,工程硕士,但最后出口均是一篇硕士论文,而且要有创新,要通过查重软件。有一点逻辑推理的人就知道,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期望会是很糟糕的,好比往3个管子导入汽油、酒精和水,却希望通过我们的高等教育魔法产生比汽油燃烧值还高的高品质燃料。中国人总喜欢做梦,写起计划来都能把自己弄的很high,但是操作起来总是草草收场,开起会来头头是道,但实际执行起来肮脏不堪。总想通过3年的专业培训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初步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很多学校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往往成了补本科阶段缺乏动手能力的欠账,补完之后又希望他能做部分博士生的工作,让硕士参加863,973,国家基金,让硕士做建模,仿真,灌水论文,而忽视了学生的职业规划,因此当导师和学生的目标不能一致时,拧巴就产生了。为何不能让硕士毕业的形式更加多元化呢,既然教育部想到了1,为何不直接想到99呢?

硕士研究生只是一种职业过渡培训,硕士生不要抱怨高昂学费,因为是为自己充电。老师也不要觉得学生没有给自己产生成果而觉得吃亏,因为你的工资和名誉都与你带的学生数量和质量有关。如果学生牺牲职业规划为导师做科研,老师是需要进行物质补偿的。如果学生能够将职业规划与老师的项目部分重叠,做到了既给老师干了活,又提高了动手能力,还挣到了生活费,又赢得了老师的喜欢,最后在老师的推荐下,又找到了好工作,那就是皆大欢喜了。

要想取得这样的结局,导师的工作是蛮要艺术的,要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能力,分给他们能胜任的工作,常与他们沟通,把他们当一个具有七情六欲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部输入指令后就能自己转的机器。这样学生将来发达了,说不定未来又会在推荐后来的学生就业,介绍项目门路方面给老师一点帮助,形成良性循环!科学网上林中祥教授就是这种类型导师的典范!

2、博士生是一种职业

在美国,博士生更多地被叫做博士候选人。一个教授只有负得起博士生的工资时,才能招博士。因此美国没有博导,从助理教授到正教授都可以带博士生。博士生的工作就是实现导师项目计划书上的Idea,同时为自己积累学术声誉。在美国招一个博士生的代价是非常高昂的,导师每年支付一个博士生的学费、工资、保险有时加起来需要5~6万美元,而导师一个自然基金也30多万美元,因此导师是不敢滥招博士生的,筛选报考者时精挑细选,有时就像买股票一样,生怕买个垃圾股。因此美国导师对博士生有绝对的支配权利,我给你付钱,你就得给我打工,让你改作业,写proposal,做实验,写论文,报账,安排学术接待...,你都得干,当然干这些事,博士生也可以学习将来如何自己做老板。

博士生在美国是一种性价比不高的职业,很少本土美国人愿意读博士,除非对学术非常热爱。大家下载SCI论文的时候就能发现,现在SCI论文的作者名字大都是中国人,韩国人,东南亚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伊朗人...。近年来,由于美国经济低迷,博士生获得教职的比例逐年减少,加上导师经费紧张,课题难度大,博士生中途退学的比例也在上升。

而我国由于儒家文化的影响,过度地把博士神圣化,认为博士就是博学之士,领域专家,文化水平最高的人,拿到博士帽之后就会黄金屋,颜如玉随之而来,等于给博士生画了一个大大的馅饼。因此招一个博士生进门,似乎就给了博士生一张定期支票,自学生进入师门那一刻,就已经欠下导师的了。于是导师也让博士生改作业,写proposal,做实验,做项目,写论文,报账,安排学术接待甚至帮助审稿...,但是学生得到的报酬很少甚至没有报酬。

拮据的经济生活使得早日毕业成了博士生唯一的求学动力,为了早日达到毕业标准,不得不急切发表论文,需要认真学习的课程、静下心读的文献,静下心做的实验都顾不上了,这样就很难保证博士研究成果的质量。于是导师开始抱怨学生浮躁,导师的idea学生不care,学生专挑好做的,好发表的东西写论文,老师的项目却被搁在那儿,师生之间的目标越来越不重叠,积累的问题会越来越大,甚至不欢而散。

为何不把博士生当作一种职业呢?如果给博士生支付中等水平的工资,足够他们衣食住行医,让他们把精力都投入到研究中,他们创造的价值将远远超过付给他们工资,而且更多有创造力的国际学生也会被吸引来。如果有些博士生不适合做研究,导师可以将其fire掉,重招新人,这样大家互不相欠。

至于没有项目的导师,就要提前跟学生说清楚或签协议,导师自己有两把刷子可以让博士生值得交换青春,让学生从导师那里学到的东西足以抵消付给他的工资。如果既没有项目,又没有刷子,那就。。。呵呵!

