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示波器探头的使用注意事项

本文分享了关于示波器探头使用的实用经验和注意事项,包括如何调整探头的阻抗匹配来获得清晰波形、合理选择X1与X10档位避免电路停振或过载、确保地线正确连接减少干扰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本文非原创,转自: http://hi.baidu.com/wolinxuebin/creat/blog/

        推荐别看一个示波器探头很简单,其实还是很有讲究的。以下是使用示波器探头的一点小经验,供大家使用时参考一下。

  首先是带宽,这个通常会在探头上写明,多少MHz。如果探头的带宽不够,示波器的带宽再高也是无用,瓶颈效应。

  另外就是探头的阻抗匹配。探头在使用之前应该先对其阻抗匹配部分进行调节。通常在探头的靠近示波器一端有一个可调电容,有一些探头在靠近

  探针一端也具有可调电容。它们是用来调节示波器探头的阻抗匹配的。如果阻抗不匹配的话,测量到的波形将会变形。调节示波器探头阻抗匹配的方法

  如下:首先将示波器的输入选择打在GND上,然后调节Y轴位移旋钮使扫描线出现在示波器的中间。检查这时的扫描线是否水平(即是否跟示波器的水平

  中线重合),如果不是,则需要调节水平平衡旋钮(通常模拟示波器有这个调节端子,在小孔中,需要用螺丝刀伸进去调节。数字示波器不用调节)。

  然后,再将示波器的输入选择打到直流耦合上,并将示波器探头接在示波器的测试信号输出端上(一般示波器都带有这输出端子,通常是1KHz的方波

  信号),然后调节扫描时间旋钮,使波形能够显示2个周期左右。调节Y轴增益旋钮,使波形的峰-峰值在1/2屏幕宽度左右。然后观察方波的上、下两

  边,看是否水平。如果出现过冲、倾斜等现象,则说明需要调节探头上的匹配电容。用小螺丝刀调节之,直到上下两边的波形都水平,没有过冲为止。当然,

  可能由于示波器探头质量的问题,可能调不到完全无失真的效果,这时只能调到最佳效果了。

  另外就是示波器上还有一个选择量程的小开关:X10和X1。当选择X1档时,信号是没经衰减进入示波器的。而选择X10档时,信号是经过衰减到1/10再到

  示波器的。因此,当使用示波器的X10档时,应该将示波器上的读数扩大10倍(有些示波器,在示波器端可选择X10档,以配合探头使用,这样在示波器端

  也设置为X10档后,直接读数即可)。当我们要测量较高电压时,就可以利用探头的X10档功能,将较高电压衰减后进入示波器。另外,X10档的输入阻抗

  比X1档要高得多,所以在测试驱动能力较弱的信号波形时,把探头打到X10档可更好的测量。但要注意,在不甚明确信号电压高低时,也应当先用X10档测一下,

  确认电压不是过高后再选用正确有量程档测量,养成这样的习惯是很有必要的,不然,哪天万一因为这样损坏了示波器,要后悔就来不及了。

  经常有人提问,为什么用示波器看不到晶振引脚上的波形?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因为使用的是探头的X1档,这时相当于一个很重的负载(一个示波器探头使用×1档

  具有上百pF的电容)并联在晶振电路中,导致电路停振了。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使用探头的X10档。这是使用中应当注意的,即或不停振,也有可能因过度改变振荡条件

  而看不到真实的波形了。

  数字示波器探头在使用时,要保证地线夹子可靠的接了地(被测系统的地,非真正的大地),不然测量时,就会看到一个很大的50Hz的信号,这是因为示波器的地线

  没连好,而感应到空间中的50Hz工频市电而产生的。如果你发现示波器上出现了一个幅度很强的50Hz信号(我国市电频率为50Hz,国外有60Hz的),这时你就要

  注意下看是否是探头的地线没连好。由于示波器探头经常使用,可能会导致地线断路。检测方法是:将示波器调节到合适的扫描频率和Y轴增益,然后用手触摸

  探头中间的探针,这时应该能看到波形,通常是一个50Hz的信号。如果这时没有波形,可以检查是否是探头中间的信号线是否已经损坏。然后,将示波器探头的

  地线夹子夹到探头的探针(或者是钩子)上,再去用手触摸探头的探针,这时应该看不到刚刚的信号(或者幅度很微弱),这就说明探头的地线是好的,否则地线

  已经损坏。通常是连接夹子那条线断路,通常重新焊上即可,必要时可更换,注意连接夹子的地线不要太长,否则容易引入干扰,尤其是在高频小信号环境下。

  数字示波器探头的地线夹子应该要靠近测量点,尤其是测量频率较高、幅度较小的信号时。因为长长的地线,会形成一个环,它就像一个线圈,会感应到空间的电磁场。另外

  系统中的地线中电流较大时,也会在地线上产生压降,所以示波器探头的地线应该连接到靠近被测试点附近的地上。

在进行芯片支路功耗测量时,推荐使用《芯片功耗与整机功耗测试方法解析》作为参考资料。该文档深入解析了测量芯片各支路功耗的详细方法,对实际操作有极大的指导作用。测量芯片支路功耗是确保芯片设计符合规格并为产品优化能效的关键步骤。以下是使用电流示波器进行测量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参考资源链:[芯片功耗与整机功耗测试方法解析](https://wenku.csdn.net/doc/3ib04p3ox9?spm=1055.2569.3001.10343) 步骤一:准备测试环境 首先,确保测试环境干净、稳定,不受电磁干扰。使用专用的工作台,备齐必要的工具,如示波器电流、数字万用表、跨线等。 步骤二:设备连电流示波器,确保电流方向与电流流向一致,并选择适合测量范围的电流探头。如果可能,使用专门的电流探头适配器来提高测量精度。 步骤三:电路准备 在待测芯片的电源路径上制作跨线,以便通过电流采集电流信号。跨线的制作应保证不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同时避免引入过多的电阻。 步骤四:示波器设置 在示波器上设置适当的电压档位和时间基准,以适应目标芯片的工作频率和电流大小。开启示波器的长余辉功能和快速捕捉功能,以便准确记录瞬态电流变化。 步骤五:测量操作 在测量时,确保芯片在最大业务负载下运行,并且设备已经稳定。使用电流测量电流,并在示波器上观察波形,记录数据。注意测量时电流不能触电路板上的其他金属部分,以避免短路。 步骤六:数据记录和分析 记录下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电流波形和测量数据。在分析数据时,应考虑到电流本身可能引入的误差,并使用适当的校准方法进行修正。 注意事项: 1.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确保所有连正确无误,避免短路或电路损坏。 2. 对于不同的芯片和测试环境,可能需要调整示波器的设置以获得最佳的测量效果。 3. 测试中要注意个人安全,避免触电。 4. 在分析数据时,应考虑电源转化效率和整机功耗,全面评估芯片的工作状态。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您可以使用电流示波器准确地测量芯片支路的功耗,并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如需进一步提高测试技术,可以参考《芯片功耗与整机功耗测试方法解析》,它提供了丰富的测量案例和优化指导,帮助你掌握更加专业的测试技能。 参考资源链:[芯片功耗与整机功耗测试方法解析](https://wenku.csdn.net/doc/3ib04p3ox9?spm=1055.2569.3001.1034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