总而言之,要尽量简化师生关系,减少感情成份,这种做法看似冷漠、不近人情,在统计意义上却是高效的,同样的结论已来自于企业和商业管理。


文章、文凭、专利、经历、荣誉、成果、人才、奖项……,这些东西构成了今天科研追求的目标,这些东西俨然就成了一个人‘货真价实’的标签。尤其是这张文凭,对一个刚刚踏上人生之路的年轻人来说,更是能力和经历的重要凭证,是撬开、踏向未来之路的金钥匙和敲门砖。谁又能轻看这张文凭呢?但这一白纸难道还重于泰山不成?


因答辩没有通过,转身奋力一跳,离开了世间,却留下了五千愤言。所述五千大言之科研现象,丝毫不让人感到吃惊和意外!但读罢仍然不禁让人即心怜,又生恨。心怜之,其对待生命之轻视态度,心恨之,其身所处之境,自己又无法解脱。


在科研这条路上,学生、导师及师生关系应该定位明确,各自的目标和责任等都应该梳理清楚。学生师从于导师,一方面是自己对研究还感兴趣,想学习些东西,想做些东西,于是才投身于科研;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由此寻个人生过渡和出路。如果学生不能认真学习,不按照导师的要求进行工作,那么答辩不过,或者不让答辩,是其自食其果。反过来,导师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结合项目的要求来安排科研任务;另一方面导师是否能够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工作、学习,乃至生活。如果这两点做不到,那么责任自然在导师。现在的导师一般都很忙,但是,在学生学习这段时间内,作为一个初入科研圣堂的人来说,导师是否能够入门引路,能够亲自上阵指导学习,和学生一起探讨问题、交流心得,哪怕一周只有一次,一次只有一个小时也行。我想,如果做到了这些,一个硕士生会完不成课题吗?如果完不成课题,那么就有可能是选题有问题,或学生不够认真来完成对待,导师又没有发现真正的问题,结果在答辩的时候出了问题,评委不留情面,而没有让其通过。因此,作为学生,既然走上这条路,哪怕是短暂的一段时光,就要好好用心来学习,来对待,不能因为看到周边环境的阴暗面就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在学业上就对付、应付。作为导师,导师也不是万能的,不应该高高在上而忘乎所以,以至于只运筹帷幄于斗室之内而号令天下,不下实验室不去从事具体的科研活动。因此,作为导师,就应该在学业上多进行指导和探讨,传授一技之长,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在生活上给予学生适当的关怀,甚至在学生未来前途工作上都应该帮助想一想。作为学生,无法把控环境和要求他人,因此,作为一个成年人就应该管好和约束自己。这样,才能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科研氛围。


另一方面,正如这两天所讨论的,我们在人才培养上,学校的确应该给予硕士和博士清晰明确的定位,这样在教育和人才的培养上不至于走偏。比如,一个硕士的培养,到底是重视职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和训练,还是着重科学探索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如果定位好了,那么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明确了。导师也就不必去催促学生为完成论文而完成论文,学校也不需要他们非得完成有多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发表。本着这样的思路去培养一个人,就会让他熟悉和掌握某一领域的科学知识和实践技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成为只会写文章为导师完成项目的人,而不是成为纸上谈兵投机取巧而不会去解决实际问题好高骛远的人。


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研究生从入学到开始从事具体研究,导师在其中究竟花了多少心思在学生的课题上?导师究竟引导没引导学生入门?还是干脆就给几篇文献让学生自己去读?然后就放到师兄、师姐堆里去散养?导师是否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研讨问题了?很多时候,研究生作为新人,如果资质天分不是很高,即使经历了文献的研读和实验室基本的磨练,对所研究从事的领域可能还是摸不着头脑。进一步,在研究生期间,没有发表好文章,完不成学校的指标;做不好课题,导师不满意;同时和师兄弟交流不好,那么一个人在实验室里的地位和境况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导师能否领导和营造好一个融洽的集体环境以及培养积极向上的学生等方面上至关重要。在困难时候伸出的一双手,是永远让人铭记的一双手。


写到这里,我还是想到了曾经经历过的一些老一辈科学家的素养、品质和精神。他们都不是什么名人,但都是一心扑在科学事业上的人,他们大都身体力行,工作研究在科研的第一线。二十多年前,有一位在读的从事半导体激光器研制的研究生,在他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后,将毕业论文交给导师,导师看后,评价是“我从你这篇论文里学到了不少东西!”请问,现在年轻一代为人师者,还有这样的谦虚品行吗?在博士期间,一位博士生的论文完成交给导师后,不久,导师把论文返回来,里面不仅逐字逐句地修改好,甚至连其中的公式推导都仔细地看了一遍,竟然还真的查出了推导中的错误。当时,这两位博导都是快60岁的人了。试问,现在还有几个能够这样亲历为之的。老一辈研究者的行为让后来者为之敬佩。年青的学者是不是应该多学习学习这些精神、品质和情操?在浮躁的科研环境下,我们年轻的学者,立足之点在哪里,责任心和事业心在哪里?我们的学校教育的目标在哪里?这些,我们都需要探个究竟!


在同一屋檐下,师与生本应共同完成课题。从现状看,有多少所谓的导师在亲自指导?有很多都是师兄、师姐教大的。师兄水平高还可以,否则如何带动一组人积极向上?实验室里又有多少人真正愿意交流问题、探讨问题。很多人就是闭门造车,一些学者更是夜郎自大、自欺欺人。可悲的是,有一些导师没有成为学术上真正的标杆,反到成了学生因此放弃科研的原因。实验室里,有多少个为人师者能够平心静气、心平气和地和学生一起平等地讨论问题;又有多少学生只能默默地、忍气吞声地工作着,只为了这一纸文凭。有很多有志向的学生,在实验室磨砺久了,对科研早已生厌,一旦毕业便改弦易辙。同一屋檐下,师与生的关系虽不能大眼瞪小眼两情相悦,但也不至于煮豆燃豆萁反目成仇吧。因此,如何在大学实验室的条件下开拓和创新确实是个问题。


一次次悲剧的发生,作为局外人,我们无法了解当事人内心世界的感受。但无论怎样,让这样的悲剧少些发生,同时通过这类事件能够唤起我们大学真正的教育改革,使之更加人性化、现代化和科学化。作为新时代中流砥柱的师者应该给年轻学生们以希望、正直、关怀和公平,学校更应该在教育路线、方针和目标的制定上给好孩子们以鼓舞、激励和保障。


有多少人为这张纸煞费苦心。一纸文凭之所以这么重要,不仅是个体经历、能力的体现,更体现的是成就感、荣誉感和自尊感。而没有拿到,就表明失败、无能和无前途。在获得这张文凭的过程中,有一些导师没有成为领路人,导师反到成了一堵不可逾越的高墙,这的确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那一纸文凭固然重要,但没有这张纸又能怎样?还有什么比你的生命、你的青春、你的未来更重要的东西。作为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和技能,更要学习和如何拥有一颗强大和隐忍的的心!练就“千凿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之心态。人生之航,岂能让这张纸头变成人生一道过不去的坎。


那一纸文凭不要成为学生毕业时才能拿到手的卖身契,这张文凭也不要成为学生在日后人生道路上的护身符。它只是暂时前行的通行证和路条。我们要学到真正的东西!你的人生价值、能力和潜力岂只是这张纸头所能描绘和定位?!


愿这一纸文凭,让我们普通的凡人所付出的代价,不是无奈逝去的青春和热血,而是去做一个勇敢的人,不是去选择逃避,而是去选择新生。又到了毕业季,祝愿我们的年青人,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在人生之河中寻找向上的力量,找到属于自己生活方向的港湾!